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請加微信:wxbaiyg

南陽白氏宗旨:

傳承先賢美德

弘揚白氏文化

增進宗親友誼

共謀合作發展

南陽白氏口號:

崇德尚法

墩親睦族

南陽白氏理念:

忠誠 公平

博愛 和諧

南陽白氏要求:

存好心 說好話

辦好事 做好人

▲感謝陝西不息齋白宇宗親爲南陽白氏書寫南陽白氏“宗旨、理念、要求、口號”

感謝南陽文化促進會執行會長兼祕書長,東方典藏美術館館長白烽宗親爲南陽白氏書寫家訓:▼

南陽白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源出南陽的白氏後人每到一處繁衍生息、辛勤墾殖,大多成爲當地的名門望族,有的望族便以南陽作爲本宗郡望堂號,有的則另起堂號或在譜序中描述出自南陽等等方式以示不忘袓源、緬懷袓先之意……

南陽堂當屬最早形成。依據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邀請專家研究整理,查考得到的共有八十堂,二百六十七姓,白姓最早的唯一代表堂號是南陽堂;根據宋朝初《郡名百家姓》可知,白姓的唯一郡望是南陽。大江南北諸多白氏族譜、堂聯、族詩、 脈派都有融入“南陽”的印記…

源從東魯 派延南陽

南陽家聲遠 東里得春光

南陽郡簪纓奕世 香山堂詩禮傳家

“南陽開裔葉 東洛衍支流

“南陽受姓以還 百代簪纓垂燕翼

“南陽根基傅永遠 白氏同根同日月

“耕讀營生守善良 功名德遂映南陽

“和諧上下拜先翁 轉運南陽起臥龍

“南陽源流遠 敬存念克玄…貴陽字輩

“永念南陽 復思洪桐

“肇自南陽世澤賢 道德清高時增福…

禮儀興萬代,仁愛紹南陽(黔江字輩)

書田成勝績,忠孝度南陽(四川宜賓、大竹)

這說明與南陽白氏有着千絲萬縷的血脈牽連,是南陽白氏血脈傳承遠播異鄉的權威見證。由於歷史久遠,事滄桑,戰爭時南陽地處南北對峙的前線,東西爭奪屯兵之要地歷代戰亂天災使南陽出現十室九空的現像可謂常見,逃往他鄉避難的南陽民衆數不勝數,戰後回來的寥寥無幾。

如今南陽白氏家譜家廟全無保留,南陽地方誌在歷史中也損失慘重,幾乎查不到任何白氏信息,只能從播遷地白氏老家譜中尋得一點點的相關信息,的所以現在也沒有從南陽走出去的絲毫傳承、播遷的信息。

古今南陽白氏分佈(部分)

01、四川白氏:宜賓筠連,西昌,瀘州合江、敘永、古藺,江陽,高縣,興文,廣安,綿陽,江油

02、重慶白氏:江津,綦江,酉陽,秀山,黔江,彭水,石柱,渝北,巴南,墊江

03、山東白氏:泰安白氏

04、山西白氏:陽泉平定白氏

05、陝西白氏:清澗,米脂,延安

06、貴州白氏:貴陽,都均,六枝,遵義市苟壩、銅仁地區,習水,三都,桐梓,湄潭,

07、廣西白氏:南寧賓陽、賀州

08、廣東白氏:和平,清遠,茂名高州市曹江鎮亨堂白氏

09、湖北白氏:荊州監利縣,武昌、黃石大冶市金牛鎮,黃崗,恩施咸豐,

10、湖南白氏:常德市

11、浙江白氏:溫州文成,平陽,瑞安,奉順,松陽,杭州,

12、河南白氏:安陽林州,濮陽,新縣

13、江西白氏:九江,泰和,修水,贛州

14、江蘇白氏:徐州沛縣,常州,武進,無錫,宜興

15、內蒙白氏:包頭白氏

16、遼寧白氏:瀋陽

17、福建白氏:安溪榜頭,龍巖武平、三明市將樂縣

18、雲南白氏:水富,大關

19、臺灣白氏:臺中縣白氏

以下資料來源於南陽堂

《朝陽門白氏家譜》初稿

白氏的遷徙分佈

“白”有純潔之義,亦象徵品德之高潔,白氏族人莫不以此嚴於律己,以家規家訓克己昌明,世代流芳。白氏名人古亦有之,武有武安侯白起,文有詩魔白居易,商有治生祖白圭。白氏雖歷經遷徙,但仍爲一典型北方姓氏。

