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热点,传递司法声音,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和中国法院网联合推出的2019全国两会特别节目,《大法官系列访谈之攻坚克难 “执”争朝夕》,3月8日做客节目的嘉宾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龚稼立,围绕广东法院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相关工作和网友交流沟通。

主持人:

龚院长,破解执行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我们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最高人民法院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庄严承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过去的三年里,广东法院是如何落实“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一工作部署的?

龚稼立: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部署,广东法院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为民意识,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结合全省审判工作实际,提出了“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的总体思路。即2016年“突出治标”,重点清理执行积案,推进完善制度规范;2017年“着力治本”,夯实基础性工作,持久开展执行攻坚;2018年“决胜冲刺”,聚焦关键环节攻坚克难,全面完成总体目标。

主持人:

提出“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的总体思路后,广东法院采取了哪些工作措施去落实?

龚稼立:

一是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这项工作纳入综合治理新的工作格局下全面推进。广东法院把“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与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全面推进法治广东建设及诚信广东建设结合起来,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政治优势,在全省建立有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法院主办、政府各有关方面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切实形成“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长效机制。

二是进一步强化攻坚力度。全省法院以专项活动攻坚为抓手,切实加大执行案款清理、涉民生案件执行、涉金融债权执行和刑事案件财产刑执行等专项工作力度,切实加强督促行政机关尽快履行涉诉案件欠款等重点工作,依法用足法律手段,加大强制执行力度,对有财产拒不执行或妨碍、规避、干预执行工作的,严肃依法追究刑事或民事法律责任。注重强调公正执行、善意执行和文明执行,注重加强执行调解、执行和解,推动各类债务纠纷的实质性化解。

三是进一步完善联动机制。广东法院把积极推动部门互相配合作为重要措施,全面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注重加强与公安、民政、交通、财政、金融、证券、税务、社会保障、国土资源、工商管理、安全监管等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信用信息资源共享,持续加大联合信用惩戒震慑作用,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限制从事特定行业、政府支持或补贴、任职资格、准入门槛、授予荣誉、特殊市场交易,限制高消费、出境限制等具体措施,督促失信被执行人自觉履行法律义务。

四是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全省法院坚持严字当头,把过硬队伍建设放在更突出位置,加强执行干警配备和岗位培训,切实加强执行工作的统一管理、统一指挥和统一协调,注意完善上下一体、内外联动、规范高效、反应快捷的工作机制。广东法院还加大执行信息公开力度,公布执行权力清单,畅通接受监督渠道,推进执行责任落实,重点整治慢执行、滥执行、乱执行等不规范执行行为,严肃查处消极执行、拖延执行、选择性执行等执行失范问题,全面促进工作作风根本转变。

主持人:

经过三年的努力,广东法院执行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龚稼立:

在党委领导下,人大依法监督下,政府各部门及社会各界支持下,广东法院以迎难而上、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念奋力攻坚,如期完成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要求,“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2016年“基本解决执行难”专项工作开展以来,广东法院的执行成效有以下方面:一是加快了有财产可供执行积案清理,三年来办结执行案件180万件,居全国首位,执行到位金额3120亿元,有财产案件法定期限内实际执结率上升为96.8%,执行案件三年累计结案率94.6%。

二是依法处置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加强财产补查以及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管理,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合格率提升至99.3%,632家企业依法清出市场,8.4万件案件移送破产清理。

三是加大了强制执行的力度,三年来广东法院发布失信名单82.7万人次,限制出境7687人次,限制消费94.5万例,罚款9416.4万元,拘留1.4万人,判决拒执罪、妨害公务罪294件。

四是严格规范了案件的执行。全面实行执行案件统一办理,主要执行信息网上公开。三年来网络司法拍卖成交1004.8亿元,财产处置“零成本”“零投诉”,全省执行信访案件办结率为100%。全省执行干警发扬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敢打敢拼的过硬素质,涌现出全国优秀法官伍彤等一批先进典型。

主持人:

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广东法院执行工作成效显著,那么广东法院执行工作有哪些特色?

龚稼立:

2017年8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法院切实解决执行难的意见》。省委依法治省办印发了贯彻落实工作方案。在省委政法委牵头组织下,广东法院依托执行联动机制实施联合惩戒,积极推动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工作格局,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嵌入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单位审批系统,在“信用广东”网站上搭建“法院执行曝光台”,有效发挥了联合惩戒机制作用。

广东法院还统筹开展了以建设执行指挥中心、完善财产查控网络系统等为重点的执行信息化建设。省高级法院升级改造了执行指挥中心,全省法院建立了可视化、实时化、规范化的应急调度值守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省不动产数据与“总对总”联网,188家地方性银行联网全部纳入查控系统,全部实现银行存款网上查询、冻结、扣划功能,有金融理财产品的银行全部实现金融理财产品的网络查询和冻结功能。

广东法院非常重视将执行工作创新作为“基本解决执行难”有效方式:

主持人:

龚院长,“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下一步如何进一步破解“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

龚稼立:

在新的一年里,广东法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续保持迎难而上、持续攻坚良好工作状态,推动执行工作在更高的水平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步。我们要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工作部署,不断建立、完善解决执行难的长效机制,以更大的勇气、更高的标准、更多的措施,如期赢得“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全面胜利,努力推进执行难问题的全面解决,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一是充分发挥体制优势。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巩固和发展综合治理执行难新格局,坚决整治“执行难”问题不放松,把彻底解决执行难问题纳入法治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一并推进,全面推动“送必达、执必果”工作在全省的覆盖面,加快彻底破解查人、找物、送达等影响执行工作效率的关键问题。

二是持续强化组织领导。把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举全院之力继续狠抓执行攻坚,防止执行工作滑坡,做到责任不变、力度不减、工作不断、奋斗不止。要进一步加大执行攻坚的各项保障和政策倾斜,加快补齐信息化建设短板,不断夯实执行工作基础。

三是全面加强联合惩戒。要完善工作机制建设、提升执行联动实效,切实织密信用惩戒网。要畅通工作对接渠道,扩大联合惩戒力度,不断改进联动惩戒的识别方式、处置效率和适用机制,不断加大失信惩戒的震慑威力,增强“一处失信、寸步难行”惩戒效果。

四是加大强制执行力度。要充分发挥法律的刚性约束作用,有效杜绝执行不规范行为,依法加大适用罚款、拘留、发布失信、边控、追究刑事责任等法律惩治力度,坚决严惩恶意欠薪、逃避债务、阻挠执行、暴力抗法等违法行为,增强执行工作威慑力。

五是广泛开展普法宣传。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监督和舆论引导作用,积极营造诚信为荣、赖账为耻、失信为戒的良好风尚。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短视频等手段,加大执行工作释法宣传,促进在全社会形成理解执行、尊重执行、协助执行和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广泛共识。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