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層樓於沙渚,不待建成而樓已倒矣……凡物沒有基礎,必定立腳不住。

——毛澤東《湖南改造促成會答曾毅書》

01一個關於基礎的故事

騎手菌畢業於福州大學,學的是土木工程專業。在福州,河岸邊的風景是最好的,所以濱臨閩江,高樓林立,房子的售價很高。

大學時代,我們前往閩江邊上的一處工地實習,當時工人們正在建一座高層住宅的基礎,樁基礎被一根接一根地打到地下,場面十分震撼。

我問現場的項目經理,在這裏基礎的造價一定很高吧。他笑笑說,對這個工程來說,基礎的造價應該佔結構造價的一半左右。

我當時非常震驚,因爲我未曾想到,這看不見的基礎,造價居然這麼高。

他說,因爲地質情況比較惡劣,這個地方下面是厚厚的淤泥質土層,樁基礎必須打到很深很深的基岩上面,整個房子才能立得住……

誰能想到,在地上部分開始施工前,一半左右的投入都被埋入了地下!!

後來我想想,才覺得這並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情——

按照規範的要求,不同高度的建築,不同的地質條件,要求房屋要有不同的基礎形式和基礎深度,或者反過來說,基礎的形式和深度決定了房子能建多高,如果基礎的深度不夠,還非要建高樓,那後果一定是房子的傾斜甚至倒塌。

由此我聯想到了很多。

02沒有基礎的房子會怎麼樣?

很多建房子的人並不甘心,他們覺得我住的是房子,又不是睡在基礎上面,花那麼大的力氣和代價在看不見的東西上面,真的不甘心。

虛榮的人,充滿僥倖思想的人,急功近利的人,想在這些看不見的基礎上偷工減料,他們把本來應該用在基礎的投入用到了房屋的裝飾裝修上,看起來房子更漂亮了,短期之內似乎沒問題,他們爲此沾沾自喜,暗自嘲笑那些按部就班,辛苦建造基礎的人。

但是一有大風或者地震,房子就會頃刻崩塌,一切努力,付諸東流。

忽略了基礎房子,只是一棟華美的,但卻傾斜的,畸形的,破裂的,倒塌的,不能住人的房子。

那麼忽略了基礎的人生又是怎樣一番光景呢?

騎手菌覺得,如果一個人緊緊盯着最後的結果來做事,他的心必定是無比躁動的,他根本沒有心思去按部就班地打好一件事的基礎,那麼失敗隨時會發生,即便最終他能得到結果,往往得到的也是扭曲的,縮水的,南轅北轍的結果,而不是他當初想要的那個結果。

因爲你一旦把自己的精力全部都用於追求華麗的表象,而不去把事情的基礎打得堅固牢靠,那麼你就會被各種各樣層出不窮的次生問題所淹沒,你也經不起任何的挫折考驗,這將會導致你人生之路也越走越狹窄。

03厚積而薄發

許多高手看起來平淡無奇,一招一式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很多挑戰者並不服氣,以爲自己也可以輕易打敗高手,等到真正交手的時候,才發現差的不是一星半點,結果一定是一敗塗地。

原因很簡單,稚嫩的挑戰者只看到了那些表現出來的東西,但是卻看不到爲了能把這些東西表現好,高手已經修行了十年,對高手是輕而易舉的事,對稚嫩的挑戰者來說,卻是千難萬難。

王羲之的一手好字,讓他流芳千古,他被人們尊稱爲“書聖”,一篇《蘭亭集序》,被盛讚爲“天下第一行書”。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墨池”的典故呢?又有幾人能因爲練字而把池水都染成了黑色呢?

在賽場上,所有人都被林丹的所向披靡的霸氣和高超的球技折服,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林丹從9歲開始練習羽毛球,當時他還太小,每天都是練到累,累到哭,哭完練,12年的漫長磨礪之後,21歲的林丹才收穫他第一個單項世界冠軍,但是從那一天開始,他就變得勢不可擋,先後拿到了20個世界冠軍,被人們稱爲“超級丹”。

所以,要想成就事業,人就要有一顆踏實的心,去一步步打穩前進的基礎,不急功近利,不虛榮幻想。

在思考問題的時候,邏輯清晰,先找本質,後求表象;

在制定目標的時候,要見“房子”,更要見“基礎”,進行合理規劃;

在做事的時候戒驕戒躁,按部就班,步步爲營。

當然,也不要爲了眼下沒有成果而焦躁不安,一顆果樹要經歷數年的生長才能結出果實,而一旦它開始結果,那麼它每年都會結出許多果實。

做事也是一樣的,你現在的努力會被投機取巧,安於現狀的人嘲笑,但是你要告訴自己,我是在紮根,我並不是沒有成長,當你真正開始奔跑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比別人跑得更持久,更快速,更穩健。

厚積薄發,騎手菌與你共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