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養活了一大批人,老年失去勞動力以後,是否應該享受養老金?對於這個問題這麼說法,不敢苟同!這個社會三百六十行,行行都互相牽扯在一起,每一行都不能缺少人在從事工作不是哪一行人養活了哪一行的人,是整個社會相輔相成的,互相依賴互相理,依靠着生存。對於現在網上始終議論着農民是否該享受養老金的問題,也成爲一個社會的焦點,出現了你說你有理,我說我有理。但是要看一個時代造就了一種社會現象,這是有特殊的歷史發展階段造成的,比如在以前是以農養工,現在是工業反哺農業,這種現象大家不可否認。

即使現在一個熱議的話題,首先要明白一點的問題就是社會養老金制度的改革是從什麼時間開始的?只有這樣才能分清楚農民該不該拿養老金的問題。社會養老金的繳納是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開始的90年代以前的工人也沒有繳納養老金,但是他們退休了,他們沒有養老金,他們在城裏也有房子,而且房子比幾十畝地都值錢。

而90年代以前的老農民而言爲社會做出的貢獻不比工人少,是農民頂風雨,冒嚴寒,開荒種地,交納公糧、交農業稅、交三提五統、出義務工、鋪路架橋、修河渠、打水庫。所有這一切比起工人在國有工廠裏上班,領的是國家的工資也沒有交納稅收,當然是爲國家產生的一部分效益,但是他們沒有投資一分錢,工人的勞動得到了應有的回報,也爲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國家有今天的繁榮富強是老一代工人和農民的付出分不開的。從這一點上可以講,老一代人都應該享受一點養老保險的待遇。目前國家給老一代農民每月100元左右的最低生活補貼的保障晚年生活。

但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到現在,再到未來,任何人都有機會交那社會養老保險,而且不交納社會養老保險,就不能享受到養老金的待遇,社會養老保險實行多繳多得,少交少得,不交不得的原則從這一點看是公平的,這一點也毋庸置疑。所以現在農民和工人的待遇基本持平,只要勞動就可以得到應有的報酬。

總之,不是農民養活了一些人,而是大家都在相互着共同維持着整個社會的生存鏈,也不能說誰離開誰都能活,沒有誰都能活。如果沒有農民生產糧食,工人就沒有糧食喫,如果工人不生產農資器械,農民種地就很費事,如果沒有科學家研究農作物的高產品種,先進的種植技術,也沒有現在的糧食大豐收。對於農民該不該享受養老金的問題,這是一個時代的產物,目前國家的財力還不能夠負擔得起農民這個龐大羣體的養老金的發放能力,畢竟國家也還有正常的運轉,還需要大量的經費開支。當然以後國家富裕了,會對農村養老金進行全國統籌確保農民的晚年幸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