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全球石油產量的持續下降,人們開始擔心能源危機。那麼人類能否開發出新能源呢?有人曾作過大膽的預言——未來可能變成氫能的世界。

豐富的氫能

車、船、飛機以及各種設備都將以氫爲燃料,這不是毫無根據的幻想,而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氫是最輕的氣體,在標準大氣壓0℃時,密度爲0.0899克/升,到了-252.7℃時,會變成液體,叫液氫。當壓力增大到數百萬個大氣壓的時候,液氫就可變爲金屬氫了。這是因爲隨着溫度和壓力的變化,物質的結構也會變化。

氫燃燒時能放出大量的熱量,每千克氫可放出熱量34000千卡,是汽油的3倍。地球上氫資源極其豐富,雖然遊離狀態的氫很少,含氫的化合物卻多得驚人。以水爲例,氫佔水的重量比例爲11%。汪洋大海佔地球面積的71%,僅海洋的水就有l.37×1018噸,南極洲覆蓋着平均約1700米厚的冰層,這無疑也是極其豐富的“氫礦”。如果把海水中的氫都提取出來,它所產生的總熱量比世界上所有礦物燃料的熱量還大9000倍!這個數字說明氫能是能源重要的後備軍之一。

氫的提取、貯藏和運輸

那麼,作爲能源使用時,氫需要解決什麼問題呢?一個是要有耗能低、成本低的提取氫的方法,因爲氫屬二次能源,提取時也要消耗能量。例如,利用太陽能從水中提取氫就是努力的方向。另一個是要解決氫的貯藏和運輸問題。目前氫的貯藏和運輸有兩種辦法:一種是高壓容器和管道運輸;另一種是把氫變爲液氫之後再貯藏、運輸。前一種辦法需要用高達100~200個大氣壓的笨重的高壓容器,而且運輸也不安全,一旦泄漏就會有爆炸的危險。液氫貯藏和運輸效率雖比較高,但把氫壓縮爲液氫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還要用較貴的低溫容器。所以要安全高效地貯藏和運輸,是氫能實用化的一個重要課題。

有些材料在一定溫度與壓力下能吸收氫氣形成氫化物,而當壓力降到一定值後,氫化物又會分解放出氫氣。凡具有這種吸脫特徵的材料均稱爲貯氫材料。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氫會由分子態分解爲原子,此時它能按一定比例進入晶體而形成金屬間化合物。伴隨氫化物的形成,氫氣被大量吸收到金屬中。當壓力降低到某一數值時,氫化物開始分解,氫原子從晶體中脫出又變回氫分子,這就是氫的吸收和脫出過程。這種貯氫材料在形成氫化物時呈粉末狀,而不是塊狀。

貯氫材料的應用

貯氫材料是正在研究和發展的一種新材料,它向人們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視。

目前已實際應用的貯氫容器是貯氫瓶。一般每個高壓瓶重約60~70千克,壓力爲150~200個大氣壓,而7立方米的新材料貯氫瓶,重量約爲原有鋼瓶的1/15,充氣後重量比原來約輕2/3,因此已實現小型化、安全化。

貯氫材料還能起到淨化氫氣作用。在裝有貯氫材料的容器中,當不純淨的氫氣進入時,貯氫材料粉末就與氧等其它氣體起化學反應,生成某種穩定的化合物。當氫化物分解時只有純氫放出,因而得到了淨化。另一方面,當氫被吸收時剩下不純的氣體可以用泵抽走。

氫作爲汽車和飛機等的燃料優勢明顯,它燃燒後排出的是水汽,不會污染環境。據報道,英國正在研製以液氫爲燃料的超音速飛機。

貯氫材料在尖端科學技術中也有用武之地。衛星上的電源是太陽能電池。衛星運行到背太陽面時,可用氫鎳蓄電池供電,運行到迎着太陽面時,太陽能電池在向衛星供電的同時,也向氫鎳電池充電。氫鎳電池就是貯氫材料。當電池充電、放電時,伴有氫氣的吸、放反應,這樣就使太陽能電池與氫鎳電池互相補充,聯合供能。

在原子反應堆中要使用重水,而重水是氘和氧的化合物,氘是氫的同位素。要使用重水,常常要把氘和氫分開,貯氫材料正好能夠完成這一分離任務。原理是,貯氫材料對氘和氫的吸脫平衡分解壓不同,例如貯氫材料釩粉在10個大氣壓時,氫和氘被吸入釩中形成氧化物,當壓力降到2個大氣壓時便放出氫,氘和氫分開。

電能和熱能的貯存是個重要問題。過去要想把電和熱貯存起來,到了使用時再把它取出,在技術上很難實現。現在,有了貯氫材料就好辦多了。

以貯電爲例,當發電廠輸出的電力處於使用負荷低潮時,美國提出了一個實驗方案,即把電網的交流電通過大型整流機組變成直流電,再用電解水的裝置把水分解成氫和氧後並分別儲存。這樣,電能不就以氫和氧的形式貯存起來了嗎?在電網負荷處於高潮時,再把貯存的氫和氧放進燃料電池反應室,電池便會發出直流電,經變電裝置轉換成交流電後,回輸併入電網。

此外,貯氫材料使得熱能的貯存更方便了。貯氫材料在生成氫化物時需要吸收大量的熱並貯存起來;而在氫化物脫解時又把熱釋放出去。

如今,有人設計出了能夠利用貯氫材料的太陽能冷暖氣機,利用氫能的房屋也已經建成。氫能的利用已展現出了誘人的前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