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李兵亂時,尉氏縣白氏外出避難、去陝西關中渭南一帶的人也很多,1938年以前,白知府畫像還在的時候(指十一世祖白寶珩),還有很多省內外及方圓百里的白氏宗親前去白樓祭祖,最遠的有安徽阜陽、山西渭南、洛陽、南陽等地的宗親。新鄭國際機場南邊有個白莊村,當地一白姓曾說他們是明未清初從大槐樹遷來,是白居易後人,但字輩與尉氏縣白氏字輩多有重合,這支白氏,極有可能是明李兵時從白樓西遷那部分人的後人。

▲ 白玉,尉氏縣劉莊人,1962年生,中專畢業,1980-1985年服兵役,任偵察班長,曾榮立三等功一次1985年-1998年任白樓村民兵連長團支書;1998年至今任白樓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尉氏縣勞動模範、十一屆至十四屆人大代表、笫十屆至十二屆黨代表。曾編寫白樓村村志,熟悉白樓白氏歷史,熱心白氏家族公益。

尉氏縣古稱"尉州",北宋屬京畿路開封府,金襲宋制,屬南京(今開封市)開封府。元屬汴梁路總管府,明屬河南承宣布政使司開封,清亦然。尉氏縣位於豫東平原,屬河南省開封市。東鄰通許、扶溝縣,南與鄢陵、長葛縣接壤,西與新鄭縣交界,北與開封縣、中牟縣相連。爲了便於從尉氏縣遷出的各地白氏聯祖聯宗、尋根問祖,特整理此文以供參考,歡迎留言提供線索

據《尉氏姓氏尋根》記載:“全縣共有白氏797戶,3196人,其中永興鎮白樓村白氏祖籍山西洪洞縣,先祖生四子:長子春佩、次子夏佩、三子秋佩、四子冬佩。明初大移民時,除冬佩守祖外,其他白氏三兄弟均遷徙中原。春佩遷往洛陽,夏佩遷往南陽,始祖秋佩遷往尉邑竹林寺。之後由於人丁興旺,枝繁葉茂,並不斷向外播遷。三世祖白祥移居古蹟村(應爲古隋村)(今更名爲白樓),五世祖景隆一支移居付裏莊,八世祖孟綽一支移居順海村(今更名爲白潭),十世祖嘉猷一支移居劉莊。十一世祖寶珩,清初曾任江西建昌府知府,其後裔遷居扶溝縣歐莊。十二世祖其蓋一支移居毛崗。之後,這支白氏裔孫又先後播遷到西華、通許、密縣、睢縣、商丘,淮陽,許昌,陝西西安,大荔紅花集,新疆等地。現已歷26代。永興鎮前翟村白氏1959年由洛陽遷入。莊頭鄉小營村白氏於清代由中牟縣白家村遷入,現已傳12代,其宗譜輩序爲“之玉文泰安,清雲建金光。耀書鴻富獻,忠孝禮義傳”。張市鎮鄭崗村白氏由永興鎮白潭遷入,距今已300多年,因單傳,至今只有2戶7人。大營鄉黃集村白氏由扶溝縣白潭遷入,距今100多年。十八里鎮申莊村白氏由水興鎮白潭遷入,現已繁衍50戶,220人。洧川鎮南街村白氏,回族,於清末由許昌市南關遷入,距今100多年,歷6代。洧川鎮許寨行政村白莊自然村白氏始祖於明末清初李自成攻打河南時由新鄭市新店街遷入,距今360年,繁衍18代。嫡堂六代白銀生後裔現落籍於臺灣。張市鎮張市村白氏始祖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由黃河北金格塔村遷入,距今200多年,歷10代……”。

(1.《尉氏姓氏尋根》由尉氏縣誌辦公室組織編撰、許鴻超、於兆福執筆, 2005年底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發行。2.據說尉氏姓氏一書民國時期就有,1985年前後修訂一次,2005年補充完善精裝編修出版。3.此書記載的諸世祖遷往各村名諱名,白樓白氏在八五年續家譜時,十幾位1895年至1905年出生的清末生老人都叫不上名字,可見此書記載內容內容至少是清朝中後期的繼承下來的)

