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WWF報告:中國象牙禁貿後成效顯著,但境外購買出現增長

WWF供圖 供圖WWF供圖 供圖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佈的最新研究顯示,中國全面禁止國內象牙商業性貿易後,成效顯著,但仍需對境外遊等重點人羣施加影響以增強禁貿效果。

  9月27日, WWF發佈了這份題爲《禁貿下的需求——禁令後的中國象牙消費研究2018》的報告。

  WWF與獨立調查公司GlobeScan合作開展的2018年象牙消費者調查研究顯示, 9成受訪者表示支持象牙禁貿,相比較2017年發佈的禁令前研究,受訪者在過去12個月進行的象牙製品消費已大幅減少;當受訪者瞭解政府的禁貿規定後,未來總體購買意向下降至14%。

  2016年底,國務院要求分期分批停止商業性加工銷售象牙及製品活動, 並於2017年12月31日前全面停止。

  2018年以來,WWF走訪的禁令前允許合法交易的象牙製品指定銷售點均已關停。絕大部分被調查的城市以及網絡平臺上的非法象牙交易數量均有明顯下降,有非法象牙製品出售的店鋪數量相比去年下降了30%。另外,網站和社交媒體平臺上的非法象牙製品廣告量持續下降,新增廣告數量比2017年下半年分別下降了27%和11%。

  報告表示,中國象牙禁貿後仍與諸多問題需要關注。調查人員通過對拍賣市場的古董象牙拍賣的觀察顯示其背後可能隱藏有非法象牙貿易的漏洞。2018年對多地17次拍賣會的預展會中發現,有7場明顯違反了與象牙拍賣有關的法律和條例,執法人員當場收繳219件象牙製品,價值約630萬-700萬人民幣。在調查期間,調查人員還發現混淆拍賣物品名稱以規避象牙拍賣監管的情況。

  越南接壤的邊境地區成爲象牙非法貿易的熱點區域,如廣西東興和憑祥。此外,隨着短期出境遊的增多,途中從境外購買象牙製品成爲2018年有所增長的購買渠道,報告顯示,泰國作爲中國遊客前往最多的目的地之一,已成爲中國消費者在境外購買象牙最多的市場。

  “我們希望這些研究結果將在10月倫敦舉辦的“打擊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大會等成爲促進相關國家交流和採取措施的依據,以建立起一個以遏制象牙走私和非法貿易爲目標的統一戰線,有效保護野生大象。”WWF中國野生動植物貿易項目主任徐玲說。

責任編輯:吳金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