摘要:犧牲的緝毒警察說,我好想活過來。有專業人員回答說:其實生理上戒斷毒品,只需要一週到15天,這段時間,身體中斷了毒品攝入,會產生戒斷反應。

1

前兩天,一則令人痛心的新聞登上了熱搜。

徐州市公安局泉山分局破獲了一起涉毒案件,在某教育培訓機構共抓獲涉毒人員19名。

其中,有7人爲一家英語培訓機構的外教,還有9人爲外籍學生。


徐州19人涉毒事件:每一口,都是打在他們身上的子彈


這個事件最讓人細思極恐的是,癮君子竟然堂而皇之地站上了講臺,向學生傳遞他們扭曲的價值觀。

那麼,接受培訓的學生有沒有受到荼毒?會不會效仿?

桌子不敢想象那些花了大價錢把孩子送進培訓機構的家長,得知這個情況後會是什麼心情。

講臺是一個神聖的地方,“師德”是我們最爲看重的東西,可現在站在上面對着學生侃侃而談的,竟是一個劣跡斑斑的吸毒人員!

這個事件撕開了一道口子,我們原本以爲,毒品離我們很遙遠,以爲與毒品爲伍的都是社會的邊緣人羣。

沒想到,他們可能就在我們身邊,有着正常的身份,和道貌岸然的面目。

桌子上大學的時候,曾經跟着組織的活動一起去參觀了一次戒毒所,所見所聞讓我直到現在都記憶猶新。

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張張稚氣未脫的面孔,他們大多不超過20歲,但“毒齡”都普遍在5年以上。

在《2016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顯示,全國共有250.5萬名吸毒人員,其中青少年吸毒人數已經高達148.6萬名。

吸毒者正逐步低齡化,是一個可怕的事實。

在紀錄片《中華之劍》中,有個來自昆明的張福娟,才28歲,卻已經有了6年的“毒齡”。

她原本自己做着小生意,日子過得很不錯,可有一次吸了別人遞來的一支“煙”,她的命運軌跡就改變了。

長期的吸毒史讓她的身體全面崩壞,癱瘓在牀,瘦骨嶙峋,手腳全部潰爛,骨頭已經因爲毒素侵蝕而變黑。


徐州19人涉毒事件:每一口,都是打在他們身上的子彈


哪怕只是想輸點液爲她減輕痛苦,也十分困難,因爲她全身已經找不到一處沒有硬化的血管。

犯毒癮時的慘狀,更是讓攝製組的工作人員都不忍卒睹,拍到一半就拍不下去了。


徐州19人涉毒事件:每一口,都是打在他們身上的子彈


看着眼前被毒品殘害得慘不忍睹的張福娟,很難想象她曾經是長春電影製片廠來昆明挑演員時的候選人之一。

面容姣好,又有生意頭腦的她,本該有多麼燦爛的人生啊,可被毒品這個魔鬼纏上後,就一腳跌進了地獄。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每一個畫面,都觸目驚心。

網上流傳的吸毒前後容貌對比圖,視覺衝擊堪比恐怖片。


徐州19人涉毒事件:每一口,都是打在他們身上的子彈


徐州19人涉毒事件:每一口,都是打在他們身上的子彈


徐州19人涉毒事件:每一口,都是打在他們身上的子彈


知乎上有人問:爲什麼吸毒上癮那麼難戒?

有專業人員回答說:其實生理上戒斷毒品,只需要一週到15天,這段時間,身體中斷了毒品攝入,會產生戒斷反應。

戒斷反應有多強烈呢?

剛開始,就像有一隻螞蟻從骨頭裏鑽,從腳底到頭頂,不斷來回,又癢又疼,還撓不到。

後來,螞蟻越來越多,變成幾百只,幾千只,幾萬只,在骨頭芯裏不停地啃。

這時候,全身都會疼到抽搐,而且一直持續,得不到緩解,同時伴隨着嚴重的眩暈,嘔吐,頭暈,便祕。

然而,這段時間過去之後,真正的地獄纔剛剛敞開大門,因爲心癮纔是一輩子無法擺脫的惡魔。

那種爽感,身體一輩子都會記得。

曾聽過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上世紀90年代,香港的一個戒毒機構接待了一名吸毒藝人,家財萬貫,但染上了毒癮。

後來經過強制矯治,成功戒斷,生活也慢慢走上了正軌。

之後的十多年,藝人一直強壓着慾望,沒有復吸,醫生都覺得他已經是個完全的正常人。

2014年,藝人患上癌症,彌留之際,醫生問他還有什麼心願。

他眼裏迸出一點光,說:能不能讓我再吸一口?

