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期間堅守在一線崗位的慶華人。本報記者 程宦寧 攝

玉樹市氣象局趙文傑正在查看氣象儀表。本報記者 洪玉傑 攝

正在忙碌中的省人民醫院血液透析中心。 本報記者 黃靈燕 攝

十一長假,西寧市公交有限責任公司四公司十二隊的陳師傅還是照往常一樣按時出車。本報記者 魏雅琪 攝

作爲應急搶險救援主力軍的消防官兵,24小時堅守崗位,用忠誠和奉獻的精神爲市民撐起節日安全的“保護傘”。圖爲海東消防支隊特勤大隊開展強化訓練。本報記者 王偉才 攝

青藏鐵路公司養路工人依然奮戰在保暢第一線,履職盡責,用星星之火匯聚起守護雪域天路的火炬能量。 本報記者 黃靈燕 攝

10月1日,舉國歡慶,慶祝新中國成立69週年。

伴隨着七天小長假,人們出門走親串友、休閒旅遊,盡享國慶假日生活。然而國家的興盛,民族的富強,需要人民的不懈努力,在這個國慶節,也有許多人堅守崗位,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對祖國深深的愛。

從三江源頭到河湟谷地,從風雪草原到大漠戈壁,從城鎮社區到廠礦企業,從建設工地到田間地頭……在這秋高氣爽的美好時刻,高原大地上有那麼一些身影以奮鬥者的姿態,依然在工作崗位上忙碌着,堅守在崗位一線,爲了一個夢想、一份責任、一方安寧,成爲國慶佳節的“堅守者”,或許,一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然而當每一朵浪花匯聚起來的時候,就是深入實施“五四戰略”,奮力推進“一優兩高”,不斷開創新青海建設新局面的強大動力。

工程建設 熱火朝天

10月1日,依然是轟鳴的機器聲和人聲鼎沸的廠區,過節不停產,堅守第一線,這是節日期間可愛的“慶華人”的真實寫照。作爲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試點企業之一的青海慶華煤化有限責任公司,是我省“煤—焦—煤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風風雨雨的13個年頭,重要的組成地位也註定了慶華要付出的比一般的企業更多。

公司辦公室主任山成祿說:“雖然是過節,但是爲保證10月9日出口南非焦炭數量、質量和近期50多萬噸國內外訂單的生產任務,他們選擇了加班加點放棄與家人團聚,1300多人兢兢業業奮戰在生產第一線,從公司領導到一般員工,大家齊心協力保生產,上下一心同努力,以自己辛勤的勞動滿足客戶需求。”

走進祁連縣八寶鎮麻拉河村,首屆“玩偶狂歡節”活動已經準備就緒。縣旅遊局局長馬金國介紹說:“爲進一步推進麻拉河村旅遊示範點建設,豐富麻拉河村‘飛行小村’的內涵,10月2日至4日,麻拉河村將舉辦首屆‘玩偶狂歡節’,活動以玩偶狂歡、少兒時裝走秀、美食盛宴、玩偶表演、廣場文化演出等板塊組成的國慶盛宴將呈現在走進天境祁連的人們面前,將有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和麻拉河鄉村旅遊示範點建設,是祁連縣秋冬季旅遊的高潮部分,也是填補秋冬季旅遊空白、提升遊客娛樂趣味的重要抓手。”

脫貧攻堅沒有假期,長假第一天,和往常一樣,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中鐵鄉恰青村的第一書記尕白就忙活起來。“今年給村上有住房困難的羣衆爭取了23套統規自建的房屋,每戶補助六萬元,羣衆不掏一分錢。這些房子從六月份開始建,目前除了三戶正在施工當中,其餘的都可以入住。這不,眼看天氣越來越冷,最近幾天我們都在抓緊時間瞭解他們的入住情況,看看還需要我們幫忙做些什麼。”統計困難村民具體問題,幫助他們安心入住,讓每一個貧困戶都能夠在新房子裏過上一個溫暖的冬天,尕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服務羣衆 盡心盡力

