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戰時期,蘇聯是兩個超級大國之一。在80年代前期,蘇聯軍隊的總兵力達到了510多萬,進入了鼎盛時期。在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的前期,蘇聯總計擁有450多萬軍隊。一個重要問題出現了,蘇聯在遠東地區,爲何駐紮了110多萬軍隊。遠東地區屬於蘇聯的後方,蘇聯爲何要駐紮百萬大軍呢?今天,我們就聊聊蘇聯駐紮軍隊的問題。

首先,我們聊聊蘇聯軍隊的數量。在二戰結束以後,蘇聯軍隊的總數超過了1000萬。但是,由於二戰期間蘇聯損失巨大,大量的人口傷亡,經濟受到了嚴重破壞。因此,在二戰結束以後,蘇聯急於恢復生產和發展經濟。蘇聯開始大規模的裁軍,希望大量的勞動力投入各個崗位之中。蘇聯總計裁撤了800萬軍隊,在40年代末期到50年代的前期,蘇聯總計只有200多萬軍隊。

由於國力有限,在四五十年代,蘇聯儘量避免與美國發生直接衝突。蘇聯軍隊的兵力有限,當時,大部分兵力都駐紮在蘇聯的歐洲部分和東歐各國,在遠東地區駐紮的軍隊數量非常少。進入50年代後期以後,隨着國際局勢的變化,再加上蘇聯國力的逐步提高,蘇聯軍隊的總兵力超過了300萬,但仍是以東歐地區爲主,遠東地區類似於蘇聯的後方。進入60年代中後期以後,蘇聯的國力已經進一步提高,蘇聯高層公開表示蘇聯進入了發達階段。

蘇聯開始在世界各個地區與美國爭霸,例如東南亞、非洲、南美洲等等。蘇聯軍隊的數量進一步提高,截止60年代的末期,蘇聯軍隊的總數達到了450多萬。從1969年開始,由於和周邊國家的交惡,蘇聯開始從東歐地區抽調大量的軍隊,部署到了遠東地區。

遠東地區原來總計部署了12個師,後來猛增到了52個師。蘇聯的空軍、防空軍、海軍、火箭軍都在向遠東地區調動,將所有的軍隊合計,總計達到了118萬多人,因此出現了“屯兵百萬、大軍壓境”的說法。但是,雖然與周邊鄰國關係惡化,但是蘇聯不敢輕易南下。首先是對方實力不可小覷,對方是一個擁有將近600萬軍隊的大國,如果戰爭爆發,軍隊數量還能增加。此外,對方已經做好了所有的準備,各地羣衆開始訓練,出現了“萬里江山萬里營”的情況。對方已經擁有了“種蘑菇”的能力,這一點非常重要。依靠遠東地區的110多萬軍隊南下,肯定遠遠不夠。

如果戰爭爆發,蘇聯很有可能陷入戰爭泥潭。由於雙方都會“種蘑菇,”戰爭規模擴大以後,後果不堪設想。蘇聯雖然強大,但是也需要考慮各方面的利弊。如果蘇聯繼續從東歐地區抽調軍隊增援遠東地區,那麼,東歐地區就會出現兵力不足的問題。一旦西方陣營下手,蘇聯很有可能沒有足夠的力量。東歐地區對於蘇聯至關重要,不能出現任何閃失,否則西方陣營就會堵在蘇聯的家門口。

因此,蘇聯雖然在遠東地區部署了100多萬軍隊,但是不敢輕易南下。從各個方面來說,蘇聯沒有能力和精力進行兩線作戰。因此,蘇聯高層的大部分人都反對事態擴大,建議通過談判和協商解決問題。進入70年代以後,鑑於東歐地區的實際情況,和遠東地區不存在南下的可能,蘇聯開始把遠東地區的部隊,抽調一部分返回東歐地區,畢竟東歐地區十分重要。從70年代中期開始,遠東地區的駐軍數量和編制已經開始逐步減少。

1979年,越南遭到了30多萬軍隊的進攻,按照《蘇越友好互助條約》的規定,如果越南遭遇第三國進攻,蘇聯必須全力援助。但是,蘇聯並沒有出動軍隊,僅僅援助了大量的武器和後勤物資。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根據情報顯示,蘇聯雖然在遠東地區仍保存了50多個師的規模。但是隻有三分之一的部隊達到了齊編滿員狀態,隨時能夠出動。

其餘三分之二的部隊,都是缺編的架子師,很多部隊已經抽調到了東歐地區。蘇聯在遠東地區僅僅駐紮了幾十萬軍隊,依靠這幾十萬人馬足夠自保,但是不存在南下的可能。如果從東歐抽調大軍,那麼老問題又出現了,東歐地區怎麼辦?鑑於這一系列的問題,蘇聯沒有援助越南。1979年12月,蘇聯出兵佔領了鄰國阿富汗。在這樣的情況下,蘇聯軍隊的數量進一步增加。截止80年代中期,蘇聯軍隊的總數達到了510多萬,這還不包括邊防部隊、內衛部隊等準軍事力量。

進入80年代的後期,蘇聯自身出現了各方面的問題,爲了節省開始,蘇聯開始大規模裁撤軍隊。在80年代的後期,蘇聯前後裁撤了200萬軍隊,蘇聯軍隊的總數下降到了300多萬。與此同時,蘇聯開始從各個地區撤軍,以減輕自身的壓力。蘇聯還停止了對各個盟友的援助,例如越南等等。80年代的越南,維持了100多萬軍隊,處於兩線作戰的局面。進入80年代後期,蘇聯停止了援助以後,越南陷入了尷尬的局面。

因爲依靠自己的國力,根本無法維持百萬大軍。越南開始全面改善與周邊各國的關係,從西部鄰國撤軍,同時開始大規模的裁軍。爲了發展經濟,越南開始了革新開放,希望提高自己的國力。至於蘇聯在遠東地區駐紮的軍隊,已經下降到了不足30萬。由於後勤保障出現了困難,甚至出現了官兵捱餓的情況。進入90年代初期,更是出現了一系列的故事。關於蘇聯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最後一張圖爲我國武裝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