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cf8f08fa4f54b27ababa7f7d7f7b255\" img_width=\"494\" img_height=\"391\" alt=\"毛主席的秋收起义火种之所以能燎原全国,关键在落实了这六个字\"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同志英勇地领导了平江暴动,暴动以后奉命留下黄公略和几个同志带着少数武装坚持平江、浏阳斗争,彭德怀和滕代远带着主要的部队也上了井冈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此,这支部队以崭新的姿态向井冈山进军,很快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使得这支以农民为主体的红军,逐步发展为有觉悟、守纪律、能打仗、会做群众工作的新型军队,成了一支铁心闹革命、永远跟党走的队伍,确保了枪杆子牢牢掌握在党的手里。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1927年爆发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之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是我们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参加南昌暴动的有三万多人,后来在汤坑、三河坝等地打了败仗,队伍几乎打光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朱德同志和陈毅收集了余下的官兵八、九百人,改编为一个团,以后又搞了湘南暴动,扩大了武装,比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的兵力多,战斗力也要强出很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如果没有毛主席的这面红旗在井冈山,没有毛主席正确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朱德、陈毅所领导的南昌起义军余部要坚持下来也是不可想象的——上了井冈山后局面才大转。\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cf8f08fa4f54b27ababa7f7d7f7b255\" img_width=\"494\" img_height=\"391\" alt=\"毛主席的秋收起义火种之所以能燎原全国,关键在落实了这六个字\"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同志英勇地领导了平江暴动,暴动以后奉命留下黄公略和几个同志带着少数武装坚持平江、浏阳斗争,彭德怀和滕代远带着主要的部队也上了井冈山。他们把毛主席建立革命政权、建立根据地、建党、建军等等一套东西学到后,又回到平江、浏阳一带,发展了湘鄂赣根据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张太雷、苏兆征、叶挺、叶剑英等领导的广州暴动失败后,由袁国平、叶镛等把剩下的部队带到海陆丰去了。这是一支很硬的部队,保存了党的组织,有很多共产党员,大部分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学生,政治素质、军事技术都很好,比毛主席和朱德同志的那两支队伍基础都好。领导海陆丰斗争的彭湃,很优秀,海陆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是一个很好的根据地,群众基础非常之好。但是,由于没有一条正确的军事、政治路线,加上受到党内一些悲观情绪的影响,把外地人员从苏维埃根据地遣散回家,结果这样硬的部队,这样好的政权都失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什么毛主席领导的队伍比南昌暴动、广州暴动的力量都小,也经历过曲折,受过损失,却能首先在井冈山独立生存下来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是因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紧要关头,对于红军、红色政权能不能存在和发展,怎样才能存在和发展这些关键问题,只有毛主席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正确地解决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鄂豫皖、湘鄂西等地的红军后来有很大的发展,也是和井冈山红旗的影响分不开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毛主席让红军力量从小到大迅猛发展的致胜法宝是六个字:支部建在连上\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65年5月24日,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对身边的陪同人员回忆到:“支部建在连上和发展新党员都是水口的事情。水口是个好地方,我们在那里发展了秋收起义的第一批党员。”\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9642817163c4b12b370bca5d06d6663\" img_width=\"760\" img_height=\"540\" alt=\"毛主席的秋收起义火种之所以能燎原全国,关键在落实了这六个字\"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秋收起义之初,由于作战失利,加上连续行军非常艰苦,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开始动摇了。秋收起义的部队有一个团,即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四团,原来是收编的原黔军王天培部武装,结果这个团的团长邱国轩一叛变,就把全团人都给拉走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于剩下的人中,开小差、掉队的也很多。走到三湾时,队伍只剩下不到1000人了。罗荣桓回忆当时的情景曾感慨地说:“那时候,部队即使不溃散,也可能沦为流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时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毛主席采取了自愿原则:愿意继续参加革命的就留下来,想走的则给开具证明、发给路费,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消极悲观、逃避斗争的人都离开了部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毛主席经过反复思考后认为:要想使军队拖不垮,只能靠政治建军。