窗口單位作爲服務羣衆的“前沿陣地”和“一線平臺”,服務水平的高低、服務質量的優劣、服務形象的好壞直接影響人們出行旅遊的便利和對國慶佳節的第一印象。

10月1日早上8時,省城西寧火車站客運車間開始了24小時的工作,站長高明辰已經是第四年在國慶節期間堅守崗位了。主要負責整個車站的候車與售票的高明辰手拿對講機,開始了對各個窗口情況的瞭解。與往年不同,今年十一西寧火車站進出站旅客流量平穩,沒有出現突增的情況。“兒子總說讓我帶他去旅行,可是我們鐵路人就是這樣,國慶節期間,別人出門旅行、闔家團圓的時候就是我們最忙的時候,只能在休息的時候帶家人去周邊逛逛。但是我們保障了每一位旅客的出行,這是我們值得驕傲的事。”

同一天,在海東市平安區平安大道,一面是商家國慶節打折活動的海報和過往不息的人羣,一面是整裝執勤的特警。“從部隊轉業到海東特警支隊,已經快十個年頭了,每年國慶節都要執勤,我覺得這樣過國慶更有意義!”海東市特警支隊特警李有興告訴記者,前兩天剛開放的袁家村旅遊景點,在十一小長假迎來的遊客一下子增多了不少,當天車流量已經達到4萬臺次,是以前的十幾倍。每次執行完一項任務後,只是作短暫休整就趕來執勤點巡邏,他們的國慶節就是24小時堅守在崗位,保障羣衆開開心心出遊,平平安安回家,就是守護新中國成立69週年的歡樂與祥和。

堅守一線 無怨無悔

10月1日,在三江源頭的玉樹,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玉樹市氣象局的趙文傑依舊跟往常一樣堅守崗位。

爲推進數字化建設,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完成了保護區運行環境、數據庫建設、綜合地理信息服務平臺、智慧巡護系統、公衆宣教多媒體查詢系統、全方位探頭監控系統和物種監測系統等數字化保護區建設,使隆寶自然保護區第一次以信息化的手段獲取監測數據。趙文傑負責保護區內一個國家級天氣站和無人看守區域站的氣溫、氣壓、雨量、風向、風速、相對溼度、淺層地溫(深層地溫)數據變化牽動着他的心,對於趙文傑來說,爲玉樹當地經濟建設,農牧業生產,防災減災等方面做出了氣象人應有的貢獻,就是對新中國成立69週年最好的獻禮!

清晨,太陽還沒爬上東山,古城隆務的人們駕車踏上長假的快樂旅途,蘭採鄉幹部完瑪當週卻跨着摩托車揹着幾包方便麪,一如往日走向通往葉雄寺的那條山路。“現在正是黃南藏族自治州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的關鍵時期,作爲維穩幹部,除了充當政府和僧俗羣衆間的橋樑紐帶,還必須積極地將寺院的危房改造、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保險等事務攬在肩上,事無鉅細地去參與、關心、指導和處理基層一線的每一件事兒,盡心竭力爲僧俗羣衆解決難題。”完瑪當週說。

10月1日早上,濛濛細雨,街道上的燈杆上,五星紅旗鮮豔無比,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生態管護員索索和往常一樣,正在措日尕則山頂峯的牛頭碑附近收拾散落的石塊。

“生態保護沒有假日,從2014年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啓動以來至今,我見證了曾經一點一點從草原上消失的動物們又慢慢地回到了這裏,而且數量越來越多。藏野驢、黃羊隨處可見,狼、熊、狐狸這些動物也時常出沒。現在隨着綠色發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牧民羣衆的生態保護意識也明顯增強了”。索索說:“我有義務和責任來呵護這片綠水青山,只有更加全心全意地保護生態,才能從一座座‘綠色銀行’受益,也會讓更多的牧民羣衆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帶給每一個人。”

(本報記者 洪玉傑 吳雪 程宦寧 尹耀增 鹹文靜 李興發 公保安加 王湘琳)

作者:青海日報記者 來源:青海日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