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開門第一案”就案值8億,這個神祕檢察部門有什麼技能?

一個以往只出現在影視大片中、“開門第一案”就是案值8億元金融大案的神祕檢察部門悄然現身——這就是重慶首個金融犯罪檢察部。

從誕生到現在,這個被賦予傳奇色彩的檢察部門,僅用了6個月時間,就辦理了案值超過12億元的各類金融犯罪案件。

從組建“精英化司法團隊”到成立專門金融犯罪檢察機構,再到出臺系列前瞻性的金融檢察制度,重慶檢察機關未雨綢繆、提前佈局,爲保障金融安全、防範金融風險做出了創新性探索。

構建金融安全防線

重慶首個金融犯罪檢察部誕生

2018年8月17日,一個特殊的檢察部門在江北區檢察院正式掛牌——金融犯罪檢察部。

“這是重慶市第一個專門針對金融犯罪成立的檢察部門。”江北區檢察院副檢察長陳榮鵬透露,爲了這一天,市、區兩級檢察院經過了長時間的籌謀。

2017年11月,重慶市檢察院正式組建包括金融犯罪案件專業團隊在內的7個公訴團隊,爲全市首個“金融犯罪檢察部”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時間追溯到2017年11月6日。當日,重慶市檢察院正式出臺《重慶市人民檢察院關於組建公訴專業團隊的指導意見》。該意見明確提出,隨着現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犯罪呈現新形態、新手段、新特徵,事實證據認定、法律適用、社會治理等方面均面臨諸多新情況新問題,檢察機關維護金融安全等工作面臨新的挑戰,須由專業化、精英化的司法團隊辦理金融犯罪等專業性強的案件。

該意見被視爲重慶市檢察院首次針對金融犯罪領域做出的前瞻性探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當中第一次出現了“精英化的司法團隊”這一表述。

“此舉是在爲即將組建的金融犯罪檢察部等專業性檢察部門探路,並做好專業人才儲備。”重慶市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李建超表示,對立志打造內陸金融高地的重慶而言,應對來自金融領域犯罪的挑戰已迫在眉睫。

據江北區檢察院的數據顯示,近5年來該區辦理涉及金融類案件153件,涉案總金額高達85.42億元。

“這意味着,過去的5年裏,僅僅江北一個區,平均每年金融犯罪涉案金額就超過了17億元。”江北區檢察院金融犯罪檢察部主任王東海坦言,金融犯罪帶來的損失不僅巨大,還極易引發金融市場和社會秩序的不穩定。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成立專門的金融犯罪檢察部門,成爲重慶檢察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

不過,當這一重任正式下達時,江北區檢察院依舊面臨着不少難題,甚至連新部門的定名及職能界定,都是一個需要慎重討論的問題。

彼時,在重慶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中,並未直接提出設立金融犯罪檢察部門,只是提出宏觀指導意見,即新部門負責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妨害社會管理秩序(擾亂公共秩序犯罪案件除外)的犯罪案件辦理。

“考慮到江北區的實際情況,我們最終認爲,直接把金融犯罪從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當中剝離出來,成立‘金融犯罪檢察部’更有針對性和必要性。”最終,江北區檢察院的這一創新意見,得到重慶市檢察院的批准。

至此,重慶市第一個金融犯罪檢察部,在江北區檢察院正式誕生。

金融犯罪檢察部“第一案”

辨護律師團集體無異議

江北區檢察院金融犯罪檢察部誕生短短6個月,辦理的金融犯罪案件總案值已超過12億元,平均每個月2億元。

“考慮到金融案件普遍存在的案情複雜、專業性強、取證難、辦案週期長的特點,一個新誕生的團隊有如此高的效率,實屬不易。”江北區檢察院代理檢察長梁經順頗爲感慨。

金融犯罪具有多元化、隱蔽性和智能性特點,其造成的損失和對經濟社會的衝擊,都遠非一般案件所能比擬。

“部門成立之初,我們做過一項金融領域的相關犯罪調查,形勢非常不樂觀。”王東海坦言,這項開創性的檢察工作挑戰極大。

調查顯示,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短短5年間,僅江北區的金融犯罪涉及到的人數就高達3.5萬人。因爲此類案件有的會牽涉非法吸收公衆存款、集資詐騙等,動輒就會涉及數百乃至上千人,對金融秩序和社會秩序影響都十分巨大。

