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發文:沒有登記任何姓氏宗親組織!

2018-6-7 11:36|發佈者: Lujiajia18 原作者: 魯佳

摘要: 近日,中國民政部發布消息稱,針對部分網友反映的“姓氏宗親組織”合法性問題,民政部經過調查後確認,並未登記過任何姓氏宗親組織。 也就是說,凡在國內舉辦活動、開展項目的姓氏宗親組織,都是未註冊的非法社會組 ...

近日,中國民政部發布消息稱,針對部分網友反映的“姓氏宗親組織”合法性問題,民政部經過調查後確認,並未登記過任何姓氏宗親組織。

也就是說,凡在國內舉辦活動、開展項目的姓氏宗親組織,都是未註冊的非法社會組織。

自今年初,民政部分六批次公佈了數百個非法社會組織名單,其中包括很多宗親會,如中華曲氏宗親聯誼會、世界吳氏宗親總會、尚氏宗親理事總會、中華袁氏文史研究會等。

有人對某些細節提出質疑。比如,許多成立於海外的華人宗親組織,近年時常回國開展懇親、交流等活動。明知“非法”,這些組織爲何無一登記註冊?是否某些環節存在問題,阻礙了在國內合法活動?對於想在國內開展公益慈善、尋親溯源活動,並通過宗親會與家鄉建立聯繫、投身家鄉建設的華僑華人,宗親組織是否會對他們造成影響?

慎終追遠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精神理念,以血緣爲紐帶、以宗族爲基礎的姓氏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

宗親會是海外華人社團的一種類型,強調相同姓氏、世系間的血緣聯繫。19世紀初,宗親會於東南亞興起,逐漸由最初的祭祀祖先、調解爭執演變爲集慈善救濟、事業扶持等多功能於一體的複合型社團。上世紀70年代末,宗親社團出現了聯合趨勢,世界性宗親組織紛紛建立。

海外華僑華人通過各種形式回國(來華)尋根謁祖,尋覓親情鄉情,宗親組織在華僑華人與祖籍地之間發揮着紐帶作用;同時,越來越多華僑華人回國(來華)發展,支援家鄉建設,開展人文交流,宗親社團在其中穿針引線,有着積極影響。

“尷尬”的是,根據民政部“並未登記過任何姓氏宗親組織”的表述,海外華人宗親社團在國內的相當一部分活動,被界定爲“非法”。

根據2017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境外成立的姓氏宗親類非政府組織在中國境內開展活動,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到公安部門辦理代表機構登記或臨時活動備案。未經登記、備案,以境外非政府組織代表機構、境外非政府組織名義開展活動的,根據相關法律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該法案施行至今已近一年半,期間海外宗親社團在國內仍時有活動,卻不見任何一家登記備案,冒着被列爲“非法組織”的風險,其中緣由尚不清楚,但希望在國內開展活動的海外華人宗親組織樹立法律意識,遵守國內規定。另一方面,希望國內有關部門出臺更細緻全面的操作規範,在審批、許可等環節,將有益的海外宗親社團與魚目混珠的不法社團有效區分,使符合要求的社團能夠真正受益。

同時,呼籲各級僑務部門加強對海外宗親社團的督促和引導,幫助有明確章程、管理制度健全、有在國內活動需要的社團在國內依法登記。

來源:中國僑網

綜合:中國新聞網 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民政部官網

各位看官,關於民政部的發文您怎麼看?

說明:本文圖文來源《戰報網》。南陽白氏微信公衆平臺不持任何觀點,如有侵權或不妥之處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刪除處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