這就是毒品的復吸率之所以那麼高的原因,生理依賴可戒斷,心上的魔障卻難除。

我一直對毒品深惡痛絕,因爲我有一個遠房叔叔,他染上毒品之後,竟然逼着自己的老婆和女兒去賣淫,以此賺來的錢供他吸毒。

在吸毒人員的眼裏,倫理道德早就沒有了,只要你能讓他吸毒,什麼事情都可以幹得出來。

家人遠離他,後來沒多久他就因爲吸毒死在了外面。

寫這篇文章之前,桌子看了很多案例,一個正常的家庭,只要有一個人吸毒,那麼這個家很難逃不過家破人亡的下場,這也是毒品最可怕的地方。

吸毒的結局只有一個:墮入深淵,萬劫不復。

2

1997年7月15日,南京街頭,一輛出租車正飛速行駛,車上載的,是當紅搖滾歌手羅琦。

突然,羅琦開始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甚至要求司機帶她去買海洛因。

司機嚇壞了,趕緊一路開到了派出所。

這是娛樂圈首例被爆出的明星吸毒事件,那時誰都沒想到,此後的20多年中,會有大批明星前赴後繼,涉毒藝人層出不窮。

張默、高虎、宋冬野、李代沫、寧財神、柯震東,陳羽凡……

有些明星從此杳無音訊,但還有些明星,一直在復出的邊緣試探。

2013年,湖南臺的熱門節目《我是歌手》中,羅琦的身影再次出現,高調宣佈復出。

被問及那段吸毒經歷時,她一臉坦然。

還有柯震東,出獄後就在ins上發了一條動態:我好想拍戲。

粉絲頓時歡欣鼓舞,紛紛爲“偶像”加油打氣。


徐州19人涉毒事件:每一口,都是打在他們身上的子彈


可下方有人一針見血地評論道:

吸毒明星說,我好想拍戲;犧牲的緝毒警察說,我好想活過來。

我們爲什麼抵制明星吸毒後再復出?

因爲每一分購買毒品的錢,都是打在緝毒警察身上的子彈。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在我們安享盛世、歌舞昇平的時候,緝毒警察,卻正過着臥薪嚐膽、刀尖舔血的日子,每一刻,都在與死神爲伴。

據統計,2016年,中國共有362名緝毒警犧牲在崗位上,平均年齡41歲,最小的18歲,最大的68歲。

看過《湄公河行動》的人都知道,毒販有多麼喪心病狂、殘忍狡詐。

曾有一位緝毒警察,落入毒梟之手後,遭到了慘無人道的折磨。

他的下巴、顴骨、氣管全部被敲碎,肋骨斷裂,雙腿被剝皮,四肢中彈,致命傷是頭骨被鑿開。

整個折磨過程持續了30多個小時,爲了讓他保持清醒,毒販還給他注射了大量的安非他命。

這樣小說都不敢寫的可怖情節,卻在緝毒警察的身上真實上演了。

每個犧牲的緝毒警察身後,都有痛不欲生的父母、妻兒、家人。

賈巴伍各,一名彝族的緝毒警察,在抓捕在逃毒販的過程中,被子彈打中,從他的鎖骨刺入,貫穿胸部。

“別管我,快追!”是賈巴伍各留在世間的最後一句話。

而他留給妻子最後的念想,是前一天晚上在山林中蹲守,生火取暖的時候發給妻子的一張照片。


徐州19人涉毒事件:每一口,都是打在他們身上的子彈


42歲的緝毒警察王世洲的葬禮上,他85歲的老母親顫顫巍巍地站在棺木前,激動地打了靜靜躺着的兒子一個耳光。


徐州19人涉毒事件:每一口,都是打在他們身上的子彈


老人的質問讓現場所有人淚下:不是說好了,我走在你前面,你怎麼先走了?

