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此朱永新先生和他的“新教育”足以吸引教育界许多精英、教育家、名师、名校长,连同广大的一线老师,诸如我们熟悉的李镇西先生、李庆明先生、许新海先生,都云集到他的旗下。"\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李吉林老师在“新教育”年会上的发言\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朱永新按:2010年,新教育年会以《文化,为学校立魂》为题在河北石家庄桥西区召开。

"\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李吉林老师在“新教育”年会上的发言\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朱永新按:2010年,新教育年会以《文化,为学校立魂》为题在河北石家庄桥西区召开。李老师为会议发来视频。这是我当年写的一段文字和李老师视频的原文。\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5a44d764049487f9b473ffe559acf5d\" img_width=\"300\" img_height=\"400\" alt=\"李吉林寄语新教育\"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按语):新教育年会刚刚落下帷幕,我感动的心仍然没有平静下来。我非常崇敬的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老师,因为临时有重要任务没有能够参加会议,但是她专门去录制了视频带到会上。看着这位老人依然对于教育充满着激情,看着她对于新教育寄予如此厚望,我们怎么能够懈怠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教育”的盛会我非常想来参加,且已作好一切准备,连发言稿也写好了。但因接到突击任务,不能如愿到会,很遗憾,并向各位致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让我热烈祝贺“新教育”第十次年会的隆重召开,今天会场上肯定是济济一堂,因为朱永新主席举起的“新教育”学派的旗帜,吸引了众多的专家、学者和老师,现在已经有了800多所学校加入“新教育实验”,在全国21个省区建成28个实验区。这样的数字真是令人惊喜!由此也足见“新教育”感召力之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思量着:原因何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是“新教育”的领路人朱永新先生他的宽厚的学识,他的超人的教育智慧,他的对人的亲和与挚爱,他的非同一般的对教育追求的诗一般的境界。朱永新先生作为身处高位的官员对教育仍怀有如此激情,甚至是痴情,且如此深沉而质朴,实为难能可贵,不能不令人感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朱永新先生的人格魅力衍生了“新教育”的魅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魅力必有追随者,这是必然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此朱永新先生和他的“新教育”足以吸引教育界许多精英、教育家、名师、名校长,连同广大的一线老师,诸如我们熟悉的李镇西先生、李庆明先生、许新海先生,都云集到他的旗下。他们三位并已师从朱永新先生,我羡慕不已,我只能在“窗外”聆听先生的声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只是从朱永新论著、诗文中,领略他的壮丽的“教育诗”。对于“新教育”我知之甚少,今天只能将自己一点感悟向朱永新先生和各位汇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朱永新先生在“新教育”中从教育的终极目标提出的让老师和学生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引起我极大的共鸣,唤起我对教育更多的美好的憧憬,深感“完整幸福的教育”是顺应人性的,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高度概括,因此它是发人深思的。是的,教育本应该是完整的,也只有“完整”的才有“幸福”可言。但是多少年来,教育常常是片面的。我们并不陌生的在现实中仍然存在着的深恶痛绝的 “应试教育”。正是破坏了教育的完整,因而导致了教育者的无奈,受教育的痛苦,甚至被扼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教育”鲜明地提出的“完整幸福”是切中当代教育的时弊。事实已经暴露得很充分,教育的不完整酿造了受教育者的不幸和悲剧,正是教育的不完整,成为国家一直想推行的素质教育的极大障碍。因此,我禁不住要鼓呼、赞美“新教育”,它是解放学生、解放老师的教育,是真正的“新教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完整幸福”的教育更允许人们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在不同层次上去追寻“新教育”诗化的梦,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理解到达“新教育”的不同制高点,因此“新教育”为它的实验者营造了一个宽松的、自由度极大的教育空间。简单地说,“新教育”对教师来说,是大家都能参与,大家都有希望,大家都可以不同程度地享受教育的快乐与幸福,因为朱永新先生追寻的是属于大众的“新教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又使我很自然地联系到“新教育”的“六大行动”之一的“理想课堂”。“理想课堂”是一个开放的课堂,是一个倡导老师不断地琢磨、不断地探究的课堂,是一个鼓励教师不断去创造的崭新的课堂,课堂本来就是“教无定法”。作为新教育的实验者,在“理想课堂”的召唤下,在实验学校、在实验区教师中一定会就“理想课堂”进行反思、砌磋、碰撞、争辩、实验,于是,教育的创新就发生了。各种风格、各种教法、不拘一格,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名师也好,教学新手也行,都有了用武之地。“理想课堂”让五彩纷呈的花朵绽放在实验区、实验学校的校园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了营造“理想课堂”,作为实验者一定会与“书香校园”“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数码社区”的相关“行动”联系起来,互动互补。这就促使教师从教育的整体性、生成性去体悟“完整幸福教育”的思想的精髓,从而渐入教育理想的高境界,由此必然唤醒“教师和学生的潜能”,“与崇高对话”,不断地激发教师与学生不断向上的内驱力,促使老师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造就自我,与学生,而且首先是学生,共享教育的幸福。这种教育的高境界对时下一些教师迫于种种压力,一心为自己怎样成名师、怎样成教育家而忧心忡忡的心理状态,也是一种解脱,对调整自我奋斗航程,起到敦促与导引的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教育”的实验与研究,是具有深远的普遍意义,从实验与研究的进程看,无论理论框架的构建还是实验的成效都已获得累累的硕果,令人欣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为参与课题的结题者,当然是举手表示“通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向朱永新主席学习、向“新教育”的实验的专家、老师们学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祝新教育的队伍不断壮大,不断地走向新的辉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李吉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2010.7.8\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23145804791860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