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總結來講,雖然金融市場上充斥着各式各樣的消費信貸產品,但是很多人獲得的是消費信貸的授信,授信不一定會成爲負債,而合理的負債對於年輕人來講也不是壞事,比如《報告》中提到的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一線城市、偏高收入、本科以上、有海外經歷的年輕人會更多地產生實質性負債。” 《報告》雖然沒有直接調查年輕人的負債數據,但卻以債務收入比的數據,間接證明了“90後人均負債超12萬元”失實。

“90後人均負債超12萬元”系謠言,這纔是年輕人負債的真相

90後,一直是站在聚光燈下的羣體,被質疑、被看衰,還被貼上“垮掉”一代的標籤,當這代人遇到現象級的新事物——消費信貸,又被貼上了“高負債”、“超前消費”的標籤,甚至還有“人均負債超12萬元”這樣的”驚人”數據支撐。 然而,最近一份由權威數據分析機構尼爾森發佈的報告顯示,年輕人實質負債率爲12.52%,並且多數年輕人會在免息內結清信用卡,把信貸產品當作“省錢”的支付工具使用。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 當輿論在批評年輕人在借錢消費,“負翁”,“精緻窮”時。在年輕人眼裏,這是他們更精明的生活方式。 01、年輕人羣體信貸滲透率達86.6% 年輕人羣體具備消費慾望,收入增長迅速,但在一定時期中,很多人不具備足夠的消費能力,是消費信貸的主力軍。 著名經濟學家陳志武就曾經提到,“人的一生中,最缺錢的時候就是年輕時,但這時候人力資本投資的必要性最高(讀書上學、積累經驗等),消費慾望也最強,最需要花錢;而年老之後,雖然積累了一輩子財富,收入也最高,但是消費需要最低,消費能力和慾望都下降了,花錢的邊際效用當然也遞減。要按照自己‘一輩子的收入’來優化自己人生不同階段的消費,而不是隻按照現在的收入來安排消費和投資。”用好的未來的錢,有利於其佔有更多的社會資源,消費信貸被年輕羣體廣泛接受。 尼爾森最近發佈的《中國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下文簡稱《報告》)顯示:年輕人中,總體信貸產品的滲透率爲86.6%,消費類信貸是佔比最高的信貸類型;互聯網分期消費產品的滲透率達到60.9%,而信用卡只有45.5%;42.9%的年輕人更喜歡或者只使用互聯網分期消費產品,而只有23.8%表示更加偏好信用卡。 《報告》認爲:以美國發展水平爲標杆,中國消費金融行業仍有很大發展空間,隨着消費轉型升級,國人消費理念轉變,互聯網金融技術的全面鋪開,以及徵信的逐步規範化、社會化,中國消費金融行業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消費信貸在市場潛力毋庸置疑,從各大金融機構、互聯網公司的佈局熱情以及各式各樣的消費信貸產品就可見一斑。 消費信貸的崛起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不過在提到這一詞彙時,聽者多是喜憂參半:“喜”的看法是消費信貸讓生活越來越方便,而且很多消費信貸並不需要用戶承擔成本,比如信用卡、花唄等產品的免息期設置,不僅沒有增加債務負擔,反而帶給用戶很多實惠;而“憂”的觀點多是集中於用戶的負債率、金融風險以及社會問題,甚至還曾有數據稱:90後人均負債達到12.79萬元。 乍一聽,年輕人已經被高負債要壓垮了,真的是這樣嗎? 02、年輕人實質負債率爲12.52% 對於這個“90後人均負債超12萬元”的說辭,輿論曾自發證僞,知名吳曉波頻道曾發文溯源過這個說辭的來源,筆者將其簡要整理如下: “2016年2月,宏利保險(Manulife)發佈的新一版“宏利投資者意向指數(MISI)”中提到,中國大陸年輕投資者(千禧一代,即35歲以下)的債務,達到月收入的18.5倍。隨後,各類轉載和引用將“18.5倍”的適用範圍不斷變更或擴大。 2018年9月,一個微信公衆號引用了“負債收入比18.5倍”的說法,把千禧一代變成了90後,還引用了“2017年一線城市應屆畢業生平均月薪6917元”,兩兩相乘,算出了12.79萬元的人均負債。中國90後從此“人均負債12.79萬元”,並且相關數據被冠以滙豐銀行報告的名頭。” 有了滙豐銀行這個金字招牌,90後人均負債超12萬元的說法,被廣泛流傳,不再有人關注這些數據的來源和真實性。” 《報告》雖然沒有直接調查年輕人的負債數據,但卻以債務收入比的數據,間接證明了“90後人均負債超12萬元”失實。 相比於輿論喜歡運用的負債率和資產負債率兩項指標,《報告》認爲:債務收入比更能直觀的反映出年輕人的真實生活現狀。 首先,年輕人中負債人羣的比例卻遠低於滲透率。《報告》指出:42.1%的年輕人只使用消費類信貸並且在當月還清;如果將這部分年輕人從負債人羣中去除,那麼實質負債人羣將縮少爲整體年輕人的44.5%。 