據尉氏縣白樓《白氏家譜》記載:明初洪武三年,先祖兄弟四人除老小白冬佩年幼留守山西外,老大白春佩、老二白夏佩、老三白秋佩弟兄三人從洪桐大槐樹南下,兄弟三人行至洛陽,老大春佩患疾,留下就地醫治,病癒後定居於此,後裔不詳;老二白夏佩邊做生意邊南下,後在南陽落擔繁衍生息(當地老人皆口傳說是南陽白營,清末還在來往);老三白秋佩東行落但於尉邑(尉氏縣)一個叫射竹峯竹林寺的地方,後又移至隋村(今白樓)定居,娶本地女子爲妻,姓氏不詳,生三子,後經二代人的辛勤努力,家業興旺,購置了大片土地,自隋村西北至射竹峯以南有千畝家產。

據當地宗親白玉宗親介紹,一些文獻記載有誤。白樓由來已久,原先沒有“白潭”這個地名。現白潭及扶溝縣的幾個村原都是白樓的土地。白樓白氏始祖白秋佩初居射竹峯,後居古隋村(後人有誤記爲“谷水村”的並非文獻資料上說的從三世祖白祥遷古隋村二世祖三兄弟,只記有白少太(1375年前後人)名諱。少太克承堂構、家運漸昌,至三世祖遂成望族。明正統五年(1440年)前後大鬧饑荒,三世祖白祥救濟災民,開倉放糧一千二十餘石,其好善樂施鄉里衆口交贊,受朝廷恩賜免去白氏一族徭役。白樓村南有一潭,時稱“白家潭”,潭與河相連,河口處稱“白家渡口”。因白樓白氏對朝廷有功,皇上親封“白家譚”爲“白家皇潭”,始祖白秋佩宗支後人漸聚於此,白家譚聲譽鵲起,名蓋白樓。後來五世祖景隆一支遷付裏莊定居,八世祖孟綽遷順海(今白潭)孟綽生二子,分家老大住在白樓村南的東邊稱“東樓”(東大樓),老小住西邊叫“西樓”(西小樓),而白樓則稱“北老樓”。清未東大樓、西小樓、西河坡、河南沿合稱“白潭”(50年代後稱老白潭),但當地老人仍習慣稱“東樓”“西樓”。九世祖兩兄弟分別在白家皇譚和白家渡口經營生意,逐漸形成集市,渡口擺渡、生意興隆,一時商販雲集,熱鬧非凡。清初,十三世祖君良公從白樓遷至河的南邊(屬扶溝縣)經營大片土地,時稱“白橫”,50年代扶溝成立白潭公社,劃歸白潭管轄,後改爲白潭鎮。因兩個白潭僅一水之隔,一橋南北,爲區分白樓白潭(北老白潭),遂稱橋南白潭鎮爲“新白潭”。因新老白潭爲同宗,一直以來兩地宗親來往親密。

白樓《白氏家譜》原文摘錄“明李兵亂之後,各自遷往他鄉,或另立新瑩,各爲一支唉。以世係多缺爲憾事。倘再延嵅月遺失俞多,乃邀集族人,商興績修之舉即前缺,莫補後之人嗣即輯之,可爲家承之一助不致再興莫考之概也。並將支派善修明晰,勒冊以昭永久也。”

白樓《白氏家譜》共修四次,第一次應是二世祖時修(約1375年前後),明李兵亂時遺失;第二次是明李兵亂以後;一九三八年的六月,老蔣炸開黃河大堤,水災覆蓋到了河南、江蘇以及安徽三個省,因此而造成的災民達到一千兩百多萬,直接死亡人數達到了八十萬。給中原大地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白樓村民舉家逃難他鄉,1940年初陸續回鄉,當時根據回鄉的十幾村白氏“良”字輩老人聚在一起商議修譜。十幾個村老者靠記憶背誦老家譜前繼“明李兵亂後家譜遺失,呈邀族人繼續,十一世祖白寶玄雙科武舉,以身殉國……”可惜字輩只記得“敬、志、清、同、良”五字,後編修成譜,立續字輩爲(第十六世起):(利)、志(長)、清(恆)、同(天)、良(士)、丙堂逢作殿”,此爲第三次修譜。一九八五年,依據一位族人因帶譜去陝西要飯而倖存下來的三修譜再次重修,白玉的爺爺(一九O二年生)當時八十三歲高齡參與修譜,接續字輩15字“鴻培慶克昌,德恩存萬繼,選法肇家章”,此爲第四次修譜。現在各村分別以十六世、十七世、十八世爲始成譜,共12支分支族譜。

