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隆重推出一款暗黑食物,也來自我們分享過幾期的古羅馬人。話說貌似每一個民族都有那麼一款食物,自己喫起來麼麼噠,每一口都是甜蜜的小確幸,別人喫起來那就是要你命三千。

十幾年前,我帶着發小去天壇秋遊,有個地方叫磁器口。路上感覺不對勁,一股味兒特別難聞。我給發小說,這兒公共廁所怎麼沒打掃,多埋汰啊?(北京老炮別拍磚)後來肚子餓,看到一家老北京的豆汁店。一路走去,那腐敗味兒越來越大。等推開門,迫不及待叫上一碗駱駝祥子的豆汁,喝一口下去,那一股綿長的酸腐,至今難以忘懷。(北京老炮別打我)。所謂黑暗料理,說白了,就是臭不可聞,難喫至極。(當然這是外人喫進肚子的感受。各地土著別打我。)

之前分享過幾期地中海美食,各種高大上。小清新的蔬菜turnip、asparagus、lettuce,充滿希臘藍白色調風情的海鮮mussel,clam,scallop,穀類要上全麥的barley,oats,rye。然並卵,這些洋溢着歡笑和幸福生活的食材,並沒有觸及希臘羅馬人的黑暗之心。

他們把魚的內臟、鮮血混在一起,奇臭無比,卻以天價賣給人們

在衆多世界頂級的美食之間,我們今天推出一款真正的要你命三千:Garum(魚醬)。

Garum,這個詞來自希臘的garos,最早在公元前15世紀,希臘人就開始用魚來製作魚醬。簡單說來,這種魚醬利用海魚的各種內臟、魚肉,通過細菌發酵,製作出來的一款比X還要難聞,脣齒留香繞樑三日不散的天王級暗黑料理。

他們把魚的內臟、鮮血混在一起,奇臭無比,卻以天價賣給人們

在介紹Garum製作之前,我們讓大家看看它對古代羅馬人到底有多重要。在每日的餐桌上,Garum是羅馬廚房的必選調味品之一。下廚的廚子,如果在做完菜之後,不澆上一點兒Garum,那喫起來不少了一絲羅馬情懷嗎?

他們把魚的內臟、鮮血混在一起,奇臭無比,卻以天價賣給人們

古羅馬帝國征戰,士兵們也會隨身帶着Garum,喫一口下去,頓時感覺到故鄉的召喚,也有可能有利於近戰(胡猜的),張口吼一聲,燻倒一排人。他們用的牌子可能叫“加羅姆”或者“利卡門”。在那個時候,本地的魚醬還有外國的進口魚醬混雜在市場裏,各地的Garum工廠則源源不斷提供garum,讓整個羅馬民族爲之瘋狂。

他們把魚的內臟、鮮血混在一起,奇臭無比,卻以天價賣給人們

上層社會更少不了garum。在鋪着金黃絲綢的華麗Klinai上,談笑風生的羅馬奴隸主,慵懶的貴婦,一個響指示意,來自北非、西亞各種膚色的奴隸定要加一點garum調料,讓你的生活加點料。老普林尼描述過這種garum,差不多2康吉斯的魚醬,售價是1000個古羅馬銀幣。

2康吉斯是什麼概念,差不多5.7升液體,也就是12斤不到。1000個古羅馬銀幣是什麼概念,差不多一個羅馬城市行政長官一年的收入。再直白一點,有專家說,好的一瓶garum,500美元。做個小學的換算,1000古羅馬幣,夠婦女同志們買至少7、8個包包(海關不收稅的情況下)。

這麼貴的garum究竟怎麼做呢?

他們把魚的內臟、鮮血混在一起,奇臭無比,卻以天價賣給人們

(巴塞羅那歷史博物館裏的Garum製作工廠遺址)

在今天,很多遺址被考古學家發現,它們被證明是曾經在羅馬帝國境內大量存在的製作Garum的工廠。這些工廠大部分都位於海邊。這樣做,是爲了保證捕魚和醃魚過程之間魚的新鮮,好的garum選用的食材,比如鯖魚在發酵撒鹽之前,還能感覺到它的魚脣在呼吸。所以,很多醃製的工廠都位於海邊。下面這張圖是西班牙Baelo Claudia保存的Garum製作工廠遺址,從它那幾個深坑可以看出,當時魚醬在古羅馬人那裏消費的量十分大。

他們把魚的內臟、鮮血混在一起,奇臭無比,卻以天價賣給人們

考古學家在文獻和考古中,發現以前的龐培古城是古羅馬聞名的garum製作城市。他們的魚醬製作工廠沒有在城內被發現,有人猜測,這可能是因爲garum味兒太燻了,只能把它放在城市遠郊。不過,當時出土了一些壁畫,其中最出名的是下面這一幅。