白氏最早發源於河南的南陽、息縣一帶。

相傳南陽白氏之受姓源於春秋,楚平王(羋姓)有一孫名勝,勝封於白邑(今河南息縣東),稱白公勝,其子孫以封地爲姓,稱白氏。後白起望族居南陽郡(今河南南陽市),故後人常以南陽爲郡望初地,更有“南陽受姓以還,百代簪纓垂燕翼”“南陽開裔葉,東洛衍支流”等祠堂楹聯

春秋末期,公元前479年(楚惠王十年)楚惠王在位期間,被葉公逼殺,其子白乙、白丙、白已、白降奔秦,代爲名將,在今陝西發展繁衍。還有一子隱匿於楚(見《太原白氏家狀二道故鞏縣令白府君事狀》)

戰國時期,白公勝的後裔白起因殺敵有功,在南陽鄧州被封爲武安君,其後裔在南陽繁衍生息。後武安君白起遭國相張祿所忌,賜死於杜郵。其後子孫開始流散於全國各處,有的隨太子扶蘇修築長城,從此定居塞上。據說白起後人最少有四支,分別爲南陽白氏、太原白氏、洛陽白氏、眉縣白氏,且四支後人有混淆錯亂的現象。(見《故延州安塞軍防禦使檢校左僕射南陽白公府君墓誌並序》《後唐定難軍節度押衙白全周墓誌考釋》)

秦朝時期,秦始皇一統天下,念封武安君白起之功,封其次子白仲于山西太原,其子孫遂世居太原。

魏、晉、南北朝之際,白仲之後形成太原郡望,進而或遷陝西韓城、渭南;或遷湖北襄陽;或遷河南洛陽,皆在當地發展旺盛。

隋代以後,白氏有更多新鮮血液注入,使得白氏家族更趨繁茂龐大。

唐朝時期,白仲後裔白溫,遷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白鍠居鄭州(今河南鄭州);白鍠之孫爲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晚年居洛陽(今河南洛陽)香山,爲白氏遷洛始祖,其後代分衍河南各地,蔚爲壯觀。

相傳,在五代時期,有白氏遷於古時南陽,與當地白氏融合後繁衍旺盛,形成當地望族,且以“南陽”爲堂號。

宋、元時期,有白氏族人爲避金人及蒙古軍隊南下,南陽白氏嫡派紛紛徙南遷至長江中游的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後又輾轉進入雲貴川閩浙粵桂等地,還有一些白氏零散遷居與全國各地,這些遷出的南陽白氏嫡派在全國各地立業繁衍,生生不息,大多都以“南陽堂”爲堂號,並載入家譜見於祠堂

從清初開始,閩、粵白氏有陸續入居臺灣,進而移於海外者。白姓是臺灣的第六十四大姓,白氏族人,大都集住在臺北、南投、臺中三地。

明朝時期,白氏作爲山西大槐樹移民姓氏之一,分遷於山東、河北、河南、陝西、北京、天津等地。

今日白氏以四川、山西、陝西、河南等省爲多,這四省白氏人口約佔全國漢族白氏人口的56%。白氏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七十三位的大姓,人口約四百六十四萬餘,佔全國人口的0.29%。

