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8年9月15—16日,第三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在湖北武汉召开。来自全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传统文化与轴心时代”的主题,为化解人类各种危机,走出时代困境探寻新出路。本平台将陆续发布参会嘉宾的论文,以飨读者。

体悟国学与生命智慧:心灵成长的层次

黎荔

黎荔教授在第三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发表演讲

作者简介:黎荔,北京大学文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高培中心主任,兼任世界道家联谊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陕西产学研基地副主任,陕西省经济文化合作促进会副主席等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古今凡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的“境界”论是其穷毕生心血学识所凝,同时亦来自于前人智慧的启迪。早在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就提出了参禅三境界:“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宋代禅宗将修行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个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从以上诸种“三境界”说可以看出,人生要走向宽阔光明、恬然通透、游刃有余的境界,只有一种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抵达,那就是心灵的不断攀登跃升。归根到底,境界是由人的主观觉悟和了解造成的精神状态,是人之一生真正的安身立命之处。思维向获得最大的自由和生命的永恒区域发展,智慧就上了一个层次。人对于人生愈有觉解,则人生对于他就愈有意义,这一过程,就是“我之自觉”的过程。人生的意义在于觉解,无觉解的人生便无意义。

关于心灵成长的层次与境界,当然不一定只有“三境界”。受“三境界”论的影响,二十世纪中国哲学还在继续攀登,从哲学家冯友兰到张世英,都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别具洞见的人生四境界说。

冯友兰一、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说

冯友兰,上个世纪国学研究的一代宗师,赋予西方理念“人是理性的动物”以中国化的表达方式,由此提出了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人生四境界说:

第一层是自然境界:在此境界的人,其行为是“顺习”的。习,习俗,习惯,规则。“顺习”的表现就是照章行事,按人的天性行事。自然境界的人“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古诗中“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识天工,安知帝力?”几句最能代表自然境界中的人的心理状态。自然境界中的人浑浑噩噩地混日子,以近乎本能的状态行动着,他们“少知寡欲,不著不察”,生活纯朴自然,常常得到道家的赞美。其实,自然境界的人,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自然境界的人是自然的必然性的奴隶,与道家已经认识到了这种必然性而去顺应它,完全不同。因此,按照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说,自然境界不是人所应该有的。要追求理想的人格,就不能停留在混沌自然之乡。

第二层是功利境界:在此种境界的人,其行为是“为利”的,做事完全出于利己的动机。功利境界中的人,其行为都有确切的目的,他们的目的即是“利”。一个人增加他的财产,其行为是利;一个人增进他的名誉,其行为也是利。“求名于朝,求利于市”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就社会现实说,绝大多数人都处于功利境界之中,功利境界是常人的境界。功利境界的人的人生目的是为己或为我,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取”字。但是,为实现这一目的,有时必须用“予”这种手段。

第三层是道德境界: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行义”的。这种境界的人,心目中有社会整体,觉解到道德的意义,自觉地为社会的利益做事,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正其义,不谋利,是贤人。但这并不意味着道德行为必然是与利相冲突的。道德行为在其实现的过程中,也可能带来某种利,甚至给行义者个人带来某种利,但行义的人在主观上绝不是谋利的。道德行为必须以道德自觉为前提,没有思想上的自觉,是不能称道德的。道德境界中的人,对于人之性已有觉解。

第四层是天地境界:在此种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事天”的。了解社会的全之外,还有宇宙的全。天地境界的人,心目中有宇宙这个更大的整体,觉解到宇宙的利益,自觉地为宇宙的利益做事。这样,他就与宇宙同一,具有超道德价值,谓之圣人,达到了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天地境界的人不仅能尽人伦人职,而且能尽天伦天职,即能事天、乐天。也就是说,只有天地境界的人,才深悟人之所以为人之理,尽人之性。道德境界中的人,是以人性的自觉行人道;而天地境界中的人,是以天理的自觉行天道。宗教可以使人得到一种近似于天地境界的境界,但实质上并不是天地境界。因为,宗教只求人之信仰,不叫人洞察,没有洞察便是无明,无明便是无觉解,无觉解便不可能有天地境界。

