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vIlxzDQvtTKl\" img_width=\"600\" img_height=\"315\" alt=\"執麈尾 揮羽扇 話清涼\"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南朝)鄧州彩色畫像磚 河南博物院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僅以《晉書》及《世說新語》兩書爲例,經筆者查檢,記載有執麈尾者並不多,僅有樂廣、王導、殷浩、孫盛、王衍、庾法暢(餘嘉錫先生認爲應是康法暢)、王濛、庾亮等八人。\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vIlmA5uCO51N\" img_width=\"600\" img_height=\"518\" alt=\"執麈尾 揮羽扇 話清涼\"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東晉) 顧愷之 列女仁智圖(局部) 絹本設色 縱25.8釐米 橫417.8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魏晉時期手持麈尾的清談名士大多好玄學,習老莊之道。

"\u003Cp\u003E原標題:魏晉時代的清涼,誰曾執麈尾,揮羽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古時期的扇子以扇風納涼等實用性爲主,直至麈尾扇、羽扇等新扇種的出現,扇子的形象和功用有了更新發展,成爲風度、氣質的體現和載體。本文從考古及文獻考證等多方面研究後認爲,學界一些通常認識還有可再商榷之處,因此從起源、形制、功用、發展、演變等方面,重新對麈尾及羽扇進行探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時至今日,羽扇綸巾、名士風流雖已成歷史煙雲,但透過繪畫及文獻中對麈尾和羽扇的記敘,仍能追思他們搖麈尾清談時的神韻,遙想他們揮羽扇引百萬大軍時的風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沈從文認爲扇子源於新石器時代。江西靖安李洲坳考古出土的實物可證明,至少春秋之前就已經有便面竹扇。此外,湖北江陵馬山戰國楚墓、馬王堆漢墓、湖北江陵天星觀1號戰國楚墓中都有竹扇或羽扇出土。根據文獻記載,秦漢時期還出現了紈扇。但以上幾種早期扇子,以扇風納涼等實用性爲主,直至麈尾扇、羽扇等新扇種的出現,扇子的形象和功用纔有了更新發展,併成爲風度、氣質的體現和載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麈尾扇即是在扇面周圍加裝獸毛的一種特殊類型扇子。通常認爲產生於魏晉時期,是當時竹林七賢等魏晉名士清談用物,諸葛亮指揮三軍時所持之扇亦是麈尾。經筆者從考古及文獻考證等多方面研究後認爲,學界一些通常認識還有可再商榷之處,有必要從起源、形制、功用、發展、演變等方面,重新對麈尾及羽扇進行探究。\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vIljbCnRrf6M\" img_width=\"600\" img_height=\"736\" alt=\"執麈尾 揮羽扇 話清涼\"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春秋) 便面 江西靖安出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一、麈尾扇起源\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麈尾扇製作所用材料來源,學者觀點並不相同,主要有駝鹿和麋鹿兩種觀點。動物學家譚邦傑認爲麈爲駝鹿。以東漢許慎爲代表的一些古代學者則認爲麈即是麋鹿。許慎《說文解字》稱麈爲麋屬。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載:乾隆皇帝還曾對此親自驗證,他親眼看到御園麈角冬天脫落,而麋鹿的角則不脫落。因此認爲後世所謂的麈即古代所謂的麋。筆者分析,駝鹿是亞寒帶針葉林動物,主要棲息於原始針葉林和針闊混交林中,在中國,僅東北大興安嶺及小興安嶺一帶有分佈。而據徐陵《麈尾銘》、常璩《華陽國志》等文獻記載,麈產於吳、蜀等地。如徐陵《麈尾銘》稱:“(麈尾)入貢宜吳,出先陪楚。”常璩《華陽國志》稱:“(郪縣)宜君山出麋,尾特好,入貢。”