白氏的郡望與堂號

郡望與堂號是表明姓氏地域分佈的重要標誌。也是區分同一姓氏、識別親疏的重要依據。現將南陽白氏的郡望與堂號分別介紹如下。

“南陽郡望”與“南陽堂”的關係

“白氏南陽郡望”的形成要比“白氏南陽堂”的形成時間早得多,應屬於兩個概念,宋元以前應該都是相對於南陽郡望而言的,宋元以後開始逐漸形成南陽堂和其他堂號

南陽郡望

所謂郡望顧名思義就是一郡之望族的意思。漢晉時期,天下爲三十六郡,郡是行政區的劃分,望是指某以姓氏在某一地的名門望族。郡望一詞是表示某一地域範圍內的名門望族的合稱。也是顯示氏族的標誌,他講姓氏中的豪門與庶門,世族與庶族,貴與賤區分開來;也是名門望族談婚論嫁聯姻的依據,因此也成了國家選拔人才方面任用官吏的依據。

戰國秦昭王35年(公元前272年)秦置南陽郡,治所在宛縣(今河南南陽市)。漢時相當今河南熊耳山以南葉縣、內鄉間和湖北大洪山以北應山、隕縣間地,治所宛城,轄今河南南部以及湖北北部一帶。公元前291年,傳秦將白起伐韓攻取宛邑(南陽),賜宛邑爲封地,封武安君,後人在此發展旺盛,南陽遂成白氏的郡望。《郡望百家姓》雲:白氏望出南陽郡(今河南省南陽市一帶,治所在宛縣)。

南陽堂號

堂號是同一族羣的共同徽號,是一個姓屬特殊標誌,通常用於宗祠,家廟的匾額上,是表明一個家族源流世系,區分支脈的標記。有的以地域命名的堂號,有的以本族人名命名等。

“南陽堂”的形成大概有三:①南陽本土說法就是"出自元代白景亮的典故"。白景亮南陽人,字明甫。一生好學,善書算,明法律,由徵東行省譯史,累官衢州路總管。在位時對百姓減徭役,辦學校,儒風大振,爲人清正。妻子尤爲儉約,很受庶民愛戴。白氏家人爲紀念這個清官,遂以“南陽”爲堂名,沿用至今。②漢初白綾始遷於此,漢白睦公世居於此,唐白元光功封南陽郡王,南陽白氏繁榮昌盛,自此白氏後人多以南陽堂爲堂號③據“白居易家譜”記載,宋元時期,族親有遷往南陽者,與當地白氏和睦相處,使南陽白氏更加旺盛,此時期的南陽白氏被稱爲“南陽堂”。綜上所述,在漢唐五代時期,不同支系白氏彙集於南陽,南陽白氏宗族聲望不斷增加,到宋元時期,"白氏南陽堂"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白水命名起源於白起 白河也是白家河

南陽的母親河白河亦作"育水"“白水”。白水是很多姓氏郡望形成的重要標誌。《唐代墓誌匯鯿》所收"垂拱063大唐上柱國故張君第五息葛志銘並序"雲:“君諱安安,本系南陽,即爲白水望也。"白水是南陽一條重要河流,也是南陽重要的風景名勝。在唐代,就曾有歌詠白水的詩篇湧現,如《全唐詩》卷173李白《遊南陽白水登石激作》:"朝涉白水源,暫與人俗疏……”白河源於伏牛山玉皇頂東麓,經南陽最終流至湖北襄樊注入長江最大支流漢水。白河爲古老的常年河流,流經河南省界內全長329公里,流域面積12500平方公里,在南陽市區內流經河段總長25公里,自東北向西南,自成半環形穿市而過,似一條銀練素帶,波光閃閃,堤、林、路、島、橋、水相互協調,相映成趣,形成了具有獨具特色的自然生態系統,成爲南陽市區一道亮麗的旅遊風景線。上世紀90年代在白河上建橋一座,取名"淯陽橋"。白河國家城市溼地公園也成爲了南陽的一張城市名片。

根據《故延州安塞軍防禦使檢校左僕射南陽白公府君墓誌並序》:定難軍節度判官檢校尚書庫部郎中兼侍御史賜紫金魚袋李潛述。 公諱敬立,字□,秦將軍武安君起之後。武安君將秦軍,破楚於鄢郢,退軍築守於南陽, 因而號其水爲白水,始稱貫於南陽