雲南禁毒民警施翔寧爲了抓捕毒販,跳入冰冷的河中,再也沒有上來。而原本一個月後,就是他的婚期。

未婚妻守着他的遺物,捨不得清洗,因爲上面有他的氣息。


徐州19人涉毒事件:每一口,都是打在他們身上的子彈


這一幕幕錐心的場景,是和平年代最慘痛的別離。

你守護了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完整,可我和你的家庭,卻從此不再完整了……

更讓人心酸的是,許多壯烈犧牲的緝毒警察,是不能公佈真實姓名的,生前故後,他們的隱私都要嚴格保密。

因爲稍有不慎,就會將家人置於危險中。


徐州19人涉毒事件:每一口,都是打在他們身上的子彈


有網友在微博上說,一個緝毒警察在祕密偵察的時候,被女兒看到,叫了一聲爸爸,三天後,全家被活活燒死。


徐州19人涉毒事件:每一口,都是打在他們身上的子彈


犧牲之後連碑都沒有,家人只能悄悄去祭拜,孩子不敢跟父親姓,父親一欄是空白,這就是緝毒警的人生。


徐州19人涉毒事件:每一口,都是打在他們身上的子彈


3

網易新聞上臥底緝毒警察宋名揚的故事讓人唏噓不已。

1996年,爲了破獲一起重大案件,他做了一名臥底,在毒販的脅迫下,不得已吸了毒。

真的就像電影一樣,臥底警察的命運很悲慘。

現在他的手上佈滿了針孔,看起來觸目驚心。


徐州19人涉毒事件:每一口,都是打在他們身上的子彈


破獲這次案件之後,公安部頒發給他三等功,但是因此染上的毒癮卻是他一生的噩夢。

他的妻子,本來是一個性格開朗,溫柔賢惠的人,但是因爲他是緝毒警察,總是有人來恐嚇她。

她神經衰弱,被診斷爲精神殘疾二級,住進了精神病院。

他和兒子,一直刻意保持距離,他覺得自己沒準哪天就犧牲了,或許兒子不會那麼傷心。

因爲吸毒,他的身體非常不好,心臟不好,記憶力衰退,臀部肌肉溶解,睡覺是一個問題,連坐着也是一個問題。

處在極度痛苦中,他也曾經想過自殺,也給家人帶來屈辱,但還是放心不下。

在他的抽屜裏,還完整保存着自己的警服,那是他一生的驕傲。


徐州19人涉毒事件:每一口,都是打在他們身上的子彈


有人問他如果再選擇一次,他會怎麼做?

他回答說:“我不後悔當初的選擇,我一直以爲我會犧牲在工作崗位上,那樣多好,留給家人的就不會是屈辱而是光榮。”

這一段話讀下來,不禁讓人潸然淚下。

一個又一個緝毒英雄們,就是這樣用自己的顛沛流離,換來了我們的歲月靜好。

正是因爲有他們的犧牲,我們才得以生活在平靜祥和的天空下,得以讓毒品在生活中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中國對毒品的打擊力度,在全世界都首屈一指,所以我們纔不會目睹毒販街頭混戰的情景,不會在空氣中聞到大麻味道。

正如《湄公河行動》中那句振聾發聵的臺詞:

你之所以看不見黑暗,是因爲有無數勇敢的人把黑暗擋在了你看不見的地方。

依然記得很多年前的那一個夏天,剛好在上歷史課,講到鴉片戰爭。

歷史老師用很大的聲音把每個人都叫起來,要我們全部站起來聽。

他顫顫巍巍地說:

即使你們這門課打零分,即使你們考不上高中,這都沒事,但是有一句話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要嘗試毒品,包括任何毒品,那會讓你粉身碎骨。

180年前林則徐的鏗鏘誓言猶在耳邊:

"若鴉片一日未絕,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

今天,禁毒之戰仍在繼續。我們每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

但願不再有因無知而犯的傻,但願不再有隱姓埋名的犧牲,但願四海平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