駝鹿的產地與麈的產地並不相符,由此可見。麈並非是駝鹿,而還應以《說文解字》中所注爲當,麈指的應該是麋一類動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通常認爲麈尾扇產生於魏晉時,甚至傳爲梁簡文帝所制。但是據筆者查考及親見,漢代畫像石中便有麈尾扇出現。如臨沂市吳白莊漢墓出土的畫像石。除圖像實證外,漢代麈尾使用資料尚見於文獻記載。如漢代李尤《麈尾銘》稱:“ 成德柄,言爲訓辭,鑑彼逸傲,念茲末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作爲扇風用的扇子,上面按的麈尾或獸毛顯然是有畫蛇添足之嫌,其拂塵功能亦不明顯。那麼這種形狀怪異的麈尾扇又因何而生呢?談到麈尾的來歷,近人常引用司馬光的觀點。司馬光《名苑》中稱:“鹿大者曰麈,羣鹿隨之,視麈尾所轉而往,古之談者揮焉。”意即麈是頭鹿,用它的尾裝飾扇子有自重身份,領袖羣倫的寓意。但司馬光是北宋末朝人,距麈尾扇的最初產生時代已經相隔約八百餘年。司馬光顯然是以麈尾的功用來倒推麈尾扇的起源,有主觀猜測成分,可信與否,值得商榷。無論麈這種動物是麋,還是駝鹿,指的均爲某類鹿種,而非頭鹿之意,並不存在羣鹿跟隨着麈這一現象,所以“鹿大者曰麈,羣鹿隨之”可信程度並不高。\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vIlk7ANRXiHT\" img_width=\"600\" img_height=\"182\" alt=\"執麈尾 揮羽扇 話清涼\"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漢)畫像石 吳白莊漢墓出土 臨沂市博物館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古人最初爲什麼要在扇上加上尾毛這類多餘東西,至今仍未有可信服的答案。筆者認爲,麈尾扇能突然興起,必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其源流和文化影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麈尾扇產生於漢代,那麼對於麈尾扇的產生研究還應從漢代的物質文化及類似物品的比較入手。通過研究和對比後筆者認爲,麈尾的起源很可能是受古代旄牛尾使用的影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山海經·北山經》載:“(潘侯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牛,而四節生毛,名曰旄牛。”旄牛身上有長毛,古代行軍打仗時,其前導的旗杆上就會繫有旄牛的長毛,以做先鋒和指揮之用。《說文解字注》稱:旄是旌旗之名。如《尚書·周書·牧誓》在牧野之戰時,武王便是右手持白旄以麾。按照清代學者王引之觀點,我們常說的成語“名列前茅”的茅其意即指“旄”。另外,古時帝王乘輿上用以翳蔽的旄纛,亦是用旄牛尾製成。此外還有朱旄、文旄、彩旄等都是用旄牛尾所製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旄牛尾在指揮軍隊所發揮作用還體現在“節”上。節是漢代發兵的信物,一般爲竹製,長七八尺(漢尺),上面裝飾有旄牛尾。節上的旄牛尾共有三重,最初本爲赤色,在漢武帝時因戾太子矯節發兵,乃加黃旄於第一重之上,以示區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上幾例可看出旄牛尾尊貴及其重要性。擔負着指揮全軍、彰顯帝王或統帥身份的作用。從形態及功用而言,麈尾與旄牛尾有很多相似之處,似乎可以推出麈尾很可能是由旄牛尾發展而來。古代文人高士既期盼有領袖羣倫的風采,又羨慕將軍指揮千軍的氣概,因此便借鑑“節”“旗”使用旄牛尾的方式,在扇上加裝麈尾。之所以選用麈尾筆者猜測可能有兩個原因,其一麈即是麋鹿,尾大而毛長,更適合飾於扇上。其二是相比於旄牛尾而言,麈尾更加名貴,更能彰顯貴族及名士身份。\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vIlkW2dhTkbI\" img_width=\"600\" img_height=\"786\" alt=\"執麈尾 揮羽扇 話清涼\"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東晉)顧愷之 洛神賦圖(局部) 絹本設色 縱27.1釐米 橫572.8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旄尾與麈尾聯繫在史書文獻材料中亦可找到一二。