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人民公安報社新警事兒工作室官方微博7月20日發佈消息《“文人神探”王大中去世》:王大中,二級警監,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大學法學院偵查與司法鑑定方向博士生指導組成員,國務院津貼享受者,中央電視臺報道稱其爲“文人神探”。人民公安報社此前曾刊文披露,2000年浙江某市公安局處理的一場交通案件中,王大中利用交換原理分析摩托車上遺留的微量物證,從而推斷出摩托車出事之前兩位乘坐者的位置,確定了有過錯的駕駛者,從而使該案件告破。

(原標題:“文人神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博導王大中去世)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博導王大中去世 曾被稱文人神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王大中。

據人民公安報社新警事兒工作室官方微博7月20日發佈消息《“文人神探”王大中去世》:王大中,二級警監,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大學法學院偵查與司法鑑定方向博士生指導組成員,國務院津貼享受者,中央電視臺報道稱其爲“文人神探”。2019年7月19日5時許,王大中教授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去世,享年76歲。

人民公安報社此前曾刊文披露,2000年浙江某市公安局處理的一場交通案件中,王大中利用交換原理分析摩托車上遺留的微量物證,從而推斷出摩托車出事之前兩位乘坐者的位置,確定了有過錯的駕駛者,從而使該案件告破。

中央電視臺法制頻道《第一線》欄目就該案對王大中進行專訪,並稱王大中爲“文人神探”。王大中謙虛地說,“神”稱不上了,“文人”倒還可以勉強這麼說,至於“探”倒真的是自己喜歡的職業。

他的偵查理念受到了偵查界的高度重視,也爲偵查學教學的老師作出了榜樣。王大中曾參與過公安機關很多案件的偵破工作,並提出過重要的思路幫助破案。

有一次,某地公安局局長打電話向王大中諮詢案件偵查的思路。通過四個小時的電話溝通,這位局長描述了犯罪現場的情況,王大中提出現場某面牆上的某個位置可能留有犯罪嫌疑人的指紋。偵查人員按照這個思路果然發現了一枚清晰的指紋,從而找到了偵查的突破口,並偵破了案件。王大中說,這種推斷並不是憑空猜測,而是根據現場的特點,根據案件規律總結出來的。

netease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劉雨欣_NBJS782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