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戎马一生,杀敌无数,建不世之功,享万人敬仰。在外姓将领中,于禁可谓第一人,张辽、徐晃等人不敢与之并列。但这一切却终结于襄樊的一场大水,于禁以上将之尊,卑躬屈膝,投降关羽。其中原由,后世不可知悉,但在当时,于禁足可谓英名扫地,人人厌弃。

后来,关羽授首,孙权将其送归曹魏,当时明主曹操已死,新帝曹丕接见了于禁,并对他说了两个人的故事。

《三国志·于禁传》:文帝践阼,权称潘,遣禁还。帝引见禁,须发皓白,形容憔瘁,泣涕顿首。帝慰谕以荀林父、孟明视故事,拜为安远将军。

曹丕说的荀林父、孟明视是谁?对于禁说这两个人又是什么意思呢?

荀林父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将。他在晋文公建立霸业的过程中逐渐展露出才华,每战必胜,成为晋文公麾下重要将领。到了晋文公三年(公元前633年),著名的城濮之战还没有爆发,荀林父就担任晋文公的御戎,负责驾驶国君戎车,是晋文公的亲信。

在晋文公四年,也就是前632年,晋文公为抵御异族——狄,而编制了三支步兵精锐,荀林父因其才能出众,担任了“中行”的主持。“作三行以御狄”,荀林父担任了中行的主持。后来晋文公亡故,晋景公继位,荀林父作为元老重臣,得以出任中军元帅,主持国政。

这一切对于一个将领来说,是多么完美而顺畅的生涯。但命运往往不可捉摸,荀林父也想不到,他将面临的是怎样一场惨败。

晋景公三年(前597年),荀林父新任中军元帅不久,执掌国政未稳,奉命率师与楚交战,也就是著名的邲(bi4) 之战。

当时荀林父率军前去救援被楚国攻击的郑国,刚到达黄河边上,就有消息传来,郑国已经和楚国讲和。荀林父见此,知道事不可为,就要班师回朝。但不想中军副将不遵号令,竟擅自渡河。荀林父不忍抛弃晋军士卒,只好率大军同渡黄河。

楚庄王见其将帅不和,荀林父掌军不稳,立即命孙叔敖挥军北上,与晋军对抗。

荀林父久经战阵,敢渡过黄河,自然也不怕楚军来攻。但荀林父不知道,他面对的敌人不只孙叔敖,还包括自己的麾下将领魏锜和赵旃。原来此二人求官不得,心生怨念,想坑荀林父一把,便擅自对楚军发出战书,要决一死战。

楚国横行,就是凭借楚人的蛮勇,哪里会怯战,楚庄王当即采纳令尹孙叔敖的意见突袭晋军。荀林父不备,惊慌失措,下令晋军渡河后退,击鼓宣布说:先渡河者有赏。晋军上军与中军大乱,为争得奖赏与逃命机会,竟向同胞祭起屠刀。先上船的兵卒乱砍攀登船舷的人的手指,船中的断指多得可以用手捧起来。

此战晋军大败,国力衰退,失去争霸实力。楚国由此奠定了称霸基石。

荀林父回国后,向国君请死。晋景公因士贞子的劝谏,竟让荀林父官复原职,统领晋军上下,行困兽犹斗之举。

荀林父感动莫名,痛定思痛,作战常深思而行,严行军纪。一番整顿,荀林父统领下的晋军竟焕然一新,先是以一场战役逼迫郑国解除与楚国的同盟,复与晋国结盟,稳定了晋国的政治地位。

后来又在晋景公六年,也就是公元594年,荀林父大举兴兵,一举攻灭旧为边患的赤狄,占据了大片土地,为晋国建立了不世之功。但荀林父在邲之战后,所有的战争意图,其实都是为自己赎罪。这次大胜,也是荀林父在政治军事生涯中建立的最后一次功绩。

不久,年迈的荀林父自觉弥补了邲之战的过失后,宣布退出晋国政坛。

再回到曹丕与于禁身上。于禁的战败与荀林父何其相似,曹丕以荀林父与孟明视的故事宽慰于禁,其实就是希望他重新振作,以功绩洗刷耻辱。但不知为何,曹丕后来又在曹操的陵墓刻上羞辱于禁的壁画,令于禁羞惭而死!是见于禁萎靡不振,下的一剂猛药?还是曹丕的旧病复发,故意羞辱?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