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去過故宮,想必一定知道太和殿裏面那把大氣恢宏的龍椅。說起來這把龍椅的來歷還有些曲折。當年辛亥革命後,裕隆太后被袁世凱逼得簽下清朝皇帝退位詔書,後來他又覺得當大總統不過癮,便又想恢復封建制度弄個皇帝噹噹。當上皇帝后遇見的第一個難事便是這龍椅有點高,坐上去腿不着地看着有些滑稽。

  於是袁世凱便找人花了大價錢打造了一把用沙發改造的西式龍椅,這把西式龍椅放在完全中式風格的太和殿裏面看着也有些不倫不類。好在袁世凱只當了83天的皇帝,也就不必一直讓這把奇奇怪怪的椅子放在太和殿裏。那如今放在殿裏的這把龍椅到底是從哪來的呢?

  袁世凱下臺後中國剛恢復共和制度,留下一大堆爛攤子也沒人收拾,哪還有閒心管紫禁城裏面的一把椅子。早在1925年,紫禁城已經作爲旅遊景點可供人蔘觀了,太和殿裏的龍椅還是袁世凱留下的那把椅子。一些文物專家覺得把這種西式的大皮椅放在中國的皇宮裏太不着調了。直到1947年,有人終於決定把原來那把龍椅給找回來,可是在皇家庫房裏放着的那把清朝的龍椅看着不夠大氣。太和殿是紫禁城三殿規格里面最高的一所宮殿,那裏面放着的龍椅當然也該是天下第一寶座,清朝的龍椅太小放在宮殿裏面就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後來文物專家朱家溍通過尋找各種資料終於在一個小庫房裏面的一個小角落裏找到了一把與太和殿氣勢相配的龍椅。根據資料顯示,這把龍椅是明朝的時候打造的,溥儀登基的時候,坐的就是這把椅子,然而溥儀身上發生了太多事,導致這把龍椅的經歷也十分坎坷,再加上年份已久,這把龍椅的破損十分嚴重。於是朱家溍和其他一些文物專家決定修復這把龍椅,從設計樣式、尋找木材到修復完成共歷經了三年的時長。直到現在,故宮裏面放着的就是這把歷經坎坷的龍椅。

  經常有人問朱家溍,你親手修復了這麼長時間的龍椅難道就不想在上面坐坐嗎?朱家溍只是笑着擺手道:“我只是普通人,而這把椅子可不是把普通的椅子。我在修復椅子的時候都是抱着敬畏之心來修復它,不敢有其它想法。”在那個肅穆的宮殿裏,被數代人用鮮血洗刷過的龍椅,無論身處在什麼時代,都會讓人不寒而慄。

  文/徐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