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非專業人士對於垃圾分類的判斷僅限於生活常識,垃圾分錯類的情況極有可能發生,網約代收垃圾APP則可以幫助用戶進行生活垃圾的專業分類,從而避免因垃圾分類錯誤而造成的罰款。與此同時,網約代收垃圾APP也在近期相繼上線,代收的垃圾將交由專業的回收中轉站處理,用戶可以有效避免因垃圾分類不當所帶來的罰款困擾。

7月1日開始號稱“史上最嚴垃圾分類”,《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正式實施,個人若違反垃圾分類投放相關規定,將有可能被處以最高200元的罰款。與此同時,網約代收垃圾APP也在近期相繼上線,代收的垃圾將交由專業的回收中轉站處理,用戶可以有效避免因垃圾分類不當所帶來的罰款困擾。“代收垃圾網約工”是隨着上海垃圾分類新條例實施,應運而生的一個新興職業。簡單說來,就是通過線上預約、線下回收,替僱主進行垃圾分類並投放的一個工種。住戶線上預約後,只需把垃圾放在門口,到了垃圾投放時間,就會有人來把垃圾取走,替住戶完成垃圾分類投放的工作。近日,代收垃圾訂單量與日俱增,如果勤快,小哥月入甚至能過萬。

網約代收垃圾APP火了,網約工月收入上萬元

上海市官方公佈的垃圾分類標準分爲四個大類: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溼垃圾、幹垃圾。但是光看這些條條框框實在令人頭痛,有不知名大師掌握了“垃圾學派”的精髓,簡明精煉地提出了“垃圾分類豬法則”。

網約代收垃圾APP火了,網約工月收入上萬元

我國垃圾分類界定不明晰,人民日報曾表示,生活垃圾共有14類,其中包括6個大類及8個小類。而非專業人士對於垃圾分類的判斷僅限於生活常識,垃圾分錯類的情況極有可能發生,網約代收垃圾APP則可以幫助用戶進行生活垃圾的專業分類,從而避免因垃圾分類錯誤而造成的罰款。網約代收垃圾APP的相關從業者表示,該應用在推出後的半年時間內,有150萬的用戶已經享受到了一鍵下單代收垃圾的服務,其中80後使用者約佔7成。

網約代收垃圾APP火了,網約工月收入上萬元

近些年來,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及人們對環境保護意識的提升,垃圾回收產業也悄然地發生着變化,一些有關垃圾回收的新名詞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諸如“垃圾回收員”“代收垃圾網約工”等。這些名詞的出現,說明了垃圾回收這一職業羣體的人員結構、工作方式及社會角色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些變化對於我國推進“垃圾分類”顯然是一件好事。新華社、光明網、中國青年報、東方網都紛紛發表文章,予以肯定。

網約代收垃圾APP火了,網約工月收入上萬元

針對這一新興行業各位朋友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評論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