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

姜皇后

纣王有三宫妃后,在第一回就曾出场。

时逢望辰,三宫妃后朝君:中宫姜后,西宫黄妃,馨庆宫杨妃;朝毕而退。

三宫后妃,并无一个奸猾邪媚,都是“德性贞静,柔和贤淑”之人。

姜后,商朝最后一任皇后,纣王的中宫。

出自东伯侯姜桓楚家族,其家:

镇于东鲁,雄兵百万,麾下大将千员,长子姜文焕又勇贯三军,力敌万夫。

姜后的父亲是侯爷,兄长是世子。姜家为天下四路大诸侯之一(另三路是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带领二百镇小诸侯,掌控了成汤1/4的家底。

成汤皇室和姜家的联姻,可以视为正攵氵台联姻,皇室为了笼络帝国的武勋世家,而武勋家族亦借此表达对帝室的效忠。

姜皇后与纣王育有两子,长曰殷郊,立为太子;次曰殷洪,宫中称为二殿下。

夫妻和睦,兄弟友爱,其乐融融,若是寻常百姓之家,这是大大的天伦之乐,可是这是帝室,君王岂是长情之人?

妲己

这一切都在妲己入宫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来正妻不如妾,忍看新人换旧人,随着妲己迅速的征服纣王的身心,从前的御妻在皇帝的心里已经等同于“黄脸婆”。

站在姜后的立场,她有两种选择:为己,最好忍气吞声;为君,正该犯颜进谏。但她选择了后者,浑然不顾自己的地位甚至性命已危如累卵。从这点来说,姜后是愚蠢的,但也确实是伟大的。

但是在小人的谗言和有心人的算计之前,这种伟大于事无补。

随着费仲用出毒计,苏妲己剜去其目、炮烙二手,姜皇后跌入深渊,见了两子一面,便负痛气绝。

西宫黄妃,大商的擎天白玉柱、朝歌的架海紫金梁、镇国武成王黄飞虎之妹。

黄家对帝室忠心耿耿,黄妃大骂纣王时曾自述:

我兄与你东拒海寇,南战蛮夷;掌兵权一点丹心,佐国家未敢安枕。我父黄滚,镇守界牌关,训练士卒,日夕劳苦;一门忠烈,报国忧民。

黄飞虎在商朝朝廷,与托孤大臣闻仲闻太师地位相当,两人一文一武,安邦定国。

费仲雇刺客行刺纣王,嫁祸于东伯侯姜家,纣王以变生肘腋,患之,令后宫第二人黄妃速速勘问姜皇后。

或许是慑于天威、怕波及自身,或许是平日两宫就有宫斗之事,又或许是平日交流甚少之故,总之两人对答,并无想象中的姐妹情深,有的只是公事公办,姜后倾诉,黄妃倾听。然后黄妃去寿仙宫回旨,也只是将姜后的原话转述,除求了两句情之外,并没有明显的情绪激动和抱不平之意。

及至姜皇后身死,殷郊殷洪杀掉刺客,晁田晁雷奉旨来取二人首级,黄妃才深感兔死狐悲,喝退二晁,却仍有理智,不敢对二位殿下多一丝庇护,只说:

我这西宫救不得你,你可往馨庆宫杨贵妃那里,可避一二日,若有大臣谏救,方保无事。

然后黄妃回旨,亦无一言提殷郊殷洪之事,只向纣王为姜后求取了棺椁一副,收停白虎殿,便再无别的表示。

黄飞虎妻贾氏

黄妃真正勃然大怒是在黄飞虎妻子贾氏被纣王逼死之后。

她的姑嫂之情显然盖过了后宫姐妹之情,终于她失去了理智,走上摘星楼大骂纣王,又打了妲己二三十拳。纣王心里有愧,由她大骂,只默默无语,见她击打妲己,却是心有偏向,劝解的过程中,黄妃误打了纣王面门一拳,被纣王一把举起,摔下摘星楼而死。

黄妃

杨妃,后宫边缘人,戏份极少。

第一回登场,问安而罢,朝毕而退,只露了一下脸。

第八回正式登场,殷郊殷洪受黄妃指点,来到馨庆宫,杨妃慨然藏之,并吓退二晁。

杨妃回殿,指点两人去九间殿见满朝文武乞个活命,两人走后,她自坐寻思,深自后怕纣王的绝情绝义和妲己的恶毒报复,凄惶又复自伤,自缢而死。

杨妃

三人各有特点,姜皇后确有母仪天下的风范,淑雅宁静,不辞一身;黄妃心计超群,在殷郊殷洪及杨妃之事上表现得特别明显,然而为了嫂嫂竟能冲撞君王,也算是有胆有识;杨妃,受气包一个,胆小懦弱,为了保护子侄最终宁可自杀,这确实是伟大而决绝的。

姜子牙封神,姜皇后为太阴星,太阴即月亮,依然是母仪天下的范;黄氏为地后星;杨氏为红艳星。

她们和黄飞虎妻子贾氏、姜子牙妻子马氏一起,基本上以路人甲、群众演员的身份上了封神榜。

而其余上榜之人都是打生打死才进了榜,封神榜当然不是什么好玩意儿,可起码能留下灵魂,而且还在天庭从事着凡人修行几辈子也修不到的神职工作。

对这些死去的人而言,没有比这更幸运的事了。

然而,仍然有上百万(按原著,非正史)在商周大战中战死的无名士兵连魂灵也没有留下。

这五个女人,什么也没做就得以封神,由此也可见封神榜并无公平可言。

不得不说,女人找个好老公是多么重要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