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歼20脉动生产线一年可生产100架歼20

涡扇15已经产03批 歼20脉动生产线一年可生产100架歼20

前几天转了一个作者的文,里面提到涡扇15,有读者就质问我说为什么改口说涡扇15在明年才可以装上歼20,你不是一直坚持涡扇15早就装上歼20了吗?

这几位关心涡扇15的读者我很钦佩,但是此文是别的作者写的,与我无关啊,我不能转别人的文就篡改别人的原文,对不?

涡扇15已经装上歼20是事实,算起来已经生产了第四批,有图有真相,铁证如山,只是有人作鸵鸟状把头埋在沙子里假装看不见,还在那里胡诌八扯什么2025到2030年才会定型的鬼话,到了2030年中国的六代机都该出来了,歼20还没装上涡扇15?

官方公布的歼20每分钟战斗巡航52公里,相当于时速2.55马赫,这是AL31FN和太行发动机都不可能达到的战斗巡航速度。

2018年珠海航展上,歼20发动机独特的喷气声也极大的有别于八一飞行表演队歼10的AL31FN和歼10矢量表演机太行发动机的喷气声,只要不是装聋作哑,都应该听得清清楚楚,歼20装的就是涡扇15,有些人现在还在死扛说不是涡扇15,恐怕是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他就是有个美爹?咱就不知道了(笑)

我们今天谈的是歼20装上涡扇15全速生产的情况。

歼20的生产厂家成都飞机制造厂,是歼20的总装厂,据说已经新建、扩建了4条歼20脉动生产线。

有人说歼20因为发动机的问题已经接近停产边缘,这种谣言的可笑之处在于,说成飞已经新建4条生产线的也是他们。

这种军事爱好者套料(情报)的手法来来回回其实都是老一套。

网上有句名言:知道的不敢说,不知道的什么都敢说。

实际情况是,成飞新建了歼20的4条生产线不假,但是歼20的产量和产能确实是保密的。

谁都知道,军队的装备数量是严格保密的,那么,成飞歼20的产能也是保密的,这就是为什么经过了大肆宣传的试飞期(是政策的需要),一到正式投产就严格保密的根本原因。不是爬墙党无能,是有关产能的消息被封锁了。

歼20的脉动生产线

随着信息化等新技术的发展,工业生产特别是制造业的生产越来越集约化、科学化,由此产生了脉动生产线,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歼20的生产也不例外。

什么是脉动生产线?西北工业大学、中航飞机西安分公司几位高级技术人员在2016年第10期《航空制造技术》发表题为《飞机总装数字化脉动生产线技术 》论文。网址是http://www.doc88.com/p-7999753410585.html,有兴趣可以看看。我的学习体会是:分清固定站位生产线、连续流动生产线、脉动生产线三个概念,就能大概明白什么是脉动生产线

公开的范例:早就有的飞豹“脉动”生产线。

2010年,中航建立了我国第一条“飞豹”飞机整体装配脉动式生产线,我国的歼10、歼20等战斗机也已经全面采用了这种新的装配模式。而且将来一旦所有瓶颈环节打通,国产“脉动生产线”年产近百架战斗机,即四条生产线的年产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传统的飞机生产线是固定站位生产线,飞机在车间的固定位置装配,从开始装配到装配完毕,飞机的装配位置始终不变,叫固定站位生产线。假设飞机有1000条工序,就会有1000拨工人按先后顺序排队到同一个固定站位去装配飞机。非常麻烦,也许半个月才能装配一架飞机,一条生产线一年装配24架飞机很不错了。

连续流动生产线。声明一点,虽然这种高速生产线常见于普通机械制造业。但是,截至今天,人类飞机制造还没有进入连续流动生产线时代。例如:汽车制造有连续流动生产线。汽车在连续移动中不停的装配,一个小时就能装配几十辆汽车,一年可装配几十万辆汽车。不过,飞机的零配件太多工序太复杂,目前做不到这一点。

由于我们不可能得到歼20生产线的画面,但是可以参考F35的生产线,以下图都是

脉动生产线,既有固定站位生产线的一部分特点,也有连续流动生产线的一部分特点。但是,没有连续流动生产线那么先进。它的特点是:飞机移动时不装配作业,装配作业时飞机不移动。例如:波音787飞机是把飞机分成5个相对固定站位,同时在5个相对固定站位对飞机的5个部分进行装配作业,而且还大量采用模块化装配作业。相对固定站位的飞机在装配作业完毕后,再用各种手段把飞机移动一次,这种移动叫脉动。生产率虽然赶不上连续流动生产线,但是,起码比传统固定站位生产线高很多倍。例如:据说,美国F35脉动生产线一天能装配一架,理论上一年可装配365架。中国的工业装配能力并不比美国落后多少,假设F35脉动生产线产量属实,歼20脉动生产线一年可能至少生产150架歼20。

以上说法说完了其实外行人还是云里雾里看不明白。

简单说,飞机的几大部件,机首、机身、机翼以及电气、航电的装配都需要不同的工装卡具和特殊专用设备,有的设备十分庞大,移来移去不但麻烦还需要重新找准,而飞机要比汽车庞大的多,专用的工装卡具和测量、找准设备高的高、矮的矮。类似脚手架的安装平台也是高的高、矮的矮。

老的办法是,固定在一个地方装配,单单脚手架都需要重新安装,颠来倒去的不但效率不高还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别说这些简单的脚手架了,专用设备怎么办?说白了,这些不同用途的安装设备你得老调呀,颠来倒去的出错也多,调度十分复杂和混乱。

