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庞斗智的故事,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小编在此做个简单的介绍:一般认为:庞涓和孙膑出自同门,但是庞涓觉得孙膑的能力比自己强大太多,因此出于嫉贤妒能的想法,设计陷害孙膑,导致孙膑的膝盖骨被挖,落下了终身残疾。不过,随着1964年,山东出土了《孙膑兵法》等一系列竹简,孙庞之间斗争的内幕得以得到曝光:庞涓固然陷害孙膑,但孙膑也绝对不是什么白莲花。

话说根据太史公的《史记》记载。魏惠王委任庞涓为大将以后,庞涓带着魏军到处拉仇恨,而各国由于忌惮魏军的战斗力,对于魏国表示敢怒不敢言。而这天,魏军攻打赵国,赵国抵挡不住,只好派人前往齐国请求救援。于是,中国战争史上有了围魏救赵的典故:齐国将领主张直接救援赵国,但是孙膑表示:如果抵达赵国和魏军较量,无疑是人家魏军以逸待劳,不如齐国直捣魏国的都城,这样迫使魏军回头援助,然后在魏军风尘仆仆的状态下,痛打魏军。根据《史记》记载,庞涓在这一战中了埋伏,遭到惨败。

这个计谋起初看似很高深,但却让人感到经不起推敲和琢磨,有些现代的网络爽文的味道:庞涓作为一代名将,不光是身经百战,而且对以往的战例也有一定的了解。早在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带军队远征中原,结果被越王勾践偷袭,夫差落了个国破自杀的结局,这一典故对于战国各诸侯来说并不陌生。庞涓作为一代名将,在出征的时候,会放心带走所有军队?要知道,魏国东有齐,南有楚,西边还有虎视眈眈的秦,如果魏军倾巢而出,那么,遇到趁火打劫的怎么办?因此,不论是魏惠王还是庞涓,都会留下一定的内卫部队,来防卫魏都。

因此,孙膑直捣魏都的计谋,是无法让庞涓大军回援的。但庞涓最后还是回援了,而这其中的奥秘,在出土的竹简上有明确说明。原来,孙膑先是派遣了两位大夫率领军队,进攻魏国的平陵——此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孙膑派去的两位大夫,是齐国军事素养最差的两个人。因此,结局可想而知:两位大夫悉数在平陵外战死,带去的军队也被当地守军悉数消灭。随后,孙膑才表示,接下来攻打魏国都城。

齐国主将田忌对此大惑不解:这如今刚刚惨败,怎么就敢继续攻打人家的都城?孙膑这时候答复:庞涓此人好大喜功,而且为人谨慎。只有让庞涓感到我军的指挥十分愚蠢,才会让他掉以轻心。而牺牲这么多军队,就是让庞涓觉得:齐国没有会打仗的人。并且,救援都城这样的大功,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庞涓肯定会带着军队回都城抢功。因此,就要利用庞涓这个心理,暗地设立埋伏来对付庞涓。

庞涓收到消息以后,觉得齐军如此不堪一击,而且救援首都可是盖世奇功,于是,庞涓一步步踏入孙膑的陷阱,落下了悲惨的结局。而从孙膑的计谋来说,孙膑绝对是一个十分残忍的人:两位大夫,大量军队的性命,在孙膑眼里如同草芥。要知道,这些军士家里,也都有妻儿父母,就这样被孙膑当做了鱼饵。孙膑如此残忍,作为同学的庞涓安能不知?因此,庞涓害孙膑,更大的可能性则是庞涓自知自己斗不过孙膑,于是先下手为强。但可惜,自己还是没斗过孙膑,还是被孙膑给坑害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