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看土拍] 9月30日土拍3宗地塊底價成交 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看土拍] 9月30日土拍3宗地塊底價成交 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9月30日)上午9:00,龍巖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迎來年內第五場土拍,共出讓4宗涉宅地塊,出讓總面積達183433㎡,拍賣總價爲17.22億元。其中3宗地底價成交,而頗受關注的15號地塊(金雞路南側1號出讓地塊)則最終由城發地產拍得,拍賣總價爲8.33億元,樓面價爲4926.08元/平,該地塊以如此低樓面價拍出,着實讓小編感到意外。

從本次土拍報名情況來看,報名房企較之前也有所減少,共4家報名:城發,德興,廈鑫,建發,而建發則完完全全過來打了一場醬油,本次土拍價格不高,整體土拍市場較之前稍顯冷清,而低價成交的因素很多,但其中原因仍舊有跡可循。

1、外來開發商未參與拍地  土拍市場競爭下降

本次拍地,皆爲本土開發商拿地,唯一的外來房企大佬建發,也只是打一回醬油,做爲房企大佬,建發已在龍巖深耕多年,擁有很好的口碑,此次之所以未拿地,相信和該企業於9月20日在廈門以總價57億元,樓面價38102元/平,溢價率27%,拿下廈門島內湖里區2018P02號商住地塊有很大關係,畢竟一次性拿出57億元,對建發後面的拍地也是有一定的影響,尤其現階段龍巖市場競爭激烈的前提下,如若再拿下龍巖地塊,確有一定風險。

雖然本次建發報名參與了本次拍地,但是從頭到尾沒有舉過一次牌,相信沒有外來大佬的搶奪,本地房企也着實鬆了一口氣。

2、龍巖出臺政策調控房價 或將遏制房價上漲

今年9月龍巖政府正式出臺“龍巖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精準調控穩定房地產市場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一、實施片區精準調控;二、嚴格預售備案價格管理;三、優化土地供應管理;四、嚴格規劃管理;五、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督管理等七條意見。

而小編認爲最影響本次拍地情況的則爲以下一點:

其中首次申請預售許可的新建商品住房項目,以“同地段、同區域、同品質”樓盤近半年的商品住房成交均價爲基準,參照片區控價目標,合理確定該項目的預售備案價格。若周邊無“同地段、同品質”樓盤,以“同區域”前半年商品住房成交均價爲基準,參照片區控價目標,合理確定該項目的預售備案價格。

該意見將所拍地塊房做了極大的限制,很大影響了本次拍地價格,開發商如若一昧高價拿地,只會將自己陷入尷尬境地。

3、2018下半年庫存量大 “穩”字當頭

今年以來,流拍在全國土地市場上越來越多的出現。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公佈的數據,今年前7個月全國房地產市場土地流拍一共有796宗。其中,一線城市土地流拍共有13宗,創下2012年以來的新高;二線城市土地流拍共154宗,同比增長200%;三四線城市土地流拍合計達629宗,2017年同期爲284宗,同比增長121%。

本次4宗地塊低價成交,這也反映了龍巖土地市場總體平穩的狀態,在“穩”字當頭的大環境下,在信貸資金收緊的大背景下,土地的溢價率走低亦屬正常,這也預示着整體土地交易會進一步趨於平穩,有利於未來樓市的健康發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