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博主高娓娓說,在歐美國人的眼裏,亞洲人好像都長得都差不多。在美國久了,就基本上一眼就能分辨出哪些是日本人,哪是中國人,哪是韓國人。就像在一堆人中,我也能知道哪些是來自大陸,哪些來自香港,哪些來自臺灣。特別是對女人的判斷,經常很準確,不知道爲什麼。儘管都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但香港,臺灣,大陸女人就是有一種不同的感覺。

大陸女性,特別是50,60,70年代的女性,很多名字都比較雄壯,有時分不出男女,比如:衛,偉,華,斌,冰,……,看看身邊的女性朋友的名字,就不難看出。這是因爲文革前,毛主席一句‌‌“不愛紅妝愛武妝‌‌”詩句,就似乎給大陸家長定下了一條鐵律:女孩子的名字一定要雄壯,要陽剛,柔美的不要!

臺灣女性名字一般情況下比較柔和:紫薇,婉怡,席慕容,還有瓊瑤筆下那些迷死人的長頭髮女孩子們,名字美,人也美了。

總的說來,臺灣女性就像她們的名字一樣,比較女人,不管年齡大小,在不同的場合,會把自己打扮成女性,比同年齡的大陸女性‌‌“妖精‌‌”。參加臺灣社團在美國辦的活動,看到儘管五六十歲的女性,打扮得很優雅,也很鮮豔,頭髮也打理得很時尚,化妝口紅,在舞會上跳舞,一點也不輸給年輕人,沒有覺得她們是老人。而大陸來的女性,到了50歲,就自己覺得是老女人了,很多情況下不愛打扮,更不用說化妝用口紅了。事業上很有成就的,也不外乎只穿西裝,就是打扮,也沒有臺灣老女人那種從裏透出來的女人韻味。

有人說,臺灣沒有經過文化大革命,所以傳統文化還保持得很好,還有臺灣開放得早,所以很多臺灣女性的英語比大陸女士好,給人感覺臺灣女士,特別是上年齡的女士整體素質要高一些。

臺灣女性說話比較柔,特有的臺灣腔,軟綿綿的,給人的感覺很溫柔。特別是在公共場合,說話聲音很輕,很會注意說話的環境。就說女作家龍應臺,那麼硬的名字,寫文章那麼犀利,但說話聲音很好聽,很柔和。就算有些臺灣女性長相不如大陸女性,但骨子裏更有女人味,這種感覺跟漂亮、時尚與否無關。

大陸不少女性一般情況下,說話聲音宏量,很有氣概,斬釘截鐵,有時候有些女士不管在哪裏,說話時有點昂揚,大着嗓門吼,很有一些革命氣概。大陸有很多美女,也很時尚漂亮,但一舉手一投足,眉眼之間,美得有些“男人”。

臺灣女人一般情況下,‌‌“自己什麼都要能幹,但在男人面前,就要什麼不能幹‌‌”。而在大陸受的教育,‌‌“婦女能頂半邊天‌‌”,‌‌“勤勞勇敢‌‌”,所以就有什麼自己都能幹,不管是在誰的面前,所以纔出了‌‌“女漢子‌‌”這個詞。

有專門研究女性問題的專家說,臺灣女人那種堅強和野心是在溫柔的外表掩蓋起來的,而大陸女人的勇敢和野心很容易就在表面上。

一位大陸的女人,和臺灣的男士結婚後,感觸頗多。她的感受是:臺灣婆婆,大概快60歲了,在事業上很成功,管理一個3000多人的政府機構,一天在家裏給先生炒雞蛋時,被燒焦的油燙了,馬上撒嬌:‌‌“爸爸(臺灣妻子很多習慣跟着孩子叫先生爸爸),你看,起了一個泡泡,好疼哦!‌‌”老先生馬上過去,很心疼,趕緊拿起夫人的手,輕輕地吹,叫孩子們拿來燙傷藥來。要是大陸的這個年齡的女性,上面這一幕的臺詞八九不離十會是這樣的:‌‌“死老頭,你看嘛,就是幫你,疼死了!還楞在那裏幹嘛呢,還不快點給我拿燙傷藥來!‌‌”。

