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從日本法國先後被越南擊敗後,美國開始插手越南事務,扶植南越吳庭豔直接撕毀了《日內瓦協議》,但是美國扶植的吳庭豔政府遲遲和北越不能分出勝負,1964年急不可耐的美國蓄意發動了北部灣事件,強行入侵越南,美國入侵越南後實行南打北炸的戰略,這讓當時的北越政府一度危在旦夕,中方在此期間也積極給予越方更大地軍事援助,此時作爲冷戰時期美國最大的對手蘇聯也開始給越南提供軍事援助,1965年2月,蘇聯向北京提出了5項援越要求,但是此時的蘇聯已經和中方關係交惡。蘇聯提出5項規定:1、要求允許蘇聯支援越南的武器裝備過境中國。

自從日本法國先後被越南擊敗後,美國開始插手越南事務,扶植南越吳庭豔直接撕毀了《日內瓦協議》,但是美國扶植的吳庭豔政府遲遲和北越不能分出勝負,1964年急不可耐的美國蓄意發動了北部灣事件,強行入侵越南,美國入侵越南後實行南打北炸的戰略,這讓當時的北越政府一度危在旦夕,中方在此期間也積極給予越方更大地軍事援助,此時作爲冷戰時期美國最大的對手蘇聯也開始給越南提供軍事援助,1965年2月,蘇聯向北京提出了5項援越要求,但是此時的蘇聯已經和中方關係交惡。

蘇聯提出5項規定:1、要求允許蘇聯支援越南的武器裝備過境中國;2、要求允許蘇聯在雲南一到兩個機場駐紮500名士兵便於運送物資;3、要求中方同意對蘇聯空軍開闢一條空中走廊;4、要求中方同意5000名蘇聯士兵過境;5、舉行三方抗美談判。對於蘇聯的這五項要求,北京立刻做出回應,只答應第一條規定,其他4條全部否決,這是當時與蘇聯交惡時北京故意對蘇聯的針對行爲。蘇聯也只好無奈的接受中方拒絕,蘇聯距離越南非常遠,如果北京不答應蘇聯的快速支援請求,這顯然會讓運送物資的時間大大增加,這一招雖然是針對蘇聯,卻疼在越南人心裏。

在戰爭需要的關鍵時刻,北越領導人胡志明親自前往北京企圖向毛主席求情,但是我方仍然堅持不向蘇聯妥協。自己喫的虧,只有自己知道。其實我方也知道越南在中方和蘇聯之間玩軍事平衡,他們看着蘇聯支援的物資超過了中國,便不顧自己對美蘇爭霸宣佈保持中立的立場,明顯的靠向蘇聯。在利益面前,越南的立場根本不堪一擊。

1975年,美國從越南撤軍,十年越南戰爭就此結束,北越一鼓作氣,統一了越南。在這一時期中國的外交政策基本是反對霸權主義,並且謀求和其他國家組成反霸權統一戰線,但此時的越南顯然已經在蘇聯老大哥的庇護下,逐漸囂張跋扈起來,儘管如此,中方還是多次勸告越南不要走向霸權主義,儘管知道這樣無濟於事。在勝利的鼓舞下,越南領導人並沒有在國家百廢待興的之時,發展經濟,鼓勵民生。而是開始對周邊的老撾和柬埔寨擴張,企圖推翻柬埔寨波爾布特領導的紅色高棉政權,建立地區霸權印支聯邦。

越南和蘇聯走得很近,而且也違背了中國的外交宗旨,中方開始逐漸減少對越南的支援,1975年越共總書記黎筍前往莫斯科討到一大筆資金,蘇聯同意爲越南在下一年提供5億美元,並答應在五年計劃中提供30億美元,蘇聯承諾爲越南建造40個項目,而且蘇聯慷慨的將越南拉入其牽頭的經濟互助委員會,越南是唯一一個亞洲國家,這讓越南領導人感激涕零,也在戰略上更加親近蘇聯。1978年8月,越南同意蘇聯可以使用金蘭灣軍事基地。蘇聯防空軍中將沃羅比耶夫率領120人的軍事顧問團抵達越南,在此駐紮。

1978年11月3日,越南和蘇聯簽訂了《蘇越友好合作條約》,這個條約一方是爲了牽制中國,一方是爲了支持越南更好地在印度支那半島擴張。條約第六條規定,一方如果受到攻擊,雙方應協力消除攻擊一方。其實此時的蘇聯得到了自己在越南駐軍的目的,霸權主義的野心也更加明顯。蘇聯在中國南北兩端都獲得了軍事主動權。這讓當時的中國不得不面對外部的壓力而開始尋求其他的出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