有个不太恰当的比喻。

比如病人住院,你得到各个科室去检查。B超、心电图、超声波、核磁共振、验血、化验,你得各个科室去排队,而不是各个科室到你病床前排队,而且那么大型的高精尖的精密设备也搬不到病人跟前,而且搬动后调试安装也要在每个“病人”床前重复操作,非常麻烦,还容易出错,时间也就拉的很长。

简单说,飞机的装配就跟这个差不多,当然调度起来更讲究科学和合理性。

飞机总装生产线是提高飞机装配效率和质量,满足飞机批量生产要求的重要手段。作为飞机制造过程中的最后环节和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飞机的总装涉及翼身、尾翼对接,发动机安装,导管、线缆敷设与对接,线缆、系统检测,全机总检,全机水平测量等内容,具有生产节奏强、作业种类多、工作量大,装配精度和质量要求严格等特点。

借鉴制造业的流水线作业方式,飞机总装脉动生产线是按节拍移动的一种装配线,运用精益制造思想,对装配过程进行流程再设计、优化和平衡,实现按设定节拍的站位式装配作业,达到缩短装配周期、满足客户要求的装配生产形式。总装脉动生产线是介于固定站位装配与连续移动装配之间的一种装配生产线形式,其典型特征是产品移动时不进行装配作业,装配作业进行时产品不移动。

有论文显示:歼-20是十个站位,组装一架总共需要30天------那么在每个站位的时间是3天,换句话说,最高组装速度是3天下线一架。

如果部件都生产跟不上,就不会建新的生产线,因为那是严重浪费,厂方也是要讲经济效益的,会提这样的方案?更不要说方案能通过论证、投入建设。

10个站位比5个站位效率更高。如果一条生产线3天一架一年120架,如果两条生产线一年就240架。60%的产量150架。

量力而行向来是中国军方的投资原则,生产线只是总装性质,几年内零部件、发动机、雷达、空对空弹等等能供应多少才会建设多大生产线,虽然会留有有比较大冗余度,但是,不可能凭空建设生产线,这是常识。有这个能力就行了,足以确保战时之需。话说成飞应该与贵航建立合作关系,可以把小龙生产线卖给贵航,用专利授权方式生产,这样一是节约精力攻关五代,二能提高贵航生产技术水平。

歼10迟早停产,给贵飞建设一条歼20生产线,扩大歼20产能,授权生产就可。经济手续上可以采取成飞兼并贵航的形式。这样贵飞水平就会质的飞跃。成飞还要开发多种歼20的变形,以后需求非常大

中国工业总产量达美国3倍,是中国空军具备年产100架歼20的工业基础

我没查数据。根据记忆大约10年前2009年,中国每年新增加的工业总产值就超过美国,截止今天中国工业产值是美国1.3倍。既然是1.3倍,标题为何说是美国3倍?这是计算口径问题,一方面,工业总产值是按市场上的物价算的,即使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物价仍旧有水分。例如:美国的工业品价格就比中国贵得多,不仅人工材料等成本贵,售价也贵。只统计物价,2009年中国工业产值就超过美国,截止今天至少是美国工业产值1.3倍。另一方面,实际工业产量是按数量算的,例如:多少吨钢材、多少台彩电、多少度电、多少件手机、多少汽车、多少衣服等等等等,只统计产品的数量,把各行各业的所有工业产品数量加起来,中国工业总产量达美国3倍。不过,这个是我个人估计,应该只高不低。情况就是这么严峻,否则,特朗普也不会对美国实体经济忧心忡忡,真实原因之一就是他认为中国工业总产量远超美国。

工业产量代表工业规模,只要中国愿意,今后中国的火箭、飞机等产量就不会比美国低。所以,如果美国能一天生产一架F35,中国生产歼20的能力也不会低于美国。注意:我说的是工业能力,这是指潜力,并不是说中国现在已经能一年生产360架歼20了。中国工业产量达美国3倍,是中国空军具备年产100架歼20的工业基础。

当然,具体能生产多少?不是只看生产线,生产线只是总装部门,它自己不能凭空组装歼20。要看供求,一方面,要看飞机部件、零件、隐身材料、发动机、雷达、通讯、导弹等等的供应量能组装多少架歼20?另一方面,要看中国空军的需求,有多少订单,空军采购多少架歼20?

去年航展会后,2018年11月12日,中国空军副司令员徐安祥中将在纪念中国空军成立69周年记者招待会介绍中国空军发展路线图,他说:

“第一步,到2020年基本跨入战略空军门槛,初步搭建起‘空天一体、攻防兼备’战略空军架构,构建以四代装备为骨干、三代装备为主体的武器装备体系,不断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徐副司令这段话内容很多,与歼20有关的内容有2点。首先,徐副司令说2020年歼20战机将成为中国空军骨干。注意空军骨干一词,多少架飞机才能称得上骨干一词?如果到2020年只有几十架歼20,肯定称不起骨干一词。众所周知,今天中国空军至少1500架战机,想在如此大机群中扮演骨干,至少也要有200架歼20。这是一般逻辑。其次,中国与西方不同,空军副司令在记者招待会的发言是代表组织承诺,特别他是讲2020年发展计划,是以实际供需为基础的庄严承诺,绝对不是空口白话。如果他说的空军骨干一词真像我推理的一样是200架,今明两年中国每年至少要生产100架歼20,才能使歼20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空军骨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