溫柔這種東西在骨子裏,是裝不出來,不能速成的。

如果你在臺灣找中國,也能感悟到一種久違了的溫馨。一些大陸客初看臺灣,會有些心理落差,比如臺灣怎麼連個氣派的機場都沒有。然而,臺灣不是用看的,臺灣是要細細品味的。就像一個女人。人們所瞭解的中國,大陸只是一半,另一半在臺灣。但這一半雖小,卻濃縮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粹。

他們的“愛”(愛)是有心的,他們的“親”(親)是相見的,他們的“義”(義)中是有我的,他們的“廟”(廟)是經常朝拜的。中國漢字是現代人與古人交流的密碼。密碼不失,方能傳承。

他們的書店是有主張的,堅守在黃金地理位置。逛書店是一種享受,讀書是一種態度。一個不讀書的民族只會淪爲低智商社會。

他們以忠孝仁義命名道路。臺灣的路名很中國,香港的路名很殖民,大陸路名很革命。道路不只通東西南北,也通古今。東西主幹叫忠孝路,南北縱橫叫復興路(臺北);還有仁一路、信二路、義三路、愛四路(基隆);或者一心路、二聖路、三多路、四維路、五福路、六合路、七賢路、八德路、九如路、十全路(高雄)。他們的機場翻修,會一步一個道歉啓示。謙恭本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公權更應如此。人臉是城市最細緻的風景線。臺灣人的臉從容淡定,優雅內斂。

他們會熱心爲陌生人指路,新一代甚至會拿出手機,耐心爲你Google,將地圖解釋給你看。中華民族以助人爲樂,美德有傳。

他們一般不拒絕你借電話;迷路了警察不拒絕開車送你;你不買東西不會嫌棄你,會說“謝謝,歡迎下次再來”;臨行前被告知,大陸砍價殺一半的作法在臺行不通,且會招致鄙視。通常,他們不認同討價還價,減半還價更是拒絕,買賣誠心、童叟無欺本是中國人的從商傳統。

他們仍把“小姐”當禮貌的稱呼,而“老師”是極令人尊敬的稱謂。

友善是臺灣人的關鍵詞。友善不是標語,也裝不出來,不是面子,而是裏子。

他們仍保持里長、鄰長的設置,居民一有矛盾或問題,先靠傳統的辦法協調。中國式友善是鄉土社會出發,再擴展到陌生人社會的。

中華民族的裏子是鄉土中國。

臺灣最值得推薦的是什麼?導遊說是人情和文化。真準,此兩物大陸最缺。文化與人情沒寫在樓面上,卻寫在人臉上。

用“谷歌地球”俯瞰,臺灣的城市與珠三角的城市並無大分別。可再看路牌,再看人臉,則是另一道風景線。

大陸與臺灣,似曾相識又彼此陌生。臺灣2300萬人,大陸13億人。究竟誰更代表那個傳統的中國?在臺灣找傳統中國的味道,能感悟到久違了的溫馨。

環遊世界的學者金觀濤曾說,走遍全球的華人社區,最適宜居住的還是臺灣。

在臺灣,機場的服務公司叫信實集團,英文sincere,信達雅,又合理念;貨運公司的服務是“送至您府宅”,好一個久違的府宅;公汽公司叫“大有大巴”,大有是易經中的吉卦。

如果樓盤叫“將進酒”或“棋琴九重奏”,你不必稱奇。或許你看慣了皇家御庭或歐陸風情。樓盤名稱透出一座城市的底蘊。更多的底蘊在文字中。

臺灣的斤兩跟大陸不一樣,還是十六兩制,也就是說大陸半斤,臺灣是八兩。

臺灣“綜藝教父”王偉忠曾說過一句經典的評語:北京好看不好玩,臺北好玩不好看。北京最好玩的時候是1984-1988年。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黃金五年,當然好玩。現在都跟權力玩,能有趣嗎?!

