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位書友大家好,歡迎大家繼續做客老齊的讀書圈,今天我們爲大家帶來了一本經營領域的奇書,這本書歷經幾十年而不衰,一直都被職業經理人奉爲公司經營的聖經,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柯林斯,也就是基業長青的作者,他通過長達5年的調研,整理數據,以及對過去50年的28家優秀企業的追蹤,創作了這本書,把那些卓越的公司,身上的特有氣質和優點進行了有效的提煉,柯林斯發現,公司從優秀到卓越,跟從事的行業是否在潮流之中沒有關係,事實上,即使是一個從事傳統行業的企業,即使它最初默默無聞,它也可能卓越。作者對財富500強進行篩選,最終確定了11家實現跨越的公司,有些公司我們還很熟悉,比如雅培,金佰利,菲利普莫里斯,吉列,富國銀行,他的評選標準是,這個公司必須獨立於行業,如果全行業都很好,那就屬於是風口,這種公司就沒意義了。

從優秀到卓越1:什麼算是卓越?卓越的公司都有哪些特徵?

各位書友大家好,歡迎大家繼續做客老齊的讀書圈,今天我們爲大家帶來了一本經營領域的奇書,這本書歷經幾十年而不衰,一直都被職業經理人奉爲公司經營的聖經,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柯林斯,也就是基業長青的作者,他通過長達5年的調研,整理數據,以及對過去50年的28家優秀企業的追蹤,創作了這本書,把那些卓越的公司,身上的特有氣質和優點進行了有效的提煉,柯林斯發現,公司從優秀到卓越,跟從事的行業是否在潮流之中沒有關係,事實上,即使是一個從事傳統行業的企業,即使它最初默默無聞,它也可能卓越。柯林斯提出了一整套觀點,“只要採納並認真貫徹,幾乎所有的公司都能極大改善自己的經營狀況,甚至可能成爲卓越公司”。

相信很多企業家一定有這樣的困擾,那就是自己的企業,並不在浪潮之巔,該如何去轉型和經營,那麼我們不妨來看看柯林斯怎麼說,一個企業到底該怎麼創造卓越。

作者先說,優秀是卓越的大敵,這就是爲什麼優秀者很多,但是真正實現卓越的卻很少的主要原因。麥肯錫的一位朋友就曾批評過作者,說他寫的基業長青沒什麼用,因爲他所舉例的那些公司,從始至終都是卓越的。雖然作者心裏很不爽,但過後一想也確實是這個理,大部分卓越的公司,一直卓越,而其他公司則始終未能實現卓越。於是這本書的寫作目的就來了,那麼能不能讓優秀的公司變卓越呢?如果可以,該怎麼做?

能夠識別從優秀到卓越跨度的公司,對我們的投資也是很有好處,因爲這些卓越公司往往都有非常出色投資業績,比如通用電器,在85年到2000年,他的股票收益要比同期大盤還高2.8倍,如果你覺得通用已經很牛了,那麼還有一家叫做沃爾格林的公司,他一開始就是一家業績平平的公司,到了75年,開始逐漸變得卓越,到2000年,這25年的股價表現,是英特爾的2倍,通用電氣的5倍,可口可樂的8倍。大盤指數的15倍。那麼這就有意思了,我們很有必要去研究一下,這些公司到底是怎麼轉變的。

作者對財富500強進行篩選,最終確定了11家實現跨越的公司,有些公司我們還很熟悉,比如雅培,金佰利,菲利普莫里斯,吉列,富國銀行,他的評選標準是,這個公司必須獨立於行業,如果全行業都很好,那就屬於是風口,這種公司就沒意義了。

接着他們還找來一些行業的直接競爭對手進行比對,比如富國銀行要跟美國銀行進行PK,菲利普莫里斯要跟雷諾菸草對比,目的就是要打開一個卓越公司的黑匣子,看看兩個類似的公司,到底區別在哪。先說一個結論,這11家公司中只有一個公司請了外援,其他的公司首席執行官,都是從公司內部提拔出來的。而且他們也沒發現,優秀公司的經理人有特別的薪酬形式,也就是說高薪挖人,這招並不好使。而且跟規模也沒關係,兩個平庸的大公司合併,也不可能變的卓越。

這些公司,並沒有刻意創造轉變,也沒怎麼天天的喊激勵,改革,而是一如既往。他們在發生質變的時候,甚至沒有外部的徵兆,比如名稱,標誌都沒發生過變化。甚至當時,公司內部人士也不知道公司正在發生質變。他們也並不都在景氣行業,有些甚至還很糟糕。或者說卓越並非是環境造就的,而是慎重決策的結果。

至於公司的領導人,更讓他們大喫一驚,與那些明星經理人相比,實現跨越的公司,他們的經理人,不愛拋頭露面,內向收斂,個性謙遜但同時相當專業,在這些公司,總是遵循先人後事的思想,做事之前,一定先選定最合適的人選,找到合適的人,纔會想如何進行下一步。

