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南博物馆联盟主办的《盛筵——见证中的大西南》展览将于2018年9月26日至2019年1月6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出。

大西南,史书所记“南蛮”、“西南夷”之地,囿中含今川、渝、滇、黔、桂五省(区)市以及西藏地区。战国至西汉时期,此域有巴、蜀、滇、夜郎、西瓯、骆越等独立于中原王朝的部族或王国。在秦皇汉武的文治武功下,他们相继融入中央政治版图和中华文化圈,先是巴蜀,继而夜郎、瓯骆、滇。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对上述古国作了介绍,但其对这块遥远的土地亦很陌生,先言“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后云“西南夷君长以百数”,为后人留下了种种谜团。

本展览以《史记》相关记载为线索,在“秦灭巴蜀”、“汉武帝开发西南夷”两件西南地区早期重大的历史事件背景下,通过文献与文物互证的方法,对西南地区高等级墓葬所出青铜质地的礼乐、饮食等生活用器进行全方位展示,讲述各具特色又兼收并蓄的巴蜀文化、滇文化、夜郎文化、瓯骆文化,彰显西南青铜文明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展现西南地区融入中华大家庭的历史进程,反映南方丝绸之路的拓殖与发展。

此次展览将展出云南省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四川博物院、贵州省博物馆等8大馆的馆藏文物精品,总计近200件。我馆参加此次展览的文物一共38件(套),均为古滇国文物。“滇”是我国西南边疆古代民族建立的一个古代王国。它出现的时间至迟不晚于战国初期,战国末至西汉为全盛时期,西汉晚期走向衰落,逐渐被中原王朝的郡县制所取代。滇国尚未有自己成熟的文字系统,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有关古滇国的记载也是只言片语,其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历史岁月之中湮没了2000多年。直到1955年石寨山滇王族墓地的发现,才让古滇王国的光辉重现。此次我馆出展文物包含狩猎场面铜贮贝器、动物搏斗铜贮贝器、饰五牛铜线盒、房屋模型铜扣饰、鎏金二人盘舞铜扣饰等精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