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山,一座位於河北省淶源縣的北方奇山,雄踞着太行山的北部起點,山名來自於酈道元水經注中的那句話:“山多白石,連峯縱拔,秀列若屏,時有晴雲遊曳其上,故曰白石山。”景區總面積有34平方公里,主山脊線長7000餘米,有三頂、六臺、九穀、八十一峯,是我國唯一的大理岩峯林地貌。白石山的景觀兼具山嶽景觀的奇、雄、險、幻、秀五大特點。

白石山的幻體現的景觀便是這號稱白石山第一景的,能讓白石山冠以仙山、奇山之名的景觀白石晴雲。夏秋時節的白石山,在海拔1800米以上常常雲山霧繞,能形成多種讓人驚歎不已的獨特天象景觀,山中白石晴雲的獨特美景將白石山的這個“仙境白石,奇景白石”體現的淋漓盡致。

雲之所起

白石晴雲的形成於這山中獨特的氣候與地理條件有很大的聯繫,白石山多雨,雖然地處北方但是卻有南方山的特點,水分是十分充足,那些山下的水分很容易積聚,而白石山的山腳下的溫度也並不太低,所以水分們每時每刻都在蒸發,變成水汽,進入大氣層。含有水汽的東南暖溼氣流遇白石山爬升冷凝,並被攔貯在重巒疊嶂、溪瀑衆多,水汽不斷得到補充。

在水汽上升過程中,由於白石山海拔高,周圍空氣越來越稀薄,氣壓越來越低,上升空氣體積就要膨脹。膨脹的時候要耗去自身的熱量,因此,上升空氣的溫度要降低。溫度降低了,容納水汽的本領越來越小,飽和水汽壓減小,上升空氣裏的水汽很快達到飽和狀態,溫度再降低,多餘的水汽就附在空氣裏懸浮的凝結核上,成爲小水滴。如果溫度比0℃低,多餘的水汽就凝華成爲冰晶或過冷卻水滴。因北來的氣流往往佔優勢,白石山南的雲霧難以越過山脊,往往在山頂上盤旋湧動。這些雲霧在東南暖溼氣流的推動下試圖越過白石山的山脊,冷、暖氣流往往在晴雲峯一線交鋒。隨着氣流強弱的變化,雲霧繚繞山間,聚散多變,形狀各異。而云霧勝境當屬雨後初霽:溝谷之中生出縷縷煙雲,相繼而行,裊裊上升,漸漸凝聚,成團成片,接着迅速瀰漫,如萬牀棉絮,映出山中的蓬萊仙境,奇峯若仙山。

晴雲美景

這白石晴雲的美景不是時刻皆有,必須要滿足天時地利人和纔有機會看到最好的雲海美景,在每年夏天的時候便是白石山雲海的最佳觀賞時間,來到白石山吟賞雲海美景再好不過。

當人們站在山中的棧道上遠觀雲海之時,第一眼看到的是那漫無邊際的雲,像極了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之景,不一會兒便波起峯湧,浪花飛濺,驚濤拍岸。有時大片雲在山峯環繞形成一條玉帶;有時白雲在天空中平鋪,如大地鋪絮,團團白雲在山中輕攏漫湧,鋪排相接,好象平靜如無垠的汪洋大海。漫天的雲霧和層積雲,隨風飄移,時上時下,時展時舒,構成一幅奇特的千變萬化的雲海大觀。每當雲海湧來時,被濃霧籠罩的山中八十一奇峯便突然顯露出來,時隱時現,山之秀之奇在這裏完美的表達出來。飄動着的雲霧如仙女遮羞的面紗在山巒中游曳,景色變幻莫測,稍縱即逝,下一刻的景觀與這一刻便又相去甚遠,卻都韻味十足,讓人回味無窮。

觀雲好地

觀雲不可盲目,只有在最好的位置才能看到最好的雲海美景,下面就給大家推薦幾個適宜觀賞雲海美景的山中景點。

瞰海亭:位於1600米旅遊路線的飛狐峽餐廳與三岔口景點之間,是山中的一座孤亭,下臨懸崖,是觀看雲海的一個極佳的位置,在這裏可以靜看雲海的千變萬化。也可以在這稍事休息!

飛雲口:位於1600米與1900米旅遊路線交點,是白石山主脊的一個豁口,爲主要風口。由於白石山山體高大,阻隔了南北空氣的流通,所以飛雲口成爲風雲飛渡白石山的主要通道。夏季,經常是南側山谷,雲霧瀰漫;而北側卻是晴空萬里。

翠屏峯:位於西門入口後的翠屏谷景點之後,是西山較爲突出顯高的一座山峯,山峯上有很多樹木,猶如一道屏障。站在峯頂可以眺望白石山的秀美晴雲景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