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時,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歷,總有那麼幾個“不愛學習”的學生,上網打遊戲、上課睡覺,可是每當考試的時候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這部分學生,我們認爲他們很聰明。

但還有一小部分人,始終成績優秀,名列前茅,各科成績都穩定排在前幾位,課餘時間也沒覺得多花費了多少精力和時間學習,這部分學生我們稱爲“學霸”!

談起學霸,給大家的第一印象肯定就是:聰明、成績好。的確,智商是成爲學霸的重要因素,但是,絕不是決定性因素。

全國各地的中高考狀元,在旁人眼中無疑是學霸了。經瞭解我們可以發現,學霸其實都是普通人,他們與普通學生最大的區別不是智商,而是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方法離不開家長的教育方式。

  1. 培養他們熱衷學習,善於思考

學霸的父母們總是給孩子寬鬆的學習環境,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和充分的信任,像朋友的方式相處。讓他們樂於去學習,而不會讓他們感到牴觸。這種善於思考、渴望知識的習慣則源於父母在幼時的啓發和引導。

2.父母以身作則的影響,言傳身教

安徽狀元說過:“偶爾我也會厭學,不想看書,爸媽注意到了,也不說什麼,就把電視關掉,坐下來看書,看到他們在看書,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書了。”相反的,有些家長天天打麻將,玩手機,孩子就只會與你捉迷藏,你不在就玩,在就裝着學習。可以看出,父母的一舉一動對孩子的習慣養成有多麼重要。你對孩子說的再多,可能也抵不過你的一個小小的行動有感染力。

3.培養孩子獨立性

好的習慣跟從小獨立是分不開的,幾乎所有的學霸家庭都提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當遇到問題,或一些家長認爲很容易的事情的時候,我們應該學會適當放手,給孩子時間去主動思考。

4.閱讀書籍,拓展思維

通過和這些學霸溝通可以看出,他們不僅成績優異,而且思維寬闊,知識廣泛。這源於家庭從小培養的閱讀習慣,讀書多了,一方面可以開拓眼界,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出語感。

5.作息規律,熱愛運動

中學生正處於生長發育時期,如果在這一時期作息不規律,經常晚睡勢必會影響學習和身體發育。規律的作息,保證學習有好的精神狀態,只會使你的學習事半功倍。熱愛體育運動,使你始終保持學習的激情和活力。

6.善於總結和歸納

很多學生買了很多參考書、題庫,其實到頭來,真正開完的沒有一本。這些學霸並不贊成“題海戰術”,做題不在量多而在質高,本來題型就那麼多,沒必要把時間重複的花在相同的知識點上。最重要的是要會總結和歸納,整理出對應的解題思路。學習中還要學會階段性的總結,根據自己最近的學習情況,進行調節和完善。

所以,學霸的養成,也離不開父母從小的悉心教育和培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