同時,因爲消費信貸的獨特的功能,很大一部分年輕人將其作爲“支付工具”,大部分的債務會在當月得到償還,從而任何利息費用;如果將這部分作爲“支付工具”的金額從債務中去除,實質債務收入比將會從41.75%降爲12.52%。 如果90後人均負債12.79萬元(假設分12~24期還款),以12.52%的債務收入比粗略計算90後的月收入範圍應該在5~10萬元,那麼90後是不是應該有種奔馳、寶馬、大別野也不是很貴的感覺。但現實是,多數90後沒有。 總結來講,雖然金融市場上充斥着各式各樣的消費信貸產品,但是很多人獲得的是消費信貸的授信,授信不一定會成爲負債,而合理的負債對於年輕人來講也不是壞事,比如《報告》中提到的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一線城市、偏高收入、本科以上、有海外經歷的年輕人會更多地產生實質性負債。看來,學歷、收入越高的人越喜歡負債。 03、被反覆“毀掉”的年輕人 雖然年輕人羣體的負債收入比不高,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不少的年輕人因爲各種貸款成爲“負翁”,這是反對消費信貸輿論的基點。 但理性的去講,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舉例來說:米飯是多數中國人的主食,但不要命的喫也有可能會撐死;罌粟是毒品的原料,但其實好好利用它也可以被加工入藥。事物本身沒有絕對的好壞,使用者自身的“度”纔是決定好壞的根本。 從一個使用者的角度講:讀懂新金融有兩張信用卡,同時也開通了花唄,每個月習慣了使用花唄(此時舔下支付寶)在各種消費場景下付款,從而每個月都會有幾千塊的“負債”,但是這種負債真的會造成負債率過高的情形嗎?當然不會,只是將我們正常“花費”短暫的轉化爲負債而已;當然,很多人也因爲大量花唄、信用卡賬單而過度負債。 造成兩類不同結果的根本原因是消費信貸的高速發展,讓很多沒有金融意識的人有些措手不及,這種措手不及主要變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沒有選擇合適的消費信貸產品。在巨大的市場需求的催動下,各類的信貸產品不計其數,有出自銀行、互聯網巨頭、金融科技公司的正規產品,也有披着消費信貸外衣的714高炮、套路貸,很多年輕人或缺乏金融常識,或抱着擼口子的僥倖心理陷入714高炮,那後果不言而喻。 第二,沒有管理好資金的流動性。金融機構之間存在信息孤島,這導致很多年輕人獲得了過多的授信,如果將消費信貸比作米飯,將我們的償債能力(或收入)比作胃,就很容易理解其中的問題所在,我們的胃就那麼大,短時間內基本不變,如果胃已經滿了,還要喫米飯,那肯定會被撐到,下頓飯可能就不用喫了,如果已經撐到了還要繼續喫,那後果就是爆發個人的債務危機。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多數的年輕人在消費信貸面前還是能夠保持理性的,《報告》指出:87%的年輕人近一年中從未出現過逾期現象。 同時,中國新經濟研究院聯合支付寶發佈的《90後攢錢報告》也提到了很多被人忽略的真相,比如:90%的90後用花唄是爲了省錢,只有10%是爲了提前消費;九成90後表示自己會理智消費,不會買不需要的東西。 南方都市報在《95後消費分期用戶成長性調查報告》中也指出,通過分期支付,消費者可以把自己的部分未來收入變成今天可以花的錢,合理安排未來資金,被認爲是一種精明的消費方式。大部分用戶分期行爲體現出自主性、自發性,不僅僅是因爲無法支付訂單而不得不分期。在被問到分期消費的用途時,絕大多數人選擇了用於提升生活品質和爲未來投資,體現出消費升級的特徵。 這三則報告都直接或間接證明了同一件事情:雖然信貸產品滲透率高,但以90後爲代表的年輕人,遠遠比外界想象的要理性、聰明;同時負債也不能說明年輕人生活拮据,合理的負債不僅不會加重年輕人的負擔,還會幫助年輕人理財。 過去,我們說年輕人會被遊戲毀掉,會被外賣毀掉,但事實證明遊戲和外賣一直都在,但年輕人卻逐漸成長起來了,現在很多人又在說年輕人會被消費信貸毀掉......年輕人沒有那麼脆弱,非但不脆弱還成了社會的中流砥柱。同時,指責年輕人玩手機的中老年羣體在學會玩手機之後一樣是“網癮少年”,因爲這些新事物是時代的車輪,一旦滾動就不可逆轉。 消費信貸的整體發展路徑,與網絡遊戲、外賣等新興事物類似,它們的大規模普及也會帶來一些極端案例,從概率上講這是無法避免的。 事物都有兩面性,但凡能夠長期存在的事物一定是利遠遠大於弊的,消費信貸現在還很年輕,在它成長的過程中需要社會各界的監督、調整,但不是妖魔化、污名化。90後的成長也是如此,被反覆“毀掉”的,應該是外界對新生代成長的偏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