尉氏白氏歷史上有四位名人,除三世祖白祥,還有十一世祖白寶玄、白寶賢、白寶珩三位堂兄弟,三兄弟同一曾祖父。1985年尉氏縣白氏續家譜吋在老譜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十一世祖諱寶玄立瑩朱寨爲小四門之西墳,雙科武舉,當明李兵亂,以身殞職……葬於扶溝縣朱寨村,朱寨村人是明未白樓小四門的家人……八世祖孟津立瑩付裏莊爲老四門之東墳,江西建昌知府十一世祖白寶珩後來也安葬於此。八十年代初扶溝朱寨村古墓被盜,考古隊挖掘考察爲明代古墓,白玉介紹說這個古墓可能就是白寶玄墓。

白寶賢,縣誌記載爲明末武舉,爲八世祖孟津之曾孫,後遷付裏莊,家譜記載五世祖景隆也遷去付裏莊據說付裏莊原來叫“府裏莊”,付裏莊和朱寨村裏的外姓以前都在白府裏做事兒。白潭有三義堂《白氏家譜》,尊白寶賢爲始祖三義堂指的就是白寶賢的三個兒子:化孺、化節、化及。化孺遷白潭,化及遷今新鄭三官廟,化節則往返於三官廟和付裏莊守祖。據傳,三官廟這支白氏爲了生計回遷尉氏的後不少,其中白潭就有。

白寶珩,江西建昌知府,清初被奸賊誣告反清復明,被順治殺頭,後被康熙招雪葬於距白樓五里的付裏莊,乾隆下江南路過白樓,親題“白氏祠堂”“文官下轎”“武將下馬”。《汀州府志》記載白寶珩順治三年任汀州知縣且有傳,可惜現在已找不到傳文。《寧國府志》載:白寶珩,字楚珍,尉氏人,貢生,順治八年升建昌知府。關於白寶珩,白玉宗親講了一個“白樓金頭銀頭的傳說”:白樓十一世祖白寶珩榮升建昌知府後,因擋了同僚的官路而遭到忌恨。一次他們一同進京面君述職,而明清時期的白樓剛好處在進京的官道旁,經過家門口時佞臣勸白知府回家逗留幾日以便祭拜祖先探望家人,他先行在尉邑等候三日一同進京。白知府回家後,佞臣並沒有在尉邑等候,而是直接趕往京城面君告狀陷害,說白知府私通家人密謀反清復明。結果白知府剛到京城便被捕捉,遭殺頭之罪。後來皇上得知白知府被奸賊誣告,錯殺忠臣後悔不已,深感愧疚惋惜,再加上白知府的兄長白寶玄爲明朝戰死沙場,功勞很大,於是平反昭雪命工匠鑄金頭賜之回鄉安葬,家人因怕墓葬被盜,便買三口棺材,分別在白樓、付裏莊、朱寨下葬。由於這個傳說,八十年代白樓、朱寨兩處墓葬接連被盜,但都沒找到金頭。據說八十年代一戶人家燒磚挖土被挖出,後賣了金頭蓋了樓房。白寶珩有三子,白知府殺頭後,他的家眷怕滿門抄斬逃走,一子逃往江西建昌,後裔不詳;一子南逃扶溝西北角一帶不知啥村,傳說是扶溝歐莊,大概在康熙後期乾隆前期與老家失聯,(現扶溝,西華東邊毗鄰太康縣,太康縣馬廠鎮歐莊行政村,可能清初屬扶溝管轄馬廠原稱白秋集,明代稱驛馬場,後演爲馬廠。1956年設馬廠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7年改鎮);小兒子白其麻去白樓;侄子白其蓋遷扶溝毛崗現己有六百多人。

段莊保(段莊),離劉莊十里地

白家祠堂、玉皇廟都建在白樓。白家祠方圓九丈,1938年被黃水淹沒沖毀。據《嘉靖尉氏縣誌》及白氏家譜記載三世祖白祥,明正統五年放糧千餘石,受到隆慶皇帝嘉獎,賜封白家譚爲“白家皇潭”,白氏一族名聲大振,家族旺盛。再加上後來建昌知府白寶珩冤死、文武雙舉白寶玄以身殉國等事蹟,乾隆下江南路過白樓時,親筆“白氏祠堂”由此可知,白樓白氏當時是何等的榮耀。1938年以前,知府白寶珩畫像還一直掛在祠堂。其兄白寶賢武舉像清朝時一直藏在家裏,辛亥革命後,才請掛於祠堂。1938年黃河發水時,族人取下兩兄弟畫像逃難陝西,大水過後回來一直把畫像藏在家中。大躍進時期,“白家祠堂”牌匾在族人挖紅薯窖時挖出,破四舊立四新時又被抄家收走,1985年後族人多次去縣裏文化館尋找,但始終沒有找到。2018年,族中後起之秀開封白氏研究會會長、河南白氏聯誼會副會長白武成提出資助五十萬委託本家白玉組織籌款重建白家祠堂,由於沒找到乾隆題寫的“白家祠堂”牌匾及其他原因而暫時擱淺。

