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社會講究分工合作,前線打仗的就是前線打仗,後方補給的就是後方補給,不能亂了套。

但是,在殘酷的戰爭年代,就不是這麼嚴格了,比如抗美援朝時期,有一個人原本是衛生員,負責救死扶傷,卻在關鍵時候變成了連隊指揮員,而且還榮立特等功。

誰這麼牛呢?就是劉欽,志願軍“二級英雄”。

劉欽1930年生於山東泰寧縣,1945年參加了八路軍,在戰火中成長爲一名優秀的衛生員,被華東軍區授予“華東三級人民英雄”稱號,並出席了第一屆英雄模範大會。

1951年3月,劉欽隨部隊入朝作戰,擔任志願軍第26軍78師233團8連衛生員。誰都沒有想到,劉欽入朝後10天,全連還沒有參加戰鬥,他便立了一次大功。

原來,部隊因緊急入朝,許多準備工作還沒有做好,部隊跨過鴨綠江後,全靠雙腳到達指定地點。

當時,劉欽所在的連隊連續行軍10天,部隊高度疲憊,更苦惱的是,由於大家穿的都是黃膠鞋或是步鞋,再加上當時是3月,大地還沒有解凍,硬腳底板搓硬地,許多將士的腳都磨出了水泡,有的甚至走不了路了。

關鍵時刻,劉欽跑前跑後,給傷員挑腳泡,並塗藥、包紮,幾天時間裏,他先後治腳泡233起,全連官兵在他的及時診治下,沒有一名戰士掉隊,沒有一名非戰鬥減員,順利到達了指定地點。

別看只是一個治腳泡,在同批入朝的連隊中,只有劉欽所在的連沒有掉隊的,劉欽因此榮立二等功。

不久後,劉欽參加了國杞峯阻擊戰,這是他入朝後遭遇的第一次戰鬥。

當時,敵軍投入7個連和一個榴炮營的兵力,藉着飛機和大炮的狂轟濫炸,反覆向我陣地衝鋒。我方只有8連這一個連,部隊雖然多次打退敵人的進攻,但減員非常嚴重,打退敵人第5次衝鋒時,全連只剩下了12個人。

這時,上級命令其他單位過來換防,8連全部撤下來休整,但劉欽知道,無論是哪個單位過來,這裏都是生死戰場,會有大量的傷亡,衛生員必然緊缺,因此,劉欽立即向連隊請命,留下來繼續戰鬥。

連隊考慮到暫時沒有戰鬥力了,也不會有戰鬥任務,就同意了他留下來。

接下來的時間裏,守衛部隊換了一批又一批,唯一沒換的就是劉欽,堅持到了最後一刻,共救治6個單位43名重傷員,輕傷員更是無法統計。

戰後,這6個單位的主官聯名給劉欽請功,劉欽再立二等功,被6個連譽爲“白衣英雄”。

1951年9月,劉欽隨連隊參加西方山戰鬥,任務是奪取431.8高地。全連官兵英勇殺敵,無奈敵人的兵力是我軍的幾倍,重火力又多,我軍衝鋒多次無果,傷亡很大,幹部只剩下了連長一個人。

短暫休整後,連長再次發起衝鋒,但是,眼看我方已衝到陣地前沿,敵人快堅持不住的時候,連長突然遭遇冷槍,壯烈犧牲。

衝鋒的隊伍沒有幹部了,可是指揮不能斷線,就在這時,劉欽大吼一聲:“連長犧牲了,現在我的兵齡最長,大家都聽我指揮!”

就這樣,劉欽放下急救箱,拿起連長的衝鋒槍,指揮戰士們與敵人展開肉搏,最後成功拿下了陣地。隨後,劉欽又率領部隊打退了敵人的4次反撲,牢牢地守住了高地,直到增援部隊過來,全連只剩下了他和4名戰友。

劉欽的英雄事蹟傳到志願軍總部,總部也爲他的事蹟所感動,最後研究決定,給予劉欽記特等功,授予“二級英雄”稱號。

歷史客棧作者:荒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