左思《蜀都賦》:“屠麖麋,翦旄麈。”劉逵注:“旄麈有尾,故翦之。”可見旄麈尾用途相同。另外《太平御覽》卷730《陳嘉婦與嘉書》:“今奉旄牛尾拂一枚,可拂塵垢。”《南史》卷78《婆利國傳》:“其侍女持白旄拂。”《格致鏡源》卷83:“講僧執麈拂子”。拂子和麈尾扇都屬相似類別的物件。拂子是由麈尾演變而來,而拂子又有用旄尾做成者,亦可推出旄尾與麈尾的同源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麈尾扇源於旄牛尾,這種推論在繪畫上也有所顯現。如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中洛神騎鳳時所持的裝飾有旄牛尾的節,這種節與顧愷之《列女仁智圖》中許使者及齊使者所持之節完全相似。而《洛神賦圖》的其他情景之中,洛神手中所持之物便已經變成了麈尾扇。與洛神騎鳳相類似的浙江餘杭小橫山南朝墓的畫像磚上有一些騎龍騎虎的仙人圖,但是這些仙人手中卻變成了麈尾扇。這些都可以推出麈尾與旄尾的同源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二、 麈尾之用\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般扇子都是以扇風納涼使用爲主,麈尾扇卻是例外,雖然它也有扇風清暑併兼可拂塵的功能,但是其意指作用則更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雖然梁簡文帝作《麈尾扇賦》稱:“(麈尾扇)既可清暑,兼可拂塵。”但事實上,麈尾扇這類扇子,扇面飾有獸毛,容易脫落,拂塵的功能有限,實用性並不強。《世說新語》記載孫盛與殷浩對食時,揮擲麈尾,獸毛多落於飯中,可見其獸毛的穩固程度並不高。從現存麈尾文物來看,也是如此。日本正倉院所藏的兩件唐代麈尾扇雖然保存精心,且置於黑漆盒中,但是其上的毫毛也已經脫落殆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魏晉時期麈尾扇雖稱爲扇,但多是一種身份代表或顯示才學氣度的道具而已,其喻指性較強,實用性則較弱。有時麈尾一時不在,亦可用其他道具來替代。如《陳書》卷33《張譏傳》記載:陳後主曾到鐘山開善寺西南松林下聽張譏講經,當時麈尾尚未運到,陳後主命人取來一根松枝,親手遞給張譏說:“卿可以此代替麈尾。”\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vIllLFwk4P0G\"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78\" alt=\"執麈尾 揮羽扇 話清涼\"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從現存相關圖像可以看出,麈尾扇在使用上應該是有一個變化的過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通過臨沂市博物館所藏的畫像石可以看出,在麈尾扇產生之初的漢代,尚無清談功用,麈尾只是單純作爲身份的代表。畫像石上執麈尾扇的人頭戴梁冠,身上佩劍,應爲有身份的官員,旁邊有文士向其彎腰施禮。這幅圖像被館方命名爲《執刑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洛陽朱村曹魏墓中《墓主人夫婦對飲圖》中墓主人在酒宴上持麈尾,這同樣是與清談無關,而是身份代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傳爲東晉顧愷之的《列女仁智圖》中楚武王臂挾一麈尾扇。《洛神賦圖》中男主人公曹植手拿麈尾。此圖中的麈尾仍是身份的代表。但是值得思考的是,《洛神賦圖》中的洛神雖然是女性,其在大多數場景中手持麈尾。甚至在龍車之上兩女子同時持麈尾。沈從文認爲:“麈尾扇在北朝時候成爲進香人及飛天的手中之物,代替飛天的翅膀。《洛神賦圖》成圖於陳、隋之間,因此上面的洛神持有麈尾。”筆者仔細觀察《洛神賦圖》後,認爲沈從文觀點尚值得商榷。《洛神賦圖》中洛神持麈尾形象,絕大多數時候並非是在騰飛。即使是敦煌飛天形象之中,絕大多數不持麈尾,可見麈尾扇並非替代翅膀之用。飛天、洛神等持麈尾現象,應該是麈尾與宗教結合及神仙形象世俗化的結果。類似的圖像還有河南博物院所藏的鄧州南朝劉宋墓出土的畫像磚上。此磚主題爲常見的王子喬吹笙引鳳圖案,右側仙人浮丘公所持的正是麈尾扇。