這些公司全部都主營業務突出,不光是做的久還要做的好,持續保持行業內的競爭優勢。公司上下訓練有素,主要體現在思想層面,而不是制度和流程。他們重視技術,但只把技術當工具,而不是當成唯一的希望。作者也說,技術本身從來都不是走向卓越和衰落的首要原因或者根本原因。

雖然這本書是基業長青之後寫的,但是作者確認爲,這應該是基業長青的前篇,先得實現從優秀到卓越的轉變,之後才能走向基業長青。無論是新經濟還是舊經濟,從優秀到卓越都有一套永恆的規律。而這本書就是把這些規律呈獻給大家。

1971年史密斯當上了金佰利公司的CEO,在此前的20年,這家做衛生紙的公司已經跌到了最低點。這個史密斯是律師出身,正是這個看似的外行,讓金佰利克拉克轉變爲全世界一流的公司,他在任期間,金佰利的股票漲幅是市場平均水平的4倍。

這個神奇的人,竟然很少留下專訪材料,他更願意與普通的工人結伴,也願意到農場轉轉,給人的感覺這是一個溫和的人,但是這你就大錯特錯了,這個人相當的堅強,他在當上CEO的兩個月後,就被診斷出鼻咽癌,醫生斷言他活不過1年,但他卻依然努力工作,並堅持放療,結果他多活了25年,並一直擔任CEO,可見這個人的意志是多麼的強大。

他上任後,就做了結論,公司傳統的核心業務銅版紙已經沒希望了,如果要轉型紙質消費品,那麼將面臨寶潔等對手的重大競爭,所以他當即決定破釜沉舟,賣掉所有造紙廠,這就相當於跟過去徹底說拜拜了,全面轉移到消費品行業。當時華爾街對這個舉動一致看衰,甚至給他的公司降了級,但是結果是出人意料的,不但股價大漲,金佰利在整個業務上,也出現了涅槃重生。8個產品系列中,有6個超過了寶潔。

作者說,史密斯是第五級經理人中的典型例子,這裏老齊多解釋下,什麼是第五級經理人,根據柯林斯的劃分,經理人分爲5個等級,第一等級,個人能力突出。他們用自己的智慧、知識與技能、良好的工作習慣與工作作風,爲企業作出巨大貢獻。相當於個人英雄主義,第二級經理人,爲實現集體目標貢獻個人才智,與團隊通力合作。屬於集體主義。第三級經理人,既有很強的個人實力,又有管理才能,是企業實現科學管理體系構建的有效推動者。第四級經理人是一個堅強的領導者,能夠調動人的遠景目標,以大局觀念關注長遠目標,而最牛的就是第五級經理人,他是第四級的昇華,要在大局和長遠目標之下,創造卓越的業績和事業。他們胸懷大志,同時還能把公司利益擺在第一位。時刻都在突出公司,而不是自己。

這裏作者先破除了一個觀念,那就是不能把一個公司的好壞全部歸結於領導,他說這和原來把所有問題的答案歸結於上帝沒什麼區別,實際上愚昧纔會導致我們將解釋不了的問題,都推給上帝,而實際上公司的問題也是一樣,只有愚昧纔會讓我們把一切後果都推給公司的領導,乾的好就是領導偉大,乾的不好就是領導不成,這麼想是完全不對的。一旦你把所有的問題都放在領導身上,那麼也就阻止了一個企業的進步。

所以經理人只是一個必要而非充分條件,也就是說實現跨越的公司,都會有一個第五級經理人,但並不一定一個好的經理人,一定會帶動公司實現跨越。同樣的,在對照公司中,作者發現,如果業務基本相同,甚至流程也沒什麼區別的情況下,那麼領導人就會顯得相當關鍵,那些沒有完成跨越的公司,通常都是因爲少了一個第五級經理人。

如果你記住不住第五級經理人的特點,那麼只需要記住兩點,第一謙遜,第二意志力極強,也可以說他們是平和而執着,謙遜平和才能不斷進步,給別人展現才能的機會,而執着才能創造偉大的事業。作者講,林肯其實就是這樣的人,你也可以看成是美國這家公司從優秀跨越到偉大時期額首席執行官。你們公司有個林肯式的人物嗎?

比如吉列公司的科爾曼莫克勒就是這種人狠話不多的,當面對惡意收購的時候,他本可以套現股票大賺一筆,但是這個看起來很含蓄的人,在這個時候卻決定殊死反擊。當時科爾曼莫克勒正在研發新產品,並對新產品的未來抱有極大的信心,所以他們覺不甘心就這麼喪失公司的控制權。而事實上,莫克勒的堅持是正確的,如果以1美元投資到吉列的股價上計算,20年後,被收購只能賺到30美元,而拒絕了收購的吉列卻賺到了95美元。是市場平均水平的7倍。那麼莫克勒享受到好處了嗎?並沒有,在公司走向巔峯後,他倒在了辦公室裏,死於心臟病突發。所以他本有機會去擁有鉅額財富享受生活,但他最終卻以公司和股東的利益爲重,倒在了工作崗位上。說完了成功的,明天我們看看失敗公司的案例。收聽全部內容,請下載知識星球找老齊的讀書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