正如毛主席所说:“两年前,我们在国民党军中的组织,完全没有抓住士兵,即在叶挺部也还是每团只有一个支部,故经不起严重的考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是毛主席利用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短暂休整的时间,作出了三项重大决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一,把只剩700人的部队从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实行支部建在连上,班排建立党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把党组织延伸到基层连队、班排,这是三湾改编最重要的一条举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三,建立民主制度,实行官兵平等,规定官长不准打骂士兵,官兵政治上平等。还废除了军官吃小灶、穿皮靴等特殊待遇。建立士兵委员会,对部队的经济开支和伙食管理进行监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湾改编半个月后,起义部队来到了湖南省炎陵县的水口镇,在这里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星期的休整。三湾改编确立“支部建在连上”,“水口宣誓”则是践行连队建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毛主席带着一个警卫排住在水口镇的桥头江家,团部设在镇上的朱家祠堂。其间,毛泽东和党内几位同志经常深入连队的士兵中间,找他们谈心交流,了解其思想动向、家庭状况、入伍后的表现和对党的认识等,同时积极宣传党的纲领和路线,着手发展新党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27年10月15日,毛泽东在水口叶家祠堂主持了我军历史上的首次连队建党活动,陈士榘、赖毅、李恒、欧阳健、鄢辉和刘炎6名士兵宣誓入党,成了首批战士中的共产党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毛主席对各连党代表叮嘱道:“回去之后各连成立支部,抓紧发展工作,以后要像今天这样,分批举行新党员入党仪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还说:“一个人活着要有心脏,党支部就是连队的心脏,把连队党支部建好,让连队的心脏坚强地跳动起来,才能使党的血液流贯我们这支部队的全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批战士中的这6名新党员中,后来有两人成为了开国将军——陈士榘是开国上将,赖毅是开国中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水口连队建党,成为真正把“支部建在连上”付诸实践的开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28年2月,毛主席又派三弟毛泽覃去宁冈县乔林乡抓党建试点。3月,他亲自到永新县秋溪乡开展建党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1月,毛主席在给中央的报告中提出,要在战斗的士兵中发展党员数量,达到党员和非党员各半的目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此,“支部建在连上”逐渐在中国工农红军付诸实践,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得以贯彻落实。\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3741924c0c74795a0e0bc192ef3249b\" img_width=\"245\" img_height=\"395\" alt=\"毛主席的秋收起义火种之所以能燎原全国,关键在落实了这六个字\"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毛主席与朱总司令\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支部建在连上,威力无比巨大。老井冈、开国元帅罗荣桓曾回忆说,井冈山斗争时期发生的一件事让他铭记一生:1928年7月,他率领三营下井冈山,夜间行军的时候突然遇到敌人的袭击。眼看着队伍被打散了,他万分焦急。结果等到天亮后清点人数,发现只丢了一名担架兵。等到9月26日部队返回井冈山时,没想到当初失散的那名担架兵早就回山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罗荣桓感慨道:这次远征,行程数百公里,打了几十场仗,却没有一个开小差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过去在旧军队里,官兵之间是雇佣关系:当兵的一个月领几块大洋,一旦发不出军饷就会开小差。毛主席带着队伍到井冈山下的时候说:“以后不能发饷了”。开国大将黄克诚后来回忆说:当时他很惊讶,因为自古以来就是“将靠薪,兵靠饷”,如果当兵的不发饷了,那还能维持吗?没有想到不仅能维持,还能发展壮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只要党员干部带头,官兵一致,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就啥事也能办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总结道:“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它初步解决了“党指挥枪”在军队基层落地生根、达于士兵的组织机制问题,为党从思想政治上建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另一方面,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成为夺取革命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此,这支部队以崭新的姿态向井冈山进军,很快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使得这支以农民为主体的红军,逐步发展为有觉悟、守纪律、能打仗、会做群众工作的新型军队,成了一支铁心闹革命、永远跟党走的队伍,确保了枪杆子牢牢掌握在党的手里。上井冈山时的师长余洒度、团长陈浩都成了叛徒,可是他们连一个排、一个班都带不走。后来张国焘叛逃,连一个警卫员也带不走。因为这已经是党的军队了,听党的指挥,不是任何个人的私属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支军队,最终夺取了全中国,这支队伍的领导者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一步步将新中国发展壮大至今,令举世震惊。(刘继兴)\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85232284611431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