\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vIlmA5uCO51N\" img_width=\"600\" img_height=\"518\" alt=\"執麈尾 揮羽扇 話清涼\"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東晉) 顧愷之 列女仁智圖(局部) 絹本設色 縱25.8釐米 橫417.8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魏晉時期手持麈尾的清談名士大多好玄學,習老莊之道。因此麈尾扇開始與佛道等宗教相聯繫。晉朝佛教興盛,《世說新語》載:“至過江,佛理尤盛。”僧人地位很高,僧人手持麈尾者亦有之。東晉庾法暢是東晉時期著名高僧,卻仍似俗世貴族名士那樣手持麈尾。《高僧傳》稱其“常執麈尾行,每值名賓,輒清談盡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十六國時期的冬壽墓壁畫中墓主人也持有麈尾扇,冬壽是前燕的一名將軍,於鹹康二年(336)奔高句麗。他並非高士,畫像中手持麈尾也是身份的代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唐代一些畫像中出現麈尾扇,但畫中的人物則都是前朝之人。如閻立本《歷代帝王圖》中孫權、晚唐孫位所做《高逸圖》中手執麈尾的魏晉高士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五代阮郜《閬苑女仙圖卷》中有一女仙亦持麈尾扇,應該是《洛神賦圖》等繪畫的遺風,亦是神仙形象世俗化的結果。\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vIlxcCHeIZ5M\" img_width=\"600\" img_height=\"282\" alt=\"執麈尾 揮羽扇 話清涼\"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唐)麈尾 〔日〕正倉院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三、 誰執麈尾\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魏晉名士好清談,麈尾通常被認爲是清談之物,《世說新語》《晉書》等著作中多有持麈尾扇的記載,並留下許多典故逸事,最有名者莫過於“白玉麈尾”及“奮擲麈尾”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西晉時期王衍曾任司徒、太尉等職,他外表清明俊秀,輕搖麈尾時,因其手光滑潔白,竟然同麈尾扇上的白玉柄一樣潔白光滑,無法分辨。王衍的才學與辯才俱佳,猶擅老莊,常自詡爲子貢。他的美貌及翩翩風度,如同今日明星一般,贏得了貴族才俊的傾慕和年輕士子的追捧。王衍雖然風度卓絕,但是在政事及治國能力上卻是一塌糊塗。最終在對石勒的戰爭中被打敗,並被石勒俘虜。成爲清談誤國的典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魏晉高士清談時也有機鋒相對的時候,如孫盛與殷浩在清談中爭論激烈,連喫飯都顧不上,以至於僕從送上的食品冷了又熱,熱了又冷。激烈時甚至彼此奮擲麈尾。從這些記載及逸事中,我們可以遙追魏晉名士的風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傳世的早期繪畫中,麈尾扇在應用中卻並沒有清談的跡象。畫面中的孫權、楚武王、曹植、洛神、冬壽等均非清談之士。魏晉名士的早期相關圖畫中亦無手持麈尾的形象存在。如南京西善橋竹林七賢及榮啓期圖中,各位高士手中均無麈尾。在南北朝隋唐盛行的大量壁畫《樹下老人圖》屏風畫中,樹下老人這種高士形象的手中也並無麈尾。這似乎又與我們通常對麈尾的認識相矛盾。\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vIlxzDQvtTKl\" img_width=\"600\" img_height=\"315\" alt=\"執麈尾 揮羽扇 話清涼\"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南朝)鄧州彩色畫像磚 河南博物院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僅以《晉書》及《世說新語》兩書爲例,經筆者查檢,記載有執麈尾者並不多,僅有樂廣、王導、殷浩、孫盛、王衍、庾法暢(餘嘉錫先生認爲應是康法暢)、王濛、庾亮等八人。這八人之中除法暢外,其餘六人全是權臣高官,他們的職位包括有尚書令、丞相、中軍、司徒、長史、徵西將軍等,並無寒門高士。