《武安君廟記》南陽鄧州縣誌記載。該祠大明一統志還有記載,後被毀,到大清一統志就沒記載了。白起“武安君”是在南陽鄧州東城門封的(鄧州縣誌大明一統志均有記載

根據目前現有資料初步判斷(一)

1、白河的命名來源於白起,我們現在可以名正言順的稱之爲“白家河”了。

2、秦白起“武安君”稱號受封於南陽鄧州,也可以說白起的封地爲南陽。

3、白起在南陽確有後人傳承,後流散於全國各地。

4、南陽白氏史料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早期白起時代,也可以說白起爲南陽白氏之始或更早(白公勝)。

5、南陽白氏源遠流長,並非起源於唐朝白元光和唐朝白居易後人遷徙於南陽之時,而是在大秦時期或更早。

注:錄自《後唐定難軍節度押衙白全周墓誌考釋》

根據目前現有資料初步判斷(二)

白起後人應有四支

1、南陽白氏(依據參考唐白敬立墓誌http://mp.weixin.qq.com/s/BoX_SMMpy2TFheuX1hlZuw);

2、太原白氏(歷史文獻多有記載“封白起次子仲於太原”)

《南陽縣誌》載“周赦王二十四年(前291年)秦將白起伐韓攻取宛邑。”“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秦置南陽郡,郡治宛城。;白福祥《白氏先世說》記:“武安君者,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故號武安。封郡在南陽,”;《大明一統志》記載:“武安君廟,在鄧州東門上秦封白起爲武安君,嘗授鄧,取宛,故後人祀之”;鄧州縣誌載有“武安君廟記”藝文;白應龍主編《西南白氏》載:“秦將白起封地南陽,故南陽成爲白氏的郡望”、“白仲受封南陽候,食邑太原,遂遷家到太原郡置,宛縣遷晉陽(昔時堯帝建都之所)”

3、洛陽白氏(依據參考隋白仵貴墓誌http://www.10000xing.cn/x267/2013/0117110909.html);

4、郿縣白氏(依據參考唐白義寶墓誌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8d8d7f0102wj4j.html)。

因爲此四支白氏同爲白起後人,四支後人有混淆錯亂的現象。依據唐白敬立墓誌,唐白全周墓誌http://www.doc88.com/p-6075384990850.html,白居易家譜等資料顯示:①南陽白氏白全周支與白居易同宗,同爲南陽白氏;②白居易一支爲太原白氏,南陽白氏白全周有攀附白居易的嫌疑。

明朝以後南陽白氏相關資料(部分)

(一)《中華白氏》記載考析

(白鳳毛主編,1990年6-7月份實地走訪寶坻白氏族長白雲斌,詳情見P150)始祖白萬倉爲河南省南陽人。

寶坻縣大白莊八道沽及牛家牌高家莊大噸等地的白氏

以大白莊八道沽爲主重點的白氏,現有人口 5000多人,是寶坻縣丁、白、項、李四大姓之一,〈大白莊八道沽1600多,牛家牌的華尖莊500多,大噸白莊1000多,高家莊的丁家套900多,艾揚穀1200多),始祖白萬倉河南南陽人(南陽市瓦店鎮白營村現保留有“明故待贈世祖白萬倉墓碑”),於明永樂年間,當永樂帝親兵(號稱警備刑手)隨燕王掃北來到北京, 燕王江山坐定後,論功行賞恩賜這一片土地給予白萬倉爲生傳發展之基業,於今己傳22世。武清黃辛莊有白氏6000多人,是寶坻大白莊八道沽白氏的分支,祖宗世系來源如寶坻白雲斌的介紹,不重複(始祖白萬倉)。

資料1:2012-9-2 18:14:57天津寶坻區八道沽村一位宗親(qq:921607655 )在網上發佈一條尋親信息:“我是八道沽村人,全村約7.80%都姓白,但是由於文革時期燒燬了家譜。現在的人都不知道祖上是何處的。以下是根據老人的描述依稀記得的(可能不準確)始祖:萬倉,二世:義,三世:孟田,四世:如順,五世:平,六世:文得,七世:自寬,八世:世,九世:景,十世:廣,十一世:玉,十二世:青,十三世:向,十四世:振,十五世:福(學)以後的人都沒有排了。 據傳白家是隨龍來的,應是明朝建村。有知道的請聯繫。”

