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人不中二枉少年,彩云也曾中二过。大约在高中到大学的这段时间里,彩云很迷《亮剑》这部小说,后来小说翻拍成电视剧了,又非常爱看,刷了好几遍。虽然时至今日,再看这部小说会觉得这就是一部起点爽文式的“抗日武侠小说”,塑造的主人公李云龙不像是个历经斗争粗中有细的老革命,反倒是个咋咋呼呼的草莽英雄,小说对军事行动的描写非常粗糙,对政治斗争的描绘更是幼稚,但不可否认,《亮剑》还是狠狠火了一把,甚至很多比彩云小十来岁的新军迷就是因为这部爽文小说和翻拍的电视剧,一脚踏入军圈这个大坑的。

在这个公众号初创的时候,就有读者老爷在后台询问,《亮剑》中楚云飞送给李云龙的手枪到底是什么型号的,当时我在后台简单回答过。今天彩云凑了一些资料,尽量再介绍得详细一些吧。

首先小说《亮剑》到电视剧《亮剑》,一些剧情和细节做了改编,比如楚云飞送的手枪在小说和电视剧中就不一样,按照小说里的描述,楚云飞送的是一支口径为6.35mm的勃朗宁微型手枪,这应该是一支勃朗宁FN M1906微型手枪,发射6.35x16mmSR手枪弹,也叫.25ACP手枪弹。在中国,这种小型自动手枪因为装5发子弹(装满弹匣应该是6发,但为了保持弹匣簧弹力,经常只装5发),被称为“五蜂手枪”。在上海公安博物馆里,就展出着一支孙中山使用过的FN M1906手枪。

勃朗宁FN M1906微型手枪

上海公安博物馆展品:孙中山使用过的FN M1906手枪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枪械时代毫无疑问是属于约翰·勃朗宁的,在这段时期内,勃朗宁设计了小到微型手枪、大到自动步枪、重机枪在内的许多枪械,专利大多授权美国柯尔特公司和比利时FN公司生产。所以在这段时间,很多勃朗宁设计的枪械在大西洋两岸分别派生出两个型号,这种6.35mm口径微型手枪也不例外。勃朗宁的专利设计在比利时FN公司生产的型号叫FN M1906(1906年是投产的时间,有时候按照取得专利的时间也称其为FN M1905),从1906年一直生产到1959年;同一专利设计在美国柯尔特公司生产的型号叫柯尔特M1908 Vest Pocket,Vest Pocket指该枪非常小巧,可以藏在西装背心的口袋里隐蔽携带。

柯尔特M1908微型手枪,和FN M1906属同一基础设计在两个公司的产品。

柯尔特M1908与柯尔特M1911手枪放在一起,显得特别小。

FN M1906与柯尔特M1908在外观上非常相似,显著的区别是握把贴片上的商标,FN M1906是叠在一起的花体字母F和N,这是FN公司产品的传统商标;柯尔特M1908握把贴片上是柯尔特公司的传统商标——一匹站立的小马和大写的COLT。两种手枪外形平滑,采用平移击针击发,没有外露击锤,套筒上方也没有专门的准星和照门,只有一道贯穿套筒的浅凹槽用于概略瞄准,使用单排弹匣供弹,弹容量6发。

在枪械内部结构原理方面,FN M1906和柯尔特M1908都是自由枪机式武器,靠套筒惯性闭锁,扣动扳机后扳机连杆向后推阻铁,阻铁转动释放击针击发枪弹;枪弹击发后套筒后坐,将扳机连杆头部向下压,扳机连杆与阻铁脱离,阻铁在弹簧作用下回转,当套筒复进推第二发弹上膛时,由于阻铁已经回转,击针重新被阻铁挂住,只有松开扳机再扣才能重新推阻铁旋转释放击针,形成单发。由于该枪体积非常小,为尽可能紧凑布局一件多用,没有设计专门的抛壳挺,而是以击针充当抛壳挺,当套筒后坐,抽壳钩把空弹壳拉出弹膛后,击针会先停止后坐,击针头伸出,把空弹壳从抛壳窗顶出去。

拆开的FN M1906手枪,扳机后方是倾斜的扳机连杆,扣动扳机连杆向后上方推,推动阻铁转动释放击针。

扣扳机,扳机连杆推红色的阻铁旋转,阻铁头从击针下方卡槽内脱出释放击针。

套筒闭锁到位时,扳机连杆头部卡入套筒下方一个凹槽内,此时扳机连杆能可靠地顶着阻铁,扣扳机就能推阻铁旋转。

套筒实物底部特写,黄色箭头指出的就是容纳扳机连杆头部的凹槽

击发后套筒后坐抽壳,扳机连杆头部被挤出凹槽,扳机连杆被往下压,与阻铁脱离,阻铁重新抬起,待套筒复进时重新挂住击针,只有松开扳机让扳机连杆重新挂住阻铁才能打响第二发。这个凹槽与扳机连杆的组合除了实现单发,还有不到位保险的作用,如果套筒没有复进到位,连杆头部没有进入套筒下方的凹槽,是接触不到阻铁的,无法击发。

FN M1906与柯尔特M1908的保险机构发生过一些变化:最早生产的FN M1906没有手动保险,只有握把背后的握把保险,射手不用虎口压下,握把保险会顶住阻铁不让其转动释放击针,就无法击发;后为了进一步增加安全性,又在枪身左侧握把后上方增加了一个手动保险,向上推杠杆卡入套筒下方的一个凹槽,套筒即被锁住无法后拉,也就无法推弹上膛;再后来,M1906的套筒凹槽形状发生了改变。在分解擦拭M1906手枪时可将套筒后拉,向上推手动保险杠杆卡入套筒前方凹槽,此时套筒会锁定在后方,类似空仓挂机,但该枪没有自动挂机功能,也就是打光最后一发后套筒不会自动停在后方。