臺灣不是來看的,臺灣是要來細細品味的,比如誠品。誠品代表臺北的品味和抱負。不泡誠品,不能理解臺北。目前,港澳和大陸的書店大都被擠出了黃金地段,而臺北誠品還在堅守。在誠品最困難的時候政府曾出手補貼。逛誠品是一種享受,看多久都沒人轟你,像是個圖書館可隨處坐。年輕人看報刊的越來越少,但看書仍是必修。一本書通常在二三百元新臺幣(四五十元人民幣),學術書更貴。讀書是一種態度,是不淪爲“低智商社會”的保證。

在誠品書店,設計書刊充斥着書架。從1990年代至今,臺灣成功從爲別人代工到自主設計。這個轉變要求臺灣人瞭解客戶消費心理和生活方式流變,做好研發、設計、行銷、廣告等微笑曲線的兩端。由此,亦要求臺灣人從集體化的生活轉向個體化的生活風格。這是雜誌人詹偉雄的總結。

旅遊臺島,沿途有許多主題民宿(家庭旅店),尤其在最南端的墾丁,均是小而精,透着主人的趣味。每間店,每座城市,都應和着傳統與創新。

創新不忘本。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筆有千秋業”文人字畫展最令人肅然起敬。故宮不只展現帝王將相,不只展現錦衣玉食,還有文人情懷。

去臺灣時若值暑假,“百年樹人”的學生夏練營隨處可見,其中一個內容就是拜廟。臺灣教育宗旨是“德、智、體、羣、美”,襲了蔡元培等先師們的訓導。其中德育是最重要的環節。“品格教育”包含人品、道德與人格等,再延伸出諸如關懷、公平、尊重、責任、感恩等價值觀。臺灣大專院校都開設一個學期的勞動服務課程,內容是做社區服務、勞動服務的工作。

藝術修養,培養學生具備欣賞音樂的能力,而不爲成爲音樂家練鋼琴,不爲成爲畫家欣賞繪畫,而是培養學生對美的認識。倫理教育,學工的學習工程倫理,學商的學習企業倫理,特別醫學系對倫理教育非常重視,做醫生不能爲了賺錢。盧梭說:“不管學生將來入何等職業,先使他成爲一個人。”

假如去臺灣觀光,錯失了自然美景不足惜,因爲大陸也有,但若錯失了文化就未能觸摸到這個小島的核心。因爲文化是臺灣最大的附加值。

臺灣大致幾類電視節目:最多是娛樂節目,然後是美食減肥生活類,最後纔是新聞類,且以社會新聞爲主,偶有政治辯論,也是脫口秀。“全民最大黨”則屬娛、政跨界的兩棲節目。當然還有大愛、人間衛視等教化電視。

臺灣人八成信佛教,全島廟堂多達萬餘座。

著名的佛教的“四大”是:佛光山、法鼓山、中臺禪寺和慈濟會。街頭宣善的提示更是隨處可見。領導人或地方官常去拜廟以便親民。比如土地廟的社會功能非常直接:護國佑民。

資料顯示,臺灣人信奉的第一是媽祖,第二是觀音,第三是土地公。什麼叫人間佛教?就是寺廟在人間。無論是陽明山上或居民小區,廟堂端坐其間。關於信仰,臺灣人的理解是,只要大家集中願力,定有好果,與迷信無關。韓國和臺灣近幾十年來可謂政局更迭頻繁,間或醜聞不斷,但在社會基本面上人們還是淡定的,是宗教維繫着一方安定,而非什麼政黨。

在高雄賓館裏每個房間放着三本書:佛教聖典、聖經、證嚴的《靜思語》,它們和諧共處。這就是和諧社會。和諧,首先得有起碼的價值觀。

除人間宗教外,臺灣人的工作觀也值得稱道。工作是生命的實現,而非純爲勞作和生計。勤勞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只是勤勞也有不同的價值觀。

