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今年以來,每天下午四點,重慶市渝北區的一家“網紅”餐飲店就進入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時刻。“我們店的招牌菜叫‘盬子雞’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是非遺菜系,也是食客們最愛點的菜品。”該店的老闆歐宗海是盬子雞第二十三代傳承人,他告訴記者,近年來,國家對非遺越來越重視,向他這樣的非遺傳承人地位也“水漲船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美團點評等發佈的《2019年生活服務業新職業人羣報告》顯示,2014年至2019年,我國共發佈13批次130多個新職業,其中便有“非遺菜系傳承人”。隨着餐飲行業的發展,非遺菜系傳承人更是成了新生代農民工想“瞭解一下”的熱門職業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小廚師”當上了“大老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31歲的歐宗海是重慶奉節人,那裏也是非遺菜系“盬子雞”的發源地。他的母親是村裏遠近聞名的廚師,尤擅做盬子雞。在耳濡目染下,歐宗海對盬子雞有一種特殊的感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6年,歐宗海正式拜師學藝。師傅對“盬子雞”頗有研究,還蒐集整理了大量資料,這也成爲了歐宗海繼續鑽研這道美食的基礎。幾年後,學有所成的歐宗海在奉節縣城開了一間只有七、八張桌子的小餐館,主營“盬子雞”。但由於這道菜製作緩慢,耗時長,有許多顧客不理解,生意不是太好。“最長的一次,連續五天都沒有客人,當時真的想放棄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事情迎來轉機是在2011年,“盬子雞”被批爲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各界的關注及政府的補貼,給歐宗海提供了強大的支持,小餐館的生意也逐漸好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生計問題得以解決後,歐宗海開始思考如何將這道美食發揚光大。通過與名校畢業的表弟商量,2016年,歐宗海爲“盬子雞”註冊成立了公司。2019年初,他的店鋪在渝北區正式開業,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這家店就成了食客們爭相“打卡”的地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非遺餐飲 “錢景”漸廣\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現在,作爲‘大本營’的奉節店,與十年前相比,規模已經擴大很多倍,重慶主城的店也越來越紅火,墊江、巫溪等區縣也開了分店……”歐宗海說他能擴大“盬子雞”知名度的一大助力在於成功申請非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採訪中,記者注意到,就重慶來說,除“盬子雞”外,還有諸如,潼南太安魚、黔江斑鳩葉綠豆腐、涪陵油醪糟等多種菜品被納入了非遺名錄,據不完全統計,在重慶現有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有接近20%的與飲食有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隨着越來越多的餐飲“遺珠”被列入非遺名錄,爲規範和促進非遺餐飲的發展,今年年初,重慶正式成立了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餐飲食品行業分會。“非遺餐飲這塊‘蛋糕’正在逐漸做大,這也是未來餐飲界的新爆點,‘錢景’十分廣闊。”該分會的相關負責人坦言,某些菜品的傳承人有商業頭腦,能將其做大,但大多數還在原地踏步。整體來看,非遺餐飲處於“抱着金飯碗討飯”的狀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衆多非遺菜系傳承人看來,越來越多的菜品、菜系被列入非遺名單,給食物賦予了更深厚、更權威的文化內涵,也給整個餐飲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不論是打造“百年老店”,還是引發餐飲行業新的增長點,傳承和發揚非遺菜系只是時間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新職業成就業“蓄水池”\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隨着非遺菜系逐漸向縱深方向發展,“非遺菜系傳承人”也成了當前熱門的新職業之一,吸引了不少新生代農民工的目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說實話,我沒想到,會有這麼多年輕人想入行製作‘盬子雞’。” “盬子雞”被納入非遺名錄後,不少年輕人聞風而來,找歐宗海學習製作手藝,這讓他喫了一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歐宗海介紹,他現在收了十六個徒弟,最小的只有十幾歲,最大的有四十歲,絕大部分都是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其中有一名來自奉節縣大灣村的年輕人陳澤偉,在高中畢業打了一段零工後就一直跟着他學習做“盬子雞”,現在已經學習了三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打零工沒啥子前途,就想正好去學一門手藝。”陳澤偉說,這是一個新的職業,自己也想去嘗試一下能不能有更好的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記者瞭解到,有陳澤偉這樣想法的新生代農民工不在少數。數據顯示,近年興起的新職業除了“非遺菜系傳承人”外,還包括寵物攝影師、電競顧問、美甲美睫師等等。“新職業已成年輕人就業‘蓄水池’。”有招聘平臺的相關工作人員透露,在他們的數據調查中,七成新職業從業者爲大專及以下學歷,“新職業已經成爲高職院校、大專院校畢業生的就業‘蓄水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此,有專家建議,相關部門要加強對新就業形態的政策支持,將新職業如外賣騎手、非遺菜系傳承人等職業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激發社會創新創業活力。同時,推進生活服務業的數字化改造,擴大就業“蓄水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來源:工人日報(記者 李國 )\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44144258891828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