冯友兰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教人超越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而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前两者是人生来就有的,而后两者是人经过培养才能达到的。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冯友兰认为,人类做事的意义本是客观存在的,有功利的意义,有道德的意义,有天地的意义。但是人们觉解的程度是不同的,觉解了,就处于觉悟状态;不觉解,就处于“无明状态”。人生的意义各不相同,人生的境界也就各不相同。

张世英二、张世英的人生四境界说

哲学家张世英先生在冯友兰先生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人生四境界说。他按照人的自我的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把人的生活境界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境界:欲求境界。此种境界“其异于禽兽者几希”,但伴随人之终生,即使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此种境界仍潜存其中,就是处于“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中的道德家和诗人,亦不可能没有此种境界。《孟子》说“食、色,性也”,大概就是指这种境界。但单纯处于“欲求境界”,既未脱动物状态,也就无自由之可言,更谈不上有什么人生意义和价值。

第二层境界:求知境界。人自我意识的觉醒,不再仅仅满足于最低生存的欲求,而进一步有了认知客体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此种要求是科学的求实精神的萌芽。故第二境界“求知境界”,又称之为“求实境界”。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大大提升了一步。人之所以有求知欲,最初是出于无功用的好奇心,后来则多出于功用心,希望通过认识规律,为我所用。无论如何,求知最后都落实到功用,理论最后都落实到实践。所以“求知境界”与“功用境界”紧密相联。

第三层境界:道德境界。个人的道德意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之时,其道德意识是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只有当人发展到从“我们”中突显于外,有了独立的自我观念之后,才有敢于独立负责的观念,才有深层次的道德观念。每一个人都应该是独立自主的,我与他人相互尊重,平等相爱。因此“道德境界”也分两层,一是停留在“推己及人”和“同情”“怜悯”的阶段;另是一种“俯视”“他人”的态度。更高的“道德境界”应是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对他人负责。

第四种境界:审美境界。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的境界”。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在审美中,欲念消退了。审美对象作为“有用的手段”这种异己的目的关系也消失了;那种单纯的有限关系也消失了。美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单纯的感性冲动让人受感性物欲的限制;单纯的理性冲动让人受理性法则的限制。两者皆使人不自由,人性的完满实现在于超越二者的限制,以达到无限,这才是最高的自由。只有审美的人,才是获得最高自由的人,完全的人。

在现实的人生中,四种境界总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一个现实的人,一般都有一定的第三境界,即道德境界,把道德境界渗透在第二境界“求知境界”中,就会使科学活动具有道德意义。又如最高境界,即审美境界,渗透在其下三种境界中,就使人生各种活动、各种境界都具有美的性质。把审美境界渗透到欲求活动之中,就会在茶中品出诗意,产生“味之美”。反之,一个以“欲求境界”占主导地位的人,则只能知道饮茶不过是解渴,无美之可言。孔子赞赏的学生曾皙,甚至把沐浴作为一种至美的人生境界,“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当时那种礼坏乐崩、烽烟遍燃的中原大地,这正是孔子等儒者们所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和乐、幸福的大同理想。生活在自然境界与功利境界中的人,是现在之人,是大多数人;达到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稀少之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

三、心灵成长的层次与境界

从以上两位哲学家的心灵境界论,我们可以看出,认知高度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越往上,所见越多,越是感觉世界美丽、神奇、辽阔。人类的认知,好似一个巨大的天坑,呈漏斗态势排布。下愚莫揣上智,泥陷于认知漏斗底部的人士,看不到上层认知的风景,根本听不懂认知更豁达通透、更壮阔天地间的人在说些什么。同样的血肉生命,不同的境界抵达,不同的灵性完成。

人生境界每上升一层,都会获得无尽的心灵快意。最底端,只知好恶,极端情绪化,认知不足的困扰,让人总是陷入到窘态,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往上一个认知层级,默守成规,随波逐流,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再往上一个认知层级,认识到规矩的局限性,感受到极大的生存压力和心灵痛苦,必须继续上行才能突破。于是继续往上攀行,认识到人的发展性。什么叫人的发展性?就是你的选择和努力,可以改变你的环境与命运。人的心性和认知,对人所处的环境和命运具有转化能力,进而认识到万古不变的人性与社会规律,理解、包容并能在其中游刃有余。但这还不是最高的生命智慧,一个人来到最高阶的认知层级,才可以认识到人生的至高意义与价值,冲出人性的迷障,得以机缘问鼎于智慧极峰。此时心境澄明,无苦无忧,洞穿了这个世界的本原,获知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这是人类认知的一个新起点,快意无限的心灵自由,以慈悲为感召的精神境界。我们的认知就是这样,从漏斗的底端一步步向上攀行,每行进一步,都会有豁然开朗的通达感;每上升一层,都会获得无尽的心灵快意。