不說說小喫好像對不起臺灣。康師傅牛肉麪在大陸喫香可在臺灣不名一文。在臺灣隨便一家阿公阿婆的館子都有上百年,並不因城管掃蕩一空。

小喫攤是城市一道誘人的風景線。“非50年不夠道地”,這是一位雜誌同仁定下的喫規。看來,沒有城管的城市很美好。

百年老店,子承父業,子將老店品牌化,用現代手法包裝家族產業。就像對待傳統,自豪與自尊,首先得有用,才談得上再造。傳統文化亦同理。一家牛肉麪館往往是兩代甚至是三代同堂,一代傳一代,下一代並不以做飲食業爲低下,相反有種家族榮耀在其中。店家一天干上10小時,汗流浹背但很快樂。因爲是自己的、家族的事業,人有長遠預期,所謂有恆產有恆心。

屏東有家“四學士牛肉麪館”,一家四姐妹皆學士學位。全都幹上了牛肉麪。臺灣大學生畢業後首選創業,喜歡無拘無束。臺灣大學畢業的起薪是2.4萬元新臺幣(約五千元人民幣),比起給人打工,還是有自己的小店或小工作室更愜意。

臺灣小喫首推臺南,尤其是赤坎老城一帶,在那彎如腸道的巷子裏,小喫店、廟子、風水鋪子一應俱全,有個風水鋪還有與馬英九的合影。城市的靈魂就埋藏在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四神湯,用薏米、白果、山藥燉豬大腸,湯是用骨頭吊足火候的,呈奶白色,極鮮美。待付賬時,老店家過來先把硬幣的面朝上再收下,她說蔣公頭像是不能朝下的,這樣不敬。

臺灣小喫爲何能做到精緻細膩、原汁原味,一言以蔽之:“有根”。一家店做死這條巷子,一百年不變。大陸老字號要麼被公私合營,要麼盲目擴張,都失去了根基。小喫如此,民族亦如此。反觀“五﹒四”一代,都是有國學家底的才喊出民主、科學,終成一代學貫中西的大師。無根如浮雲!

中國的食品危機,多數壞在了人們沒有了長遠預期,撈一票就走。

“富過三代,才知穿衣喫飯”。臺灣“飯店教父”嚴長壽概括了臺灣社會的三個階段:第一代由貧轉富,暴富之後大塊喫肉、大碗喝酒,口味很重;體態臃腫、血壓升高之後,轉向第二階段,即講究清淡、健康、均衡;第三階段人們不只爲口腹之慾和健康而喫,而是要喫出文化、喫出藝術來。臺灣正從新富到成熟社會轉型,而大陸還處於新富階段。新富的另一個說法是暴發戶。

兩岸對比,從社會進程上看,臺灣提前二十年預演了這個過程。

傳統的環境觀是天人合一,這一點臺灣人做得不錯。導遊笑稱LV包包是用來裝垃圾的——出外垃圾只能兜着走,因爲街頭很少有垃圾桶,這是敦促你少製造垃圾。餐盒不能丟公共垃圾筒,否則被罰。

人行道上,汽車如果離行人少於三米司機會被罰款600元臺幣。這才叫人道主義,我們這邊則是車道主義,汽車從來不讓人,還嫌你走得慢猛按喇叭。

臺灣大部分地區民風純樸,即便在臺北摩托車夜晚也是放在外面一排,無人看管。逛夜市你不用擔心被偷包。打的不用擔心被宰,因爲司機擔心被投訴。在臺灣,被投訴是一件很要命的事。

除選戰期間,臺灣人基本上離政治很遠。

在臺灣有一種強烈的感覺就是:政治無處不在的社會不是好社會。

旅遊就是現代人的朝聖,從別處尋找生命體驗。

大陸與臺灣,似曾相識又彼此陌生。臺灣2300萬人,大陸13億人。究竟誰更代表那個傳統的中國?在臺灣找傳統中國的味道,能感悟到久違了的溫馨。

陳子莊:書法不行,畫就不用看了!

溫馨提示: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或撤銷。若否,我方不承擔任何責任。

投稿/諮詢/交流/合作,請後臺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