拿麈尾的唯一一個非權貴望族的特例是康海暢。他是高僧,僧人可以對皇帝王者不行跪拜,併成爲門閥權貴的座上賓。正是這種特殊身份才使他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晉朝持麈尾者最主要是有一定身份和地位。普通人即使是才俊高士一般也不使用麈尾。這在文獻上同樣是有佐證可尋。如《資治通鑑·卷138》載:寒門出身的南齊名將陳顯達,雖已官到太尉之職,但是仍然告誡其子稱:“麈尾蠅拂是王、謝家物,汝不須捉此。”即麈尾是王、謝這類門閥貴族纔有資格持,你們沒有資格拿。可見麈尾非凡人所持之物。《南齊書》卷33《王僧虔傳》記其《誡子書》:“盛於麈尾,自呼談士,此最險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陸機《羽扇賦》中稱:“楚襄王章臺之會時,山西與河右諸侯皆手持麈尾。”雖爲假託,但是亦足可見持麈尾之人的高貴。一直到南北朝的末期陳朝時,麈尾扇仍非普通人所能使用。按《陳書》記載,陳叔寶爲太子時曾親手將新造的玉柄麈尾與張譏,並說:“當今雖復多士如林,至於堪捉此者,獨張譏耳!”張譏當時爲東宮學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各種繪畫圖像中,除帝王、權貴及神仙之外,直到晚唐五代時期孫位的《高逸圖》中才有高士持麈尾的形象出現,這應是第一次在繪畫上真正將高士與麈尾相結合。一些學者認爲《高逸圖》所繪爲竹林七賢,持麈尾高士爲阮籍,且不說此時距竹林七賢時代已約六百年,畫家已無法真實表現當時場景,而且《高逸圖》中人物是否爲竹林七賢,持麈尾之人究竟是誰尚有爭議。在沒有更多明確證據之前,還是按宋徽宗所言的高逸相稱更爲合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雖然麈尾通常被認爲是清談之物,在文獻上亦有一些相關記載,但是在古人圖畫中,麈尾始終未出現在魏晉文士清談的場面之中。筆者分析,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是早期繪畫不多,存世更少。流傳至今的人物繪畫屈指可數,難以完全反映當時繪畫的各種題材及整體風貌。漏記、佚失等可能性亦有存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次,魏晉權貴清談誤國多爲時人及後世所詬病,因此魏晉門閥貴族在繪畫中出現的並不多,不爲畫家所崇尚,反而是嘯于山林,肆意酣暢的竹林七賢一類的隱逸高士成爲繪畫的常見體裁,體現了藝術家的精神寄託。但是竹林七賢等高士,他們非居朝堂,身份亦非十分尊貴,既無持麈尾的財力又無持麈尾的地位。所以與竹林七賢等高士相配的物品往往是琴、酒一類的事物,而很少出現麈尾扇這類特殊物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麈尾扇身份尊貴,其裝飾則更爲豪華,尤其是扇柄常用玉、玳瑁、金銅、漆等名貴材料製作。這些豪華扇柄也成了魏晉南朝文人顯示才學、寄託情懷、修身警己的刻銘之處。據文獻記載六朝文人王導(東晉)、許詢(東晉)、張悅(南朝宋)、徐陵(南朝陳)等都有《麈尾銘》傳世。他們筆下的麈尾包括有白麈尾、黑麈尾、玳瑁麈尾等。\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vIlyR7zsV3aE\" img_width=\"600\" img_height=\"685\" alt=\"執麈尾 揮羽扇 話清涼\"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唐) 孫位 高逸圖(局部) 絹本設色 縱45.2釐米 橫168.7釐米 上海博物館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四、 形式及演變\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麈尾扇主要有三種形式,甲型是在扇頭部兩端分插兩撮麈尾毛。如東漢畫像磚及《洛神賦圖》中洛神手持麈尾。乙型是在扇子周邊飾一圈麈尾毛。如《歷代帝王圖》中孫權所執麈尾。丙型則是在扇柄上直接裝以麈尾毛。如正倉院所藏麈尾及《高逸圖》中的高士所執麈尾。根據考古及圖像證據可知,甲型的麈尾扇產生時代最早,應該是在漢末時期。但是應用更廣的則是乙型麈尾扇。丙型麈尾產生時代最晚。有人將甲型麈尾扇又稱作比翼扇,於史無據。按詞義理解,比翼扇應是羽扇一種。這幾種麈尾扇在歷史應用中有時共存。如《洛神賦圖》甲型、乙型兩種麈尾扇同時出現。麈尾扇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曾一度非常盛行,但是到了隋唐時則開始逐漸式微,很少再用。