資料2:吉林白廷凱宗親提供信息說:他祖父輩哥幾個由寶坻八道沽遷移至吉林省吉林市,大約是在八十多年前,他父親出生在寶坻,至今年(2017年)陽壽是八十九歲。他祖父輩"振"字輩(十四世),父輩是"福"字輩(十五世),他本人的輩分是"廷"字輩。

根據上面尋親信息和廷凱宗親提供的信息得知,鳳毛前輩採訪已傳22世應有誤,白萬倉隨燕王到北京也應有誤存疑待考

(二)寶坻宗親白建鵬口述家族概況

八道沽村有一位白振豔(音)老人曾經看過寶坻白氏家譜。我的父親聽老人講,白萬倉隨燕王掃北,家譜上寫爲“護臂之職”,護臂(音)可能是管理戶籍方面的官)後來御賜寶邑(寶坻),死後葬在河東白家墳兒(河指的是青龍灣河)。萬倉祖生有六子,後人分佈在寶坻武清一帶。後來曾發生過爭搶祖墳的事情,把萬倉祖的屍骨吧移葬於武清的一個村兒。另有李家排著名紳士王守榷(音)曾爲家譜寫過一聯,上聯記不清了,下聯是“子孫後代有傳輸(音)”。白建鵬宗親最後說上述情況可能有誤,不一定就特別的準確,並分享了“天津市寶坻區八道沽村白氏家譜世系(略)

根據白建鵬宗親分享的家譜世系可知,寶坻八道沽村白氏家族從第一世白萬倉開始,到第八世“士”字輩開始分墳地,如今已傳16世左右,也說明了白鳳毛前輩主編的《中華白氏》記載“已傳22世”有誤

延伸鏈接:南陽白氏概況

附1:南陽朝陽門白氏一世祖白萬倉祖墓碑碑文

附2:南陽朝陽門白氏萬倉祖世系圖

附3:《朝陽門白氏家譜》三修新序(擬)

萬物之初,混沌宇宙,創世盤古開天地。山川樹木,蟲魚鳥獸,日月星辰天地成。國家有史知古今,地方有志明衍變。家族有譜辨枝系。探究白氏根源,蓋出三皇五帝黃軒開世。顓頊後昆有熊氏衍分羋姓,傳至楚王族羋勝,即楚平王之孫,太子建之子也。因功封白邑,故曰白公,後人因之,後人居南陽成望族,奉白公勝爲受姓始祖,即我朝陽門白姓之源也。逮乎戰國,秦將白起攻城略地,戰無不克,破楚國於鄢郢,退軍築守於南陽,因而號其水爲白水(今白河),並於南陽鄧州東門秦王授白起“武安君”封號,領南陽城邑。後因相君張祿所忌,白起子孫淪散中國各地,皆稱籍貫南陽。秦統六國,念武安君起之功,封起次子仲於太原。厥後族裔載德碩茂,弘業功深派緒分,垂名千載代簪纓;五宗九祖一脈承,生生不息榮昌盛。

民族繁衍傳千古,家國情懷進家譜;族榮我榮恥亦恥,與時俱進家族隆。朝陽門白氏,孝賢承繼,族昌嗣旺。據說原有家譜世系,惜毀於國初,亦有家廟供奉祖先,惜均未得見無處尋覓。失譜迄今,數十餘年,生齒日繁支愈盛。久而不修,宗派紊亂,一脈陌路親情疏。故本原要辨,昭穆應分,重修家譜已勢在必行,迫在眉睫。百善孝當先,修譜倫理傳。今恰逢盛世,國運昌隆,抵抑劣行,弘揚優良,揚祖宗美德,慰祖宗神靈,促宗族和睦,啓後人智慧。重修朝陽門白氏家譜順天順地順應人願。