他們把魚的內臟、鮮血混在一起,奇臭無比,卻以天價賣給人們

這是一幅古羅馬常見的馬賽克壁畫,由細碎的石頭、玻璃等拼成圖案。這一幅表現的就是儲存garum的瓶子。從形狀上看,這是一個單柄細頸瓶,和希臘常見的amphora有類似的地方,只是amphora大部分是兩個柄。這件魚醬花紋的馬賽克壁畫,還寫着一句話:“來自Scausus工作坊”。

他們把魚的內臟、鮮血混在一起,奇臭無比,卻以天價賣給人們

儲存魚醬的罐子,大部分是粗糙的陶瓶。除了單柄細頸瓶,雙耳的amphora也十分常見。這種陶瓶有鼓脹的腹部,底部則是尖尖的,一般會倚靠在儲藏室的牆壁角落。

他們把魚的內臟、鮮血混在一起,奇臭無比,卻以天價賣給人們

魚從海里獲得後,會被工人宰殺,魚內臟、肉一股腦會扔進儲存的陶瓶裏,然後用鹽醃製。Garum的製作方法被很多書籍記載,其中最詳細的是10世紀拜占庭時期的《農書》。配製鹽和魚的比例大概是1:8。常被選的魚包括,鯔魚、鯡魚、江魚仔,很多從海里捕上來的小魚,都一股腦醃進瓶子裏,用鹽醃好。

他們把魚的內臟、鮮血混在一起,奇臭無比,卻以天價賣給人們

我們看上面這張圖,很詳細地描繪了古羅馬人怎麼把醃好的魚放在太陽下進行發酵。它們需要被頻繁地翻動。在太陽下,大概發酵兩三個月,魚醬差不多就製成了。在原來的陶瓶裏,還會放一層密密的濾網,用來過濾魚醬。濾出來的液體,被稱爲liquamen,這種類似油的液體被做成調料油;剩下的魚糟就被製成allec。

這種做出來的東西能喫嗎?你看到魚醬桶裏冒出來的氣體了嗎?數一數有幾條線。剛開始五條,到最後幾乎是羣魔亂舞,味兒有多大,你能想象出來嗎?

專家說,garum能治病,口服或者外服都行,牲畜、人類都可以用。然並卵,它就是很臭。

據說被瘋狗咬了,用這種魚醬很管用。然並卵,它就是很臭。

據說羊身上長了疥瘡,抹點這個魚醬的糟子很管用。然並卵,它就是很臭。

據說被燒傷、有潰瘍,這個garum比電線杆上小廣告要管用。然並卵,它就是很臭。

我們來一組製作魚醬的現場製作圖,能不能喫,大家自己判斷吧。

他們把魚的內臟、鮮血混在一起,奇臭無比,卻以天價賣給人們

(大海魚切塊,內臟、魚肉一股腦放桶裏)

他們把魚的內臟、鮮血混在一起,奇臭無比,卻以天價賣給人們

(1:8的比例,使勁抹鹽)

他們把魚的內臟、鮮血混在一起,奇臭無比,卻以天價賣給人們

(加些羅勒葉、香料,看上去好像還很好喫呢!)

他們把魚的內臟、鮮血混在一起,奇臭無比,卻以天價賣給人們

(其實也就是桶髒了點,醃製多放香料,說不定味道很香,也很鄉土)

請揉揉眼睛,幾個月的發酵過程,看看畫風如何大變!

他們把魚的內臟、鮮血混在一起,奇臭無比,卻以天價賣給人們

(先來張接近正常的。)

他們把魚的內臟、鮮血混在一起,奇臭無比,卻以天價賣給人們

(。。。Garum初成品,帶有幾個月醞釀良久的“芬芳”)

他們把魚的內臟、鮮血混在一起,奇臭無比,卻以天價賣給人們

(湊近看。。。)

他們把魚的內臟、鮮血混在一起,奇臭無比,卻以天價賣給人們

(嫌不夠濃稠,再發它一個月,攪拌攪拌。)

他們把魚的內臟、鮮血混在一起,奇臭無比,卻以天價賣給人們

(這個顏色夠了!)

他們把魚的內臟、鮮血混在一起,奇臭無比,卻以天價賣給人們

(魚糟子不要扔,做成allec。照喫不誤,還能當藥敷。)

他們把魚的內臟、鮮血混在一起,奇臭無比,卻以天價賣給人們

(來張近距離,有沒有覺得撲面而來一股地中海的味道。)

他們把魚的內臟、鮮血混在一起,奇臭無比,卻以天價賣給人們

(一桶太少了,一定要做成產業。先來它20缸!好漢,喝下這碗羅馬醬!拿走不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