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並不是說孩子不能被教育,只是應該在吼孩子之前,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換一種方式可能會收穫不一樣效果。大部分的孩子不會表達出自己的訴求,而父母即使事後後悔也拉不下臉去道歉,所以久而久之,就會不斷的循環吼,鬧的情景。

說實話“你吼過孩子嗎?

我相信90%的父母,都曾經吼叫過孩子,並且不僅一次!

就連娘娘孫儷也發微博說“現在嗓門變大了,越來越有穿透力,還不是當媽7年被吼孩子鍛煉出來的”

但現實是孩子真的是越吼越聽話嗎?

作爲二胎媽媽的娘娘也給出了一個相當棒的答案:那就是孩子有脾氣的時候,不要說教,要理解,支持和鼓勵。

01換個方式教育孩子有多重要?

作爲一個處於可怕的2歲孩子的媽媽真的深有體會。

臨睡前,跟孩子說好“我們看3集動畫就睡覺“

最後孩子撒賴不肯主動還手機睡覺,還把我的手鍊扔牀下去了,在牀上打滾鬧情緒。

後來我脾氣也上來了,就開始瞪着眼睛吼他“說好看完就睡覺,你不聽話還鬧脾氣,扔東西,這樣的小孩不乖,趕緊把東西撿上來,乖乖睡覺。

結果,吼也吼了,道理也講了,可孩子鬧得更厲害了。

強迫自己冷靜了三秒後,我決定換一種方式試試:

放鬆表情後,對孩子說“嗯,我們已經看完了,就要睡覺了哦~你可以告訴媽媽你剛剛看了什麼嗎?媽媽也好想知道呢“

說到喜歡的話題,孩子立刻就開始鬆動了,並且開始想怎麼跟你表達他剛剛看的內容,這個時候,再跟他講“你把你扔掉的東西先撿上來,他就容易接受多了。

最後,孩子乖乖的把扔掉的東西主動撿起來,並且把這個不愉快的瞬間就過去了。

從那以後我就明白了,孩子在鬧情緒的時候,不要一昧的責備和說教,其實他們更需要的是你去引導,安慰和鼓勵。

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說教,是最沒用的教育方式。02經常被吼的孩子有多受傷?

還記得曾經有一個公益短片《語言暴力的傷害》,通過短短兩分多鐘的時間,給我們講述 語言能造成多大的傷害。

其中通過採訪青少年罪犯,挑出了最讓人受傷的幾句話,可能你平常也說過:

豬腦子

廢物

就知道喫

丟人

是人就比你強

怎麼不去死

我們一直以爲打孩子纔會傷害孩子,卻不知道語言上的傷害,同樣致命!

長期被吼和語言傷害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面臨各種的性格缺陷和心理創傷。

!性格軟弱,不敢承擔責任

!更加叛逆,啥時候都反着幹

!膽小怕事,敏感自卑

!變得孤僻,不容易與人相處

……

並不是說孩子不能被教育,只是應該在吼孩子之前,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換一種方式可能會收穫不一樣效果。03比起吼更應該教會孩子怎麼做

大多時候,父母吼完,孩子鬧完,事情就算過去了。

大部分的孩子不會表達出自己的訴求,而父母即使事後後悔也拉不下臉去道歉,所以久而久之,就會不斷的循環吼,鬧的情景。

其實,比起吼,父母更應該教會孩子怎麼做。

從源頭下手,把原因去除。

爸媽們可以嘗試蹲下來,與孩子同等位置,以孩子的角度去分析整個事件是否都是孩子的錯,嘗試理解他,並接受他的情緒,如果是孩子錯了應該引導怎麼去做纔是正確的。

承認父母也會犯錯。

如果父母也有錯,也應該向孩子承認錯誤,並且讓孩子知道爲什麼錯,給孩子樹立起一個榜樣,這樣大家都會變得越來越好。

學會自我管理情緒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孩子會從你們身上學到最多的行爲習慣,所以父母必須要做好自我的情緒管理。

提供孩子正確的道路

想要孩子改變不好的習慣,不要只會說“不要做“”不可以“,而是給他指出一個可以做的示範,並且鼓勵他去嘗試改變。

大部分父母,前一秒吼完孩子,下一秒就後悔了。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你的孩子身上延續下去。

在養育孩子的路上,我們要學會善待孩子。其實也是善待內心的那個自己。當你平和安寧,孩子也會幸福快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