朝陽門白氏在瓦店白營立業開基,始於何時?開基祖名諱?皆無考。傳言元明相接之時來自山西大槐,祖居之始,地哉荼蕪,幸吾先祖寸根尺墾,勤勞不息,感動天地,故有今之枝繁葉茂;又傳白居易後人南遷到南陽,爲樂天公之後裔也;又有族人說見過老譜有白居易之名(因白居易爲名人,故白氏家譜大多有介紹),皆不可考也。

追念前由,無忘厥祖。考宗煥後,吾輩責任。受本家叔伯之託,委餘董其事,義不容辭,責無旁貸,博採廣搜,辛勤整理,披圖按籍,勉旃不怠。從倖存下來的幾通先祖墓碑,知我族之有考,可上溯四百多年的歷史,皆明末萬倉祖公之後人,如今已傳一十六世,字輩不亂,昭穆依序。惜自萬倉祖向上,家族歷代世系皆無訊息可查。恭虔瞻覽碑文,諸世祖公美德瞭然矣。列祖列宗憑才入仕,善舉廣佈,耕讀繼世,忠厚傳家。……(此處省略160字)……列祖列宗之美德舉不勝舉。如今朝陽門白氏更是承先澤、淳家風,旺盛精神,門祚震震。

此次修譜,重在述前垂後,敬宗收族,勿忘探尋木本水源,各思篤親睦族之情。希望朝陽門白氏後人承前啓後,壯我家族,提倡新義去陋俗,媳女入譜孤必錄。刻苦求知重教育,尊老愛幼存親穆;弘揚正義斥奸邪,貧賤不移富不淫;大公無私恤貧急,一視同仁德爲本;各奮共志代相傳,開拓進取創新篇;護家愛國守公法,無愧祖先國與家。

譜牒者,身之本也。昭示後人顯祖功,踵芳濟美揚家風,尊人倫、重親情、崇孝悌、講氣節,乃萬世不變之瑰寶也。雁過留聲人留名,功在當今利千秋。誠望我等朝陽門白氏後人常念先祖之功德,慰先祖之神靈,瞭解家族之歷史,明白世系之傳承。是故,朝陽門白氏家譜至少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爲妥,我等後人不可懈怠,謹記毋忘。今纂譜續裔,列祖列宗神靈欣慰,定庇佑我宗族人丁興旺,世代昌盛。男傑女淑鸞鳳集,共展鴻圖魚躍門。晚輩愚鈍,自審輇庸,學識膚淺,狂瞽之見實難避免。乞族寬宥,吾心安矣。惶惶落筆,是爲序。

——乙未[羊]年冬月十九吉日 玉光 謹序

歡迎宗親們深入研究[抱拳][抱拳][抱拳]

歡迎提供與南陽白氏相關的寶貴資料

南陽白氏宗親會(商會)

世界白氏總商會會長白高平先生,中國白氏宗親會會長白振修先生,世界白氏宗親會祕書長、中國白氏宗親會執行會長白劍、中國白氏宗親會祕書長白偉、中國白氏宗親會原會長白世勳先生等十幾位省內外宗親應邀蒞臨大會現場,對南陽白氏宗親會(商會)成立表示了誠摯地祝賀。全國各地白氏宗親會(商會)及個人發來賀電賀信,會議在完成了各項預定議程後,圓滿閉幕。

在南陽白氏宗親會(商會)成立大會上,與會代表認真審議並通過了《南陽白氏宗親會章程》、《南陽白氏商會章程》根據章程規定選舉了白玉爲“兩會”會長、白玉光爲宗親會祕書長,白俊傑爲商會執行會長,白煥青爲商會祕書長。

南陽宗親,華聚一堂,四方同心,譜寫華章。南陽白氏宗親會(商會)的成立,爲共同深入研究白氏南陽堂、白氏南陽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爲約200萬南陽堂、南陽郡的白氏子孫回家問祖打好了第一站。在白氏先祖們的蔭庇下,白家的子子孫孫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正昂首闊步走向白氏家族的美好未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