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这件事,说来简单也复杂。简单是因为每个人都能说上一两句,复杂则是因为很少有人能将这件事说得最明白。

但有个人,不仅将教育这件事阐述清楚,而且一辈子都是如此践行。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蒋梦麟,是北大在任时间最长的校长。

一、教育真谛是培养活泼的人

蒋梦麟对于教育的理解,不同于旁人。也正因为如此,北大在他的手中,被渲染上了一种宽容的氛围。

20世纪20年代,蒋梦麟站在上海进行讲演,在讲演中他便提到,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一个救世主,也不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而是为了培养一个活泼的人。

在讲演中,他提到,我们最初办小学初中,都是听说国外办了这些学堂,然后强大起来。可等到我们真正办起学堂才发现,这并不是强国的良药。

真正的教育思想,并不是培养学生当中国的主人翁。因为,有主人翁,必然意味着有奴隶。我们的教育,最应该做的,是培养一个活泼的人。

他说,读书最不应该做的事情,便是将有用的人培养成书呆子。古代那套“父为子纲”、“君为臣纲“的套路不可取,因为时代已经变化了。

同时,在讲演中,他还提到,父母不要把孩子堪称附属品,孩子也不能把父母看成是牛马。

这些观点,直到今天读起来,依然很有道理,可见其眼光的长远。

二、被掩盖的功绩

蒋梦麟接手北大之际,正是乱世。

最初他是蔡元培的帮手,专门负责处理行政方面的事情。后来蔡元培卸任,民意反响很大,作为蔡元培学生的他,被推上了北大校长的舞台,自此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

蒋梦麟自己是信奉儒家老庄还有鬼谷子的。真因为如此,他积极入世,又崇尚无为而治,同时还能正面发掘无为的缺点,改进北大的纪律,使得乱世之中的北大,依然有雄浑的生命力。

他非常强调学生自治的重要意义,因为在他的心中,学生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是不能使得学校进步的话,那么走入社会,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不能引领社会进步。

同时,他还提到,很多人认为学生自治就会出矛盾,可这种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如果现在不经历,以后也会在社会上捣乱。与其如此,不如放手让学生在学校里就经历这些,损失还能小许多。

所以,他提到了教育的第二个特质,那便是要培养能够改造社会的人。

蒋梦麟对于北大的贡献,其实很大,只是因为历史学家过分夸大了蔡元培的功绩,因此反而掩盖了不少同样对北大做出杰出贡献的人,而蒋梦麟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

在他就任的20年时间里,北大历经了不少的突发事件,其中最严肃的一次便是经费短缺。

当时的蒋梦麟,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

他说,哪怕这辈子倾家荡产,也要维持北大的生命力,不能让他断绝。

或许,因为是教育家,才更加懂得一个好的有生命力的大学,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价值。

三、积极入世,顺势而为

蒋梦麟的人生教条其实很简单,那便是顺势而为。

只是,他的这种顺势而为,和旁人的并不相同。他顺势而为,但同样会选择一条积极的道路。这种看似消极的做法,其实更加高明。

他说,教育的真谛不是要培养出救世主,可每一个活泼的、能够引领社会进步的人,何尝不能称之为救世主。

他只是反对功利化地宣扬爱国主义,他希望的是真正顺应天性去教育出人才。

他做了很多的事情,但对于这些事情的回报,他看得并不是那么重,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他的评价都不甚公正,甚至有人出书叙述北大杰出人物之际,漏写了他的名字。

但这些,对于蒋梦麟并不重要。

他入世又出世,说是信奉儒家,不如说更像道家。

那些抗日战争时期,义无反顾下山救世的道士们,何尝不懂得个人力量的渺小。他们这样做了,只是因为觉得自己应该如此,而不是为了所谓的旁人的歌颂。

而正是这种不求回报的付出,才更加让人尊敬。

北大,不应该忘记蒋梦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