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三板斧”大多人都會想起程咬金。因爲程咬金雖然不是使斧的好手,但是使來使去就那三招,有點黔驢技窮的意味,加之演義和他的影視形象,讓人瞧着,頗見喜感。

 隋唐演義裏的程咬金只會三板斧,但在《舊唐書》裏他的武器是馬槊

當然還有另一種說法,說程咬金終究是唐朝大將,武功還是相當了得,“三板斧”的實際意思是他使斧的時候出招迅捷,人眼幾乎跟不上,乍一看去,好像三把板斧在舞動。

可實際上歷史上真的是如此嗎?

很遺憾的告訴各位,程咬金的一生並未見他使用過斧頭做兵器,可能平常劈柴砍木會用,但是根據《舊唐書》記載:“程知節,本名咬金,濟州東阿人也。少驍勇,善用馬槊。”

重點標出“馬槊”兩個字:馬槊是一種類似於槍,又並非槍的一種武器,屬於矛的一種,不過“馬槊”顧名思義,自然是適用於馬上作戰,而且還是“重型騎兵武器”。

 隋唐演義裏的程咬金只會三板斧,但在《舊唐書》裏他的武器是馬槊

至於程咬金的武功在歷史上肯定也沒有“演義”中那麼差勁,不但如此,還是有勇有謀,明辨是非,忠孝仁義,絕不像現在電視劇中“頂個大肚子,一臉福氣相,中喫中看不中用”。好歹程咬金也是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至少在《舊唐書》中就多有記載。

比如王世充和李密決戰的時候,當時程咬金還在李密的陣營裏,王世充偷襲單雄信的大營。李密知道,當即派遣程咬金和裴行儼相助。

裴行儼殺得上頭,被飛箭射中,墜馬下地。程咬金見機不妙,揮動手中馬槊,連斬數人,救起裴行儼。但是沙場之上,步步皆兵,剛殺完幾個,又來幾個,“爲世充騎所逐,刺槊洞過,知節回身捩折其槊,兼斬獲追者,於是與行儼俱免。”

單是從這一段話中,就足以看得出,程咬金身爲一名大將,絕非浪得虛名,在揹負受傷的裴行儼的同時,尤有這個意識去應敵,而且單從“知節回身捩折其槊,兼斬追獲者”一段,就可獲悉程咬金氣力之大,身手之矯健,絕非是電視劇裏只會靠“福氣”喫飯的平庸之輩。

 隋唐演義裏的程咬金只會三板斧,但在《舊唐書》裏他的武器是馬槊

結語:爲了所謂的“收視率”,大多數電視劇都是根據演義“照本宣科”,有些或許做出改動,但那些改動不僅與史實大相徑庭,連與本原爲“劇本”的演義也相去甚遠,只看到一羣“小鮮肉”的男歡女愛,兒女情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