麈尾扇在後世雖幾乎不用,筆者分析麈尾扇並非消亡,而是形式轉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麈尾扇分爲兩個部分即扇面和獸毛拂,兼顧了納涼及拂塵兩個功能。隋唐後,門閥制度逐漸崩潰,世家大族開始衰落,作爲身份象徵的麈尾也失去了其作爲尊貴符號的指代意義。再兼隋唐不尚清談之風,因此其使用開始減少。麈尾由象徵走向實用過程中,開始分化,其納涼功能(扇面部分)轉化爲羽扇或紈扇。而其拂塵功能(尾毛部分)則轉化爲拂塵。\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vIlyfF4A8Mac\" img_width=\"600\" img_height=\"738\" alt=\"執麈尾 揮羽扇 話清涼\"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唐)維摩詰經變圖 敦煌103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先看麈尾扇作爲扇子時的轉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敦煌103窟《維摩詰經變圖》中的維摩詰手持的是麈尾扇,但是到了北宋李公麟筆下的《維摩演教圖卷》中的維摩詰手持之扇形狀雖變化不大,但是已經明顯變爲羽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故宮藏顧愷之《洛神賦圖》北宋摹本中洛神及曹植所持麈尾扇上獸毛還較爲清楚明晰,但到了故宮藏南宋摹本中他們手中麈尾扇已經變成接近於團扇形象,有的扇上獸毛竟退化成了幾條飄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再看麈尾扇作爲拂子的轉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敦煌遺畫中有大量《行腳僧》母題圖畫,圖畫內容大同小異,僅以現藏大英博物館藏編號爲Ch.00380的《行腳僧》紙本彩繪爲例,畫面中行腳僧手持麈尾扇的扇面極小,尾毛卻又很長,其主要作用應該是拂去塵埃和驅避蠅蟲,其形象及作用已經接近於後世的拂塵。這種麈羽扇在後世傳爲《玄奘取經圖》(現藏日本),玄奘這一行腳僧手中的麈尾已經完全變成了拂塵。\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vIlzO7eqgser\" img_width=\"600\" img_height=\"872\" alt=\"執麈尾 揮羽扇 話清涼\"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佚名 行腳僧 紙本設色 縱40釐米 橫29.8釐米 〔英〕大英博物館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五、 羽扇之辯\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常用羽扇綸巾來形容諸葛亮等古代名士的儒將風采。然而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所持的究竟爲何物,還有待考證。孫機等主流學者認爲諸葛亮所持的是麈尾扇而非羽扇。這一觀點傳播及影響很大,但是筆者深入研究後認爲這一觀點還可以再商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孫機先生認爲諸葛亮所持非羽扇的主要依據爲宋刊《藝文類聚》引《語林》、宋刊《太平御覽》卷687引《蜀書》等文獻記載:“(諸葛亮)葛巾毛扇”。此後,孫機先生再推測毛扇即麈尾扇,非羽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且不說如《北堂書鈔》等許多早期文獻中明確稱“(諸葛亮)葛巾白羽扇”,就算是諸葛亮所持的是“毛扇”,也未必指的是麈尾扇。筆者檢索《四庫全書》中,“毛扇”一詞共出現45處,並無一處可證明毛扇即是麈尾扇,其中詞意明確可證處,“毛扇”的含義均爲羽扇。如:《資治通鑑》卷134:“會端午,太后賜帝毛扇。”胡三省注稱:“毛扇,蓋羽扇也。”《浙江通志》卷120:湖州府物產“毛扇”的說明文字中,所指就是羽扇。《遵生八箋》:“舊有鵝毛扇即羽扇也”。這些文獻資料都可以說明諸葛亮手持的就是羽扇。雖然在一些文獻中被寫作毛扇,但是所指仍是羽扇,毛扇即是羽扇的別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古代統帥用羽扇用來指揮三軍,在文獻中多有記載。