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这段时间似乎很不好过。

起初被爆公司泄漏5000万用户信息,被舆论操纵,进而影响美国总统大选。

接着包括马斯克在内的几位大佬,纷纷宣布关闭FB账号。FB股价大跌,扎克伯格也迎来了创业以来最大的风波。

他为了参加国会听证会,脱下了标志性的灰色t恤,罕见性地换上了西装。

FB事件之后,不仅是欧美,在国内也掀起了一场对于互联网个人隐私保护的热烈讨论。

隐私确实很重要,可问题是,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我们,隐私保护真的可能吗?

对比,我并不乐观。

一、隐私是什么?

我们现代人习以为常的隐私,其实只是一个文化发展的产物。

在人类抓起树叶遮羞之时之前,隐私是不存在的。

罗胖在罗辑思维视频节目《致终将过去的隐私》中,举了一个中世纪欧洲国家的例子。

说是中世纪的欧洲国王,在和他的官僚们议事时,不像咱们古代帝王般坐居高堂之上,而是一边蹲马桶,一遍谈论国家大事。

在我们今天的人看来,如厕绝对是一个非常私密的举动。

在生活中很少会提到,尤其是在不熟悉的人与人之间,这甚至可以说是禁忌。

为什么会有隐私?

因为我们是身在特定的人际关系网络当中,而且是在固定的人际关系网络当中,才会出现隐私的需求。

可见,隐私这件事是随着社会发展,才不断出现的。

尤其是如今我们从农耕时代的熟人社会进入到了大规模陌生人聚集的社会,各种陌生人在一起打交道,隐私就越常见。

最常见的是在职场中,很少有人不识趣地向同事打听工资的事。甚至在小团体中,也越来越尊重个人隐私。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是不愿意别人翻看我们手机的,虽然手机里不见得有什么不可描述的内容。

二、互联网时代的三难选择

经过了二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对于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却不得不面临新的问题。我们不可能只享受互联时代的好处,而不付出相应的代价。

法国哲学家保罗·维利里奥说过:“发明轮船的同时,也创造了海难。发明飞机的同时,也产生了空难。”

乔舒亚·雷默在他的新书《第七感》中提到,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正在面临一个三难选择。

大致内容是,一个网络系统,可以做到迅速、开放和安全。这三个目标都很诱人,但是我们只能选择其中两个,同时不得不放弃第三个。

譬如我们选择了开放和迅速,那我们就会时时刻刻遇到安全挑战。

为什么前些年欧美国家频繁出现恐怖事件,这跟他们的开放政策有关。开放方便了国与国之间交流的同时,也为恐怖分子提供了便利。

如果我们选择了开放和安全,那就必须得放弃速度。最典型的就是机场安检。

前年,我在首都机场过安检出海关,前后大概花掉了4个多小时在排队。

因为买了凌晨的航班,很想睡觉,但又不得不排队,忍受像蜗牛一般的安检速度。

但是如果我们选择了速度和安全,那就必须得放弃开放。

常见的VIP通道,以及机场和高铁站都设有的贵宾通道。

三、日常生活中,我们选择了开放和迅速

随着计算机算法、大数据等技术的进步,电商平台,甚至音乐APP和资讯平台都似乎越来越懂我们,甚至比我们自己都要懂我们自己。

电商平台推送给我们的推荐,基本就是我们想要的;音乐APP推荐的音乐,大体上也很符合我们的偏好。

对照互联网时代的三难选择,其实是我们默认放弃了隐私(安全),享受了技术发展带来了便利。

比如我前几天电动牙刷坏了,去天猫搜索电动牙刷关键词。

接下来几天,通知栏经常会收到电动牙刷推荐,支付宝首页末端的整点抢购也变成了电动牙刷的广告。

百度CEO李彦宏,在一次论坛上发表演讲:

我想中国人更加开放,或者对隐私问题没那么敏感。如果说他们愿意用隐私来交换便捷性或效率的话,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这么做的。

此言一出,瞬间让网友们炸开了锅。

虽然听起来很不爽,但这不就是事实吗?

身份证,手机号,所在地址,这些都是隐私。但如果我们不将这些信息上传到互联网。

那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手机支付、在线购票、网购到家、网约车、点外卖等便利都无法享受。

四、个人想保护自己的隐私,注定是一场绝望的战斗

吉利汽车李书福曾公开说过:“马化腾他肯定在天天看我们的微信。”

这点我是赞成的,只不过不是他本人在看。而是他身后的工程师们,和强大的计算机。

前天我在公众号后台发文,文章里面出现了国家元首的名字(不是真名,而是职位),都立马收到提醒,告诉我文中出现了敏感词汇。

我之所以会说,想保护自己的隐私,注定是绝望的。

我很在乎自己的隐私,也认为网民的隐私很重要。

不过我想说,在现实的环境下,出于某些不可描述的原因,我们根本就没有隐私可言。

不论是出于ZZ,还是JJ目的,普通人的隐私根本就不值一提。

或许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学会生活在没有隐私的世界里。

当然了,如果非放不下自己的隐私,可以学学梭罗,去瓦尔登湖旁建造一间小木屋。

你能保证你能住多久?

五、注定失败的战斗,绝不是认输

尽管这场战斗注定会输,但也请不要束手就擒,任由宰割。

自从Facebook事件爆出过后,我就用黑色纸胶带封住了笔记本摄像头和麦克风。

此外打开手机设置,把不常用APP权限全关,在用到的时候再考虑是否给予特定权限。

就算给,也只是一次性,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将所有APP都开白名单。

写到这里,我想起过年送给外甥的那块儿童电话手表。

不说了,推送完文章,打开手机即刻卸载掉那款儿童手表APP。

致终将过去的隐私。

作者:廖师兄

來源:简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