如今白樓白氏外遷的好多宗支已失去聯繫。家譜記載明末之時十一世祖之後,有幾支遷到外地不詳,其中也有漢民改回民的。1996年,安徽阜陽有回民白氏來認祖,說他們於明未清初因做生意從白樓出去,後輾轉在安微阜陽定居,改爲回民,走時還抄錄了白氏家譜,證明老人傳聞不假。明李兵亂時,尉氏縣白氏外出避難、去陝西關中渭南一帶的人也很多,1938年以前,白知府畫像還在的時候(指十一世祖白寶珩),還有很多省內外及方圓百里的白氏宗親前去白樓祭祖,最遠的有安徽阜陽、山西渭南、洛陽、南陽等地的宗親。南陽宗支乾隆後期才失去聯繫,鴉片戰爭時期也與洛陽、阜陽宗親中斷。解放前洛陽曾有一家人討飯到白樓,經交談得知是本家(應爲白春佩後人),他們在尉氏住了很長時間,走時尉氏宗親還把老墳園的柏樹買掉救濟他們,這家人具體是啥縣的現在沒人說的清楚。另傳三官廟有一支白氏200多人,白樓譜載明朝中後期白樓人遷三官廟,清朝又有一部分遷回白樓,此支應與白潭白氏同宗。明朝有做生意或討荒去許昌的,也有落戶鄢陵的,都不知具體在何地。前幾年許昌有位退休老幹部帶着兒子到白樓尋親,說他們是明末清初從洪洞到尉氏縣,又從尉氏縣到許昌,他們那有兩個白莊挨着,有3000多人,現沒家譜。據尉氏白玉(十二世時白樓遷劉莊一支,已繁衍二十五代)介紹,八世祖孟字輩後人一支在明中後期西遷,他們很可能就是這一支,至今應在十八代左右。1975年-1986年白玉的父親經常去密縣拉煤炭,與當地白姓論家譜,都說遷自白潭,可惜沒傳下村名來。

新鄭國際機場南邊有個白莊村,當地一白姓曾說他們是明未清初從大槐樹遷來,是白居易後人,但字輩與尉氏縣白氏字輩多有重合,這支白氏,極有可能是明李兵時從白樓西遷那部分人的後人。還有新鄭兩個村,密縣一個村都有同宗,八十年代白玉的父親都去過,現都失聯。

1938年,將介石扒黃河,白玉的爺爺領着大姑正西討荒要飯到靈寶縣文底鄉,途經洛陽,當地有老人說和他們是同宗,待他們很好,現在已忘記是哪個地方,看地圖去靈寶要經過伊川、宜陽,估計就在那一帶,最有可能的是在伊川白沙往西宜陽白楊往東一帶。白玉的爺爺告訴他,洛陽一帶大多是白居易後人,但不一定都是,他們就不是白居易的後人,只要是明初洪洞遷入的非白居易後人,都有可能是老大白春佩的後人。

白樓白氏始祖白秋佩後人遍及新白潭、朱寨西白莊、付裏莊、毛崗等地皆成望族,現已繁衍至二十七代左右。從十一世開始,白樓白氏大舉外遷,分別遷至江西、西安、安微阜陽、陝西渭南大荔、陝西省寶雞市鳳翔、開封通許、河南新密市密縣、河南蘭考、河南新鄭、鄭州中牟、河南商丘市寧陵,河南周口淮陽白樓鄉、河南周口西華等地。前前後後從白樓遷出的約有近萬人。現尉氏縣白樓有1200多人,白潭1400多人,其它村都在幾百人以上。(撰文/白玉光

▍編輯:南陽郡堂白氏文化

▍審覈:尉氏白玉 果實(微信:wxbaiyg)

果 實 微 語

宗親會、聯誼會、研究會等社團初建目的原爲尋根問祖,聯絡族誼,開展譜牒文化和宗族文化研究提供有力支持,從而促進宗族團結和諧、振興宗族,甚至創造宗族輝煌。隨着名利資本、利己角逐、陰暗心理、低俗品味(喫喝玩)的不斷滲透侵蝕,顯然已退變爲破壞宗族感情的利器、追求低級庸俗的名利場。

說明: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南陽白氏微信公衆平臺不持任何觀點,如有侵權或不妥之處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