如:《晉書》卷100《陳敏傳》:“敏率萬餘人將與卓戰,未獲濟,(顧)榮以白羽扇麾之,敏衆潰散。”《北齊書》卷122《陸法和傳》記其與任約作戰,亦有“法和執白羽麾風,風勢即反”之語。梁元帝《金樓子序》稱:“侯騎交馳,仍麾白羽之扇”。史書中羽扇用作指揮三軍的事例很多,反之卻似無麈尾扇用在戰場指揮三軍的記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以上文獻分析可以看出,從文獻角度而言,諸葛亮這類名士儒將,在戰場上指點江山、揮斥方遒、席捲大軍時用的正是羽扇,而非麈尾扇。麈尾扇無指揮作戰的功能,因此有必要爲“羽扇綸巾”中的羽扇正名。\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vIm9VHyw8WBS\" img_width=\"600\" img_height=\"552\" alt=\"執麈尾 揮羽扇 話清涼\"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北魏)畫像石棺中的仙人持麈尾扇 洛陽出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羽扇產生於吳楚一帶,正如嵇含《羽扇賦序》中所言:“吳楚之士多執鶴翼以爲扇”。其產生時代要遠遠早於麈尾。羽扇包括大小兩種。早期羽扇是大扇爲主。如1978年於湖北江陵天星觀1號戰國楚墓裏曾出土一件長柄羽扇,原件已殘,現中國扇博物館有其複製品展出。這種長柄羽扇的用法在成都百花潭出土的錯金銀銅壺上有所顯示,應該是侍者爲貴族扇涼之用。大羽扇在《斫琴圖》中也有出現,同樣爲侍者手持。古代帝王儀仗所用的兩柄巨大的雉尾扇即是由這類大羽扇演化而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單人手持的小羽扇何時產生尚不完全知曉,但時代不會晚於東漢末年。漢武氏前石室畫像有人手持形似羽扇之物,旁題“齊將”,或是指揮戰鬥之白羽扇。但由於圖像模糊還不能肯定。據文獻中記載:西晉文學家陸機、傅鹹、嵇含、張載等都曾寫過《羽扇賦》,可見西晉羽扇流行程度已很高。按陸機《羽扇賦》記敘:中原諸侯多執麈尾,而南方名仕手執羽扇,到晉室南渡之後,中原權貴所執麈尾扇開始在南方流行。麈尾扇在流行過程中甚至開始與羽扇相結合。如據文獻記載:《南齊書》卷41《張融傳》:“陸靜修以白鷺羽麈尾扇遣融曰:此既異物,以奉異人。”可見在南齊時期,已經開始用羽毛代替麈尾扇上的獸毛。再從考古資料上看,洛陽出土北魏畫像石棺上的仙人所持麈尾扇上裝飾之毛已經疑似爲羽毛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vImAGIeUcobw\" img_width=\"600\" img_height=\"1400\" alt=\"執麈尾 揮羽扇 話清涼\"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佚名 14世紀 玄奘三藏像 絹本設色 縱135.1釐米 橫59.5釐米 (日)東京國立博物館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麈尾扇在唐代之後逐漸衰落。除古代帝子高士及神仙僧釋圖畫中還有出現外,中唐以後的現實社會中已經很少使用。如描繪五代時期《韓熙載夜宴圖》中韓熙載手持的扇雖然扇形與丙型麈尾扇類似,但是仔細觀察,其扇面四周包邊,非麈尾而是蒲扇。雖然羽扇在後代一直沿用並存在,但是其功能性也已大打折扣,不再是指揮千軍萬馬的利器,而成了百姓日常之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無論是麈尾扇還是羽扇,都已風光不再,但是曾經的扇底風流卻常存於歷史之中,供後人品味和仰慕。《炎徼紀聞》卷一記載:(明朝歸順州知州岑璋)“綸巾氅服,雜佩上首,揮麈尾逍遙”,時隔千年,他仍效仿古人裝束用具,體現了魏晉名士風度的魅力和遺韻。時至今日,羽扇綸巾、名士風流雖已成歷史煙雲,但透過這些繪畫及文獻中麈尾和羽扇的記敘,我們仍能追思他們搖麈尾清談時的神韻,遙想他們揮羽扇引百萬大軍時的風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圖片來源於澎湃新聞及網絡)\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68192541252045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