事實上,江北區檢察院金融犯罪檢察部接手的第一案,就是一個極其難啃的硬骨頭。

某實業公司及其關聯公司,在長達8年時間裏,以投資淨水設備研發、房地產、旅遊開發等多種名目,以年息20%、按月返息的方式,向社會公衆吸收資金,總金額高達8億餘元,涉及“投資”羣衆4000餘人。

當案件移交到江北區檢察院金融犯罪檢察部後,一開始就讓檢察官們犯了難:該案系列關聯公司在主城各區基本都有分部,並且還有一定實物爲依託。

“這就使得我們很難區分這究竟是合法投資,還是非法吸收公衆存款,或是集資詐騙。”參與該案具體辦理的檢察官助理餘名洋表示,如此持續多年、牽涉甚廣的案件,只能是兩條腿走路:一是大量詢問當事人、調取更多細微證據;二是緊扣關鍵案情,反覆研究相關法律條文、司法解釋等,做到精準認定。

最終,經過長達5個月的攻堅,該案最終由江北區檢察院金融犯罪檢察部,以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提起公訴。目前,該案已經進入法院審判程序,並即將開庭。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如此遷延8年、案值超8億元、牽涉4000餘人的金融大案,對方強大的辯護律師團在反覆閱卷、研究後,全部認同檢方起訴書,律師團無一提出異議。

“在這種規模的金融大案中,這樣的情況確實非常罕見。”王東海表示,因爲肩負爲重慶金融犯罪檢察工作探路的重任,所以經手的每一案都應努力追求“百密無一疏”的境界。

“鬥智”“鬥法”“鬥技”

直面挑戰,磨鍊高水平的“三鬥”技能

儘管王東海對辦案“百密無一疏”有着異乎尋常的執着,但對金融領域的犯罪而言,要實現這一目標,至少面臨“三大挑戰”:

➥ 第一大挑戰,就是與一般公衆所認知的暴力型刑事案件不同,金融類犯罪案件中,嫌疑人大多是高學歷、高智商人羣,與這些人需要的是“鬥智”;

➥ 第二大挑戰,因爲金融犯罪者大多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對法律的瞭解、運用程度和反偵察意識遠勝過一般犯罪分子,所以檢察官們還需要與其“鬥法”;

➥ 第三大挑戰,現代金融犯罪與IT技術、大數據等高科技高度融合,並且金融行業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技術壁壘,要突破關鍵證據,檢察官們又需要與其“鬥技”。

或許正是基於上述背景,江北區檢察院金融犯罪檢察部所有成員100%高學歷,且均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四川大學等學校,其專業涵蓋刑法學、法學理論等。

具有了“鬥智”和“鬥法”的基礎後,江北區檢察院還與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江北區金融辦、西南政法大學等建立聯繫,聚集專家智庫團隊,利用“外腦”助力案件辦理,力求在高科技條件下與金融犯罪“鬥技”。

此後,該院還出臺《金融類重大疑難複雜案件辦理工作辦法(試行)》,充分發揮提前介入基礎性作用,強化實地調查取證,建立跨部門辦案團隊、跨部門檢察官聯席會議制度,構建多部門重大疑難案件會商機制,加強上下聯動辦案。

隨着專業的金融犯罪檢察力量不斷增強,一件件以往很難定性的金融犯罪案,紛紛被送上法庭提起公訴。

自江北區檢察院金融犯罪檢察部成立6個月來,已辦理29起金融犯罪案件,其中包括非法吸收公衆存款案、騙取貸款案、保險詐騙案、貸款詐騙案、串通投標案等諸多類型的案件,幾乎涉及到了金融犯罪領域的方方面面。

