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是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里以楚南公话说的:楚国即使剩下三户人家,灭亡秦国的也一定是楚国。

这样的话像是激励楚国人不忘国耻,号令楚国贵族庶民一起起来推翻暴秦的激励令,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激励下,以项氏为代表的楚国遗族项羽即起人中立楚人之业,以咒语般“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谶语,生吞活剥的把秦帝国给灭了,历史性的应验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这句谶语。

在当时的六国当中楚国算是活的最为憋屈的一个。因为楚国的帝王曾经被狡猾的秦国人使用诡计诱骗到秦,然后丝毫不顾及楚怀王帝王的颜面就给私自扣留。这种做法在当时来说就不是什么君子所为了,更何况你大秦国当时如此强大,俗话说两军交战还不斩来使呢,你扣留楚国一国之君。不仅让自己国人为之耻笑,也让楚国与秦不共戴天,因此有了这种说法,来泄楚国之愤。

这是不世之仇的表现!楚国在屈原时代重新强盛,和秦国匹敌,得益于吴起变法和楚怀王的励精图治。然而就在楚国大有复兴希望的关键时刻,秦国以张仪为主导的连横策略打乱了楚国的内政外交,用卑劣的手段欺骗楚怀王与齐国断交,导致怀王怒而兴师伐秦惨遭失败,损兵八万。继而张仪再耍阴谋与楚国修好,骗怀王亲身赴武关会盟秦王,生生扣留了怀王,并且押回咸阳。怀王勇武不屈,拒绝卖国割地,惨遭谋害!

百姓哭怀王如丧父母。后来白起又率领秦军攻克楚国首都,并且屠城挖楚国陵墓,楚国精锐丧失殆尽,逃亡陈国一带才得以苟延残喘。深受百姓爱戴的屈原此时悲愤投江自尽,更唤起了楚国人民同仇敌忾的斗志。此后几十年楚国百姓一直没有中断对秦国的抗争,但是屡遭失败,可以说是非常悲壮的!但他们发誓,哪怕楚国只剩下三家百姓,也早晚会灭掉秦国。最终楚国人陈胜吴广刘邦项羽前赴后继终于推翻秦王朝,攻入咸阳,实现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