我们有不同层次的心灵成长,主要有三个层次。分别是经验式的心灵成长;理性式的心灵成长;灵性式的心灵成长。当然,也可以有其他的划分层次的方法。经验式的心灵成长是心灵受到了偶然的触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可能发生心灵成长。当身体和心理受到严重的刺激的时候,心灵就会凸现出来。很多事情都有可能成为触发心灵成长的机缘,比如重病、亲人的死亡、欣赏某个触动心灵的文艺作品等等。心灵成长有自发的心灵成长和自觉的心灵成长之分,共同特征都是隐隐约约的触及到心灵的某些东西,但是仍然十分模糊。理性式的心灵成长主要是身心的各种操练,通常以操作身心的各种训练的形式出现,它隐含地处理心灵问题。偶然的心灵触动可能会被一些人轻易的放过,而另一些人则试图去弄清楚这种触动究竟代表什么,最终会去寻找或者自己发展出一套调整心灵的理论或者实践。例如朱熹的格物致知。经验式的心灵成长和理性式的心灵成长都是不彻底的心灵成长,它们有时是恶的,或弱的,或伪的心灵成长,唯有在作为灵性式的心灵成长的准备的意义上它们才是好的心灵成长。如果它们止步于它们的阶段,甚至反对进入灵性体悟的阶段,它们就是恶的,或弱的,或伪的心灵成长。这是真正的心灵成长所要反对的,因为它们并没有将心灵成长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事实上起到了阻碍真正的心灵成长的作用。高一级的心灵成长总是包含着低一级的心灵成长。心灵成长是否作为对一个人身心活动具有整合作用的要素,并且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时时处处。简而言之是否具有整体性,是灵性式的心灵成长和经验式与理性式的心灵成长的最大区别。

说格局、说心胸、说视野,最终说的不过是认知。你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看待世相人心?如何“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归根到底是一个心灵成长层次的问题。你的认知在哪个层级,你的人生就处在什么状态。中国文化哲学中狭义的心学体系,存在于儒家的一门学派,最早可追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二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而中国文化哲学中广义的心学体系,则贯通三教,贯通古今。中国文化哲学的各领域,存在着大量的对于心灵的了解、认知和各派理论,并流传至今。心灵修炼是中国文化的“吾道一以贯之”。道家、佛家和儒家思想体系里都参合着“万法由心”。国学虽为学,但不重在学,而重在悟,学固然重要,但仅有学只能为术,而悟却能成道。这是因为中国文化哲学是一种以体悟为主的心灵成长,其进阶的境界与层次是大不一样的,从物化的、情感的和通灵的三个层面都有系统的表现。

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哲学体系之处,在于其强调生命的过程,这是属于古老东方的特有的生命智慧。在后世,心学流传生出各派,在中日韩东亚各国均建立了自己的心学体系,并自成一家。中国心学源远流长,当代仍在生生不息。在浮躁功利的当今社会,近年来,阳明心学被认为是现代人身心修行的法宝,解决问题的灵药,商界、政界等精英名流掀起“阳明”风潮。这说明,中国文化哲学的心学取向(心灵成长到更高境界和层次),生于适合自己的时代和文化土壤之上。伴随着如今国际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趋势,中国当代心学,体悟国学与生命智慧需要进一步发展。站在更高的维度整合内心和过去,更深入的探索心灵世界以适应现在和未来。某种程度上,当下人心危机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教育体系完全匮乏了内在、内心的教育体系;在于人与宇宙和自然之间的教育体系,即灵性式的心灵成长教育体系。心病还须心药医。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是以体悟,即用身体和思想来去悟身、心、性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觉”就是超越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关系,去悟意识、潜意识和身体的感受。身体的感是掩藏在潜意识里面的,身体的知就是思想和知识,是掩藏在我们的意识里面的。这是属于中国文化的心灵成长方式,生命智慧修炼方式。“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融合和谐,真正做到与人类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生命本性天人合一,这是古往今来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渴望抵达的生命最高境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