“雖說目前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面臨的挑戰依舊不小。”王東海毫不諱言,目前該部門的檢察官團隊均系法學相關專業畢業,知識結構相對單一,尤其是對專業的金融知識仍有欠缺,因此亟須通過各種方式培訓學習。

此外,由於是全市首個金融犯罪檢察部,因此面對各種重大複雜的金融犯罪案件,團隊辦案經驗和辦案思路仍顯不足,需要進一步歷練。

“未來,我們將實現完全用自己的力量,直面挑戰,用高水平的‘三鬥’技能辦理金融犯罪案件。”王東海認爲,這是作爲先行者必須努力的方向。

  構築金融檢察防線

打造西部乃至全國司法品牌亮點

鑑於全市首個金融犯罪檢察部誕生的巨大意義,重慶市檢察院檢察長賀恆揚在今年全市兩會上所做的《重慶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中,直接點到“江北區檢察院專門設立金融檢察部門,護航江北嘴金融核心區建設”。

事實上,重慶市檢察院將全市首個金融犯罪檢察部落子江北區,正是基於客觀的金融需求。

由江北區金融辦提供的數據顯示,江北區目前已聚集了全市金融資產總規模的近三分之一,存貸款餘額總量爲全市第一。而有“長江上游陸家嘴”之譽的江北嘴金融中心,更是彙集了近450家金融機構,金融資產已達1.6萬億元。

“保障金融安全、防範金融風險,對江北區這樣的金融核心區來說,其意義猶如守護生命線。”梁經順表示,嚴厲打擊各類金融犯罪和侵犯金融企業權益犯罪,着力化解防範金融風險,依法保護金融企業、金融機構合法權益,就是在守護現代經濟命脈。

基於這樣的考量,繼成立全市首個金融犯罪檢察部後,江北區檢察院目前已擬定《關於服務保障金融安全、防範金融風險的意見》,目前正在廣泛徵求各方意見和建議。

該意見明確提出,爲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金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市委關於保障金融安全、防範金融風險決策部署,將着力打造“西部領先,全國知名”的金融檢察品牌,高效護航江北嘴金融核心區建設,服務打好重大金融風險防範攻堅戰。

該意見還提出,下一步將構建一體化反洗錢工作機制,聯合相關部門制定《江北區懲處洗錢犯罪工作辦法(試行)》,構建案件線索“雙向移送反饋”機制,細化辦案流程,規範銜接程序,建立綜合配套機制,形成“捕、訴、研、防”一體化工作機制。

“我們希望能通過努力,爲金融企業和金融機構打造一個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陳榮鵬介紹,未來該院還將加強涉金融企業和金融機構債務糾紛、股權分配、勞動爭議、工傷賠償等案件審判和執行活動的法律監督,避免金融企業和金融機構“贏了官司輸了錢”。

值得期待的是,該院正努力構建經濟社會影響評估機制,即辦理涉金融企業和金融機構案件時,對可能產生的經濟影響進行專業全面的評估,制定合理的防範預案,把辦案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未來,將實現經濟影響評估與辦案風險評估相結合,做到一案一評估。”陳榮鵬對此頗具信心。

對於這一系列的創新探索,中國法學會金融法律行爲研究會常務理事、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陳偉認爲,金融是關係國計民生命脈的關鍵領域,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開展檢察業務,服務江北嘴金融核心區建設,充分體現了敏銳性、時代性。

“爲金融行業提供優質的檢察產品,是檢察隊伍走向專業化、職業化的一次非常值得期待的創新嘗試。”陳偉認爲,這符合司法改革精神,也有利於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希望該舉措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完善,注重規範化建設,成爲西部乃至全國的一個司法品牌亮點。

來源:重慶日報 江北檢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