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秦始皇死活沒想到自己辛苦創下的基業竟然毀在了一個死太監手裏,趙高本是趙國的貴族子弟,後來流亡到了秦國,在秦國,趙高的母親因爲犯罪遭受嚴刑酷法,導致身體殘缺,少年時的趙高受盡了歧視,爲了改變命運,他拼命讀書,精心研究法律,後來竟然得到了秦始皇的寵愛,還讓他教皇子胡亥讀書,由於趙高腦袋靈活,又善於諂媚,很快便得到了秦始皇和胡亥的信任,有一次,趙高犯了死罪,本來應該立刻斬首,但沒想到的是趙高竟然憑藉着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蠱惑秦始皇,不僅免除了他的死罪,而且還讓他官復原職。後來朝廷的大臣爭相依附魏忠賢,以自稱侄孫爲榮,魏忠賢甚至被加封爲九千九百歲,魏忠賢在位期間,極力迫害東林黨,手段殘酷,令人髮指,然而魏忠賢最終下場也很慘,他本想在天啓皇帝死後自己登基爲帝,可是因爲自己是個閹人,怕不服衆,便想從外邊抱一個孩子作爲天啓皇帝的皇子,然而天啓皇帝的皇后張氏卻快人一步,在天啓死前討得遺詔立朱由檢爲皇帝,朱由檢即位後,對閹黨進行血洗,魏忠賢被賜死,最終落得個身首異處的悲慘結局。

一提起太監,大家似乎都有一些鄙視,認爲他們不是“完人”,宦官制度最早始於周王朝,在《周禮》中對於宦官已經有了明確的記載,此時的宦官權力並不大,而且人數很少,主要職責是傳達命令,伺候貴族的飲食起居,地位十分低下,但是由於宦官常伴君王左右,後來宦官的地位越來越高,權力越來越大,不僅掌控着君王的飲食起居甚至直接干涉政事,歷史上曾經有很多著名的大太監,他們或揚名千古或遺臭千古,接下來一起去領略這幾位人物:

第一位:趙高

秦始皇死活沒想到自己辛苦創下的基業竟然毀在了一個死太監手裏,趙高本是趙國的貴族子弟,後來流亡到了秦國,在秦國,趙高的母親因爲犯罪遭受嚴刑酷法,導致身體殘缺,少年時的趙高受盡了歧視,爲了改變命運,他拼命讀書,精心研究法律,後來竟然得到了秦始皇的寵愛,還讓他教皇子胡亥讀書,由於趙高腦袋靈活,又善於諂媚,很快便得到了秦始皇和胡亥的信任,有一次,趙高犯了死罪,本來應該立刻斬首,但沒想到的是趙高竟然憑藉着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蠱惑秦始皇,不僅免除了他的死罪,而且還讓他官復原職。

在秦始皇看來,趙高只是一條狗而已,但是令秦始皇沒有想到的是這條狗最終變成了一條狼,葬送了大秦天下。公元前210年10月,秦始皇在第五次巡遊的途中病倒,雖然他一輩子都在追求長生不老,但是卻仍然無法與自然規律抗衡,在臨終前他毫不猶豫的將皇位傳給了長子扶蘇,扶蘇爲人“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再加上大將蒙恬的輔佐,無疑會是一位賢能的君王。然而在秦始皇死後,趙高竟然公開篡改遺詔,逼扶蘇自殺,立胡亥爲皇帝,後以指鹿爲馬控制胡亥,一時之間大秦天下竟掌握在一個閹人手中,然而好景不長,天下英雄紛紛起兵反秦,胡亥死後,秦王子嬰用計殺死趙高,一代權監就此落下人生帷幕。

第二位:魏忠賢

魏忠賢絕對是太監界的傳奇人物,作爲明末最有權勢的大太監,魏公公的人生可以說是相當勵志,他在進宮之前本來結了婚還有了一個孩子,而且能夠左右挽弓,箭法飛常準,然而由於家庭貧窮,魏忠賢又好賭,所以經常受到別人的凌辱和仇家的追殺,從魏公公的早年家庭背景來看,他就是一個活脫脫的市井無賴,爲了找到一條新出路,魏忠賢最終選擇進宮當了太監,在宮中,由於年齡偏大,地位最低,一些小太監都敢欺負他,把他當成一個傻子一樣玩弄。

誰也沒有想到,一個機會竟然改變了他的一生,明光宗朱常洛僅僅當了一個月的皇帝就死了,而魏忠賢則被派到皇長子朱由校身邊伺候,這對於魏忠賢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機,朱由校在與魏忠賢的相處中逐漸對魏忠賢產生了依賴,而魏忠賢也成爲了朱由校的心腹和玩伴,不久之後朱由校登基即位,魏忠賢也飛黃騰達,魏忠賢狐假虎威,借天啓皇帝的名義擾亂朝政,天啓皇帝喜歡玩木匠活,魏忠賢便天天找人陪他玩,至於朝政大事魏忠賢常常一言決斷。

後來朝廷的大臣爭相依附魏忠賢,以自稱侄孫爲榮,魏忠賢甚至被加封爲九千九百歲,魏忠賢在位期間,極力迫害東林黨,手段殘酷,令人髮指,然而魏忠賢最終下場也很慘,他本想在天啓皇帝死後自己登基爲帝,可是因爲自己是個閹人,怕不服衆,便想從外邊抱一個孩子作爲天啓皇帝的皇子,然而天啓皇帝的皇后張氏卻快人一步,在天啓死前討得遺詔立朱由檢爲皇帝,朱由檢即位後,對閹黨進行血洗,魏忠賢被賜死,最終落得個身首異處的悲慘結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