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山龍脈 福廕棟樑之才

----北京植物園名人墓風水考

曾祥裕 曾海亮

大北京皇家龍脈何處尋?爲何歷代皇家和達官貴人在西山建行宮、蓋皇寺和別墅以及尋找身後安息之地?

風水大師劉秉忠曾這樣論述西山風水:“山有形勢,水有源泉。山是根本,水是血脈。取地理之形勢,生王脈絡,方成大業”。

風水首重龍脈,從高空俯瞰北京城,巍巍太行山蜿蜒逶迤,奔騰於京西大地;浩浩燕山羅列簇擁,拱衛於北,兩股山脈交會聚結,形成龍脈。

在青山和田野之間,永定河如龍形橫臥,與莽莽西山形成山環水抱的絕妙所在。

西山是太行山的一條餘脈,古稱“太行山之首”,也稱小清涼。西山乃京城龍脈,宛如騰蛟起蟒,從西方遙遙拱衛着北京城。

有識之士這樣評價:論風水形勝,平谷不如密雲,密雲不如昌平,昌平不如海淀。而海淀地理佳處則在西山。

皇家視西山龍脈爲永固江山的風水源頭之一,高度重視皇家龍脈的保護。

順治十二年(1655年)題準:“西山過街塔山、玉泉山、紅石口、杏子口一帶煤窯,永行封禁。”十七年題準:“渾河大峪山場,關係京城風水,不許開窯採石,違者從重治罪。”康熙五十二年題準:“紅石山、蠍子山,自青龍橋迤北高兒山、破頭山、楊家頂一帶,均關風水,行文五城等官,通行嚴禁,毋許採砍……果系無關地脈之山,方許開採。”

當今,不少京人每每節假日衝出高樓以及車堵的重圍,走向西山,釋放壓力,放飛心情。

戊戌年金秋,我結束了京津皇家風水考察活動後,在黨先生陪同下再次走進西山。

我喜歡西山的層林疊翠,山水綺麗。西山龍水相配,大開大合,每每驅車轉悠西山,峯迴路轉處又豁然開朗。天下名山有佳穴。

在西山龍脈之上,有三處被公認爲風水佳。以潭柘寺爲首的明清佛教重地,以香山爲主的皇家園林區以及以玉泉山爲的避暑勝地。後兩處即是三山五園的所在。

不少名人都選擇西山作爲自己的百年之所。因西山,其名爲“西”又有西天正道,駕鶴西去的口彩,自古被視爲北京的風水寶地。北京植物園正坐落在西山腳下,園區內的幾座名人墓值得堪察。

一、梁啓超墓園

梁啓超墓園是梁啓超家族墓園,梁啓超以及他的兩位夫人,弟弟梁啓雄還有三位兒女等人均葬於此地。

墓地面積1,8公頃,墓分東西兩部分:東爲墓園,西部爲附屬林地。

墓園背倚西山,坐北朝南(子兼癸),面積達4300平方米。

四周環圍矮石牆,墓園內載滿松柏。墓園由梁啓超之子,中國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設計,爲西洋墓風格,簡潔莊重。

梁啓超合葬墓碑字樣“先考任公府君暨先妣李太夫人墓' ,中華民國二十年十月”。

沒有紀事碑來表明墓主生平事蹟的文字。據說,這是梁啓超生前遺願。

合葬墓東有一新碑,題爲“母親樹”,由碑後邊松樹題名。這是梁氏後人爲紀念梁啓超第二夫人王桂荃女士植一白皮松,紀事碑上文字表達思念和感恩。

此墓區還有梁啓超次女中國著名圖書館學家梁思莊墓。

梁啓超三兒原炮兵上校梁思忠之墓。

甬道東側爲其弟梁啓雄夫婦之墓(上)及梁啓超之五子粱思禮之墓(下)。

二、孫傳芳墓園

孫傳芳的墓地坐北朝南(癸山丁向),墓塔似寶瓶形狀,這在我國墓園中少見。據說這與墓主乃佛教居士身份有關。

墓地分三部分,東爲墳冢,西爲祠堂,北爲松園。

孫傳芳墓,坐北朝南磚結構歇山式,帶有磚雕,兩側有八字牆門樓。門楣“泰安孫馨遠先生墓”,較爲豪華。

門樓內門楣'壽安永奠”落款爲“何毓華'。

門右上聯“往事等浮雲,再休譚岱麓枌榆,遑問江東壘”,落款爲“歲次戊寅三月”;

門左下聯“斂神皈淨土,且收起武子家法,來聽釋氏梵音”。

落款爲遵義遊騫書”。

塔碑寫着“恪威上將軍孫公諱傳芳字馨遠暨元配張夫人墓”。

三、張紹曾墓

我對張紹增不瞭解,後在百度搜索,才知其人其事。

張紹曾(1879-1928),字敬輿,河北大城縣人。早年留學日本,回國後任北洋督練公所教練處總辦。1911年任新軍第二十鎮統制。武昌起義後,與吳祿貞舉兵反清。1911年11月7日吳祿貞被袁世凱暗殺後,調任長江宣憮大臣,未赴任,潛至上海。1913年被袁世凱任綏遠將軍。1916年任北洋政府軍訓,次年任國務總理,主張迎孫中山入京協商南北統一,爲總統曹錕所忌,不久去職,退居天津。後跟馮玉祥將軍是兒女親家。1928年被張作霖派人遇刺身亡。

孤獨寂寞的牌坊上額“故國務總理張上將軍之墓”,兩邊書寫着對聯:“故壘愴遼東化鶴莫棲華表柱,玄堂開寺左歸神長護大乘門”,寫的典雅工整。墓坐向爲癸兼子。

牌坊後豎着兩個紀事碑,襯托墓主顯貴身份。但墓己被破壞,圓筒似墓體裸露着土和小石子。

四、王錫彤墓

王錫彤其人,也不被今人知,查詢到其生平:王錫彤(1865-1938)字筱汀,河南汲縣人。王錫彤因與袁世凱有同鄉之誼,曾在與袁合股創辦的天津啓新洋灰公司任協辦,成爲天津著名的資本家,人稱“洋灰大王”。

哦,原來其人爲民營企業家,有財力,故躋身於貴人墓區。

其牌樓較考究,正面“世流清芬”,後面“高山水長”。坐向爲癸山丁向。

綜觀以上名人墓,選址皆背靠西山,左右護砂拱護、明堂開闊,墓穴均在不同支脈山崗上,據說,都有地宮。

從格局上來看爲藏風聚氣、陰陽交會的太師椅格局,但坐度分金多爲陰差陽錯。

想當年,墓主生前或其後人鍾情西山作安息之地,旨在承受氤氳至今的壯美山河的浩蕩皇家龍脈之氣,以得到天地靈氣的滋養,蔭庇後人,生生不息,但墓穴重派場和裝飾,卻忽視了坐度分金,古人忠告:“羅經差一線,富貴不相見”,說的是墓穴沒有按龍水交配立向,無法乘到寶地生氣,只會極大地浪費了風水寶地資源,也會消已福招新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