早、中、晚三个时期的FN M1906手枪,左为早期型,只有握把保险没有手动保险,中为中期型,增加了手动保险,右为晚期型,手动保险对应的套筒缺口形状改变。

柯尔特M1908的保险机构和FN M1906类似,但根据用户需求多了一个弹匣保险,只要弹匣没有插入握把,即便膛内有一发枪弹,握把保险也会被顶住无法压下,阻铁就不能释放,无法击发。后来这个弹匣保险被后期生产的FN M1906学去了。

由于该型号微型手枪的极大成功,一时间同类产品层出不穷,有的在外观上还模仿FN公司的产品,对公司市场占有量带来相当大的冲击。1927年,FN公司的设计师,也是约翰·勃朗宁的徒弟迪厄多内·赛夫对FN M1906手枪进行进一步改进:套筒上方增加了固定准星和照门;取消了握把保险,原握把左侧后上方的手动保险由一根延长杠杆移动到握把左侧扳机护圈旁边,这样握枪的手不用做大幅度动作,只需要大拇指一拨就能开关保险;修改扳机护圈轮廓,护圈接近握把处向上收,让握把被射手握住的部分更多一些,握持更稳定舒适;延长套筒座前端尺寸,一支延伸到与套筒前端齐平,提高防尘效果;在套筒尾部留出一个孔,当手枪上膛待击时,击针尾部从孔中露出,白天眼睛能看到,晚上用手能摸到,提示射手手枪已经上膛待发。改进后的勃朗宁6.35mm口径微型手枪被命名为FN Baby Browning,即勃朗宁宝贝微型手枪,勃朗宁宝贝手枪在FN公司一直生产到1979年。

比利时FN公司生产的勃朗宁宝贝手枪

和FN M1906相比,勃朗宁宝贝把保险从握把后上方移动到扳机护圈后面,用拇指就能轻松操作。

和FN M1906比,勃朗宁宝贝的套筒座前方一支延伸到与套筒齐平,另外注意其增加了准星和照门。

而在小说翻拍的电视剧《亮剑》中,楚云飞掏出两支手枪称,这是比利时FN公司生产的,“口径6.3”、“勃朗宁品牌”,台词描述的应当是前文提到的勃朗宁FN M1906微型手枪(台词是直接引用自小说原文),但剧中拿出的手枪却是另一种型号,也是勃朗宁的设计,也是比利时FN公司生产,为FN M1910手枪,因为该枪枪口帽有一圈滚花,在中国俗称“花口撸子”,口径也不是6.35mm,而是有一大一小两个口径:小的是7.65mm,发射7.65x17mmSR手枪弹,也叫.32ACP手枪弹,弹容量7发;大的是9mm口径,发射9x17mm手枪弹,也叫.380ACP手枪弹,弹容量6发。

“一雌一雄,出厂就是一对”,中国文人就喜欢这种玄幻武侠小说式的描写

FN M1910手枪是勃朗宁在小型自由枪机式手枪方面“集大成者”,它总结了之前M1903、M1906等多款小型手枪的设计元素,综合在一起设计出M1910手枪。由于柯尔特公司对这个设计缺乏兴趣,所以该型号只有比利时FN公司生产。

FN M1910自动手枪

FN M1910自动手枪结构剖视图,击发机构和M1906的设计非常相似,但复进簧改为缠绕在枪管上。

FN M1910手枪工作动图,刚才M1906的静态图看着累的,可以看这个动图。

握把保险工作原理,不压下握把保险,阻铁就被顶住无法回转释放击针。

弹匣保险工作原理,不插入弹匣,弹匣保险会顶住握把保险,握把保险无法压下,阻铁也就无法旋转,即使膛内有弹也不能击发。

FN M1910在击发机构、保险机构方面可以看做是M1906微型手枪的放大与优化,击发原理和M1906一样,并集成了握把保险、手动保险和弹匣保险三套安全装置。与M1906不同的地方是复进簧布局,原M1906的复进簧布置在枪管下方的复进簧导杆上,枪口成8字形,M1910把复进簧缠绕在枪管上,结构更紧凑,枪口成O形,这种复进簧缠绕在枪管上的设计后来被瓦尔特PP、PPK手枪和马卡洛夫PM手枪沿用,成为小型手枪的经典设计。

上海公安博物馆内展出的雕花版FN M1910手枪

FN M1910手枪在世界史上需要留下一笔:1914年6月28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日,奥匈帝国斐迪南大公携夫人索菲亚抵达萨拉热窝,车队行进时因为开错了路,不得不停车倒车,此时一名塞尔维亚激进民族主义者,塞族学生加夫里诺·普林奇普从路边埋伏地点跳出,用手枪朝车上的斐迪南大公夫妇连开两枪,造成费迪南大公夫妇双双身亡。两声不大的枪响,却在整个欧洲掀起一场空前浩劫,塞尔维亚拒绝了奥匈帝国最后通牒,奥匈与塞尔维亚宣战,随后德国、法国、英国、俄国也先后参战,打光欧洲整整一代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刺杀费迪南大公夫妇时,加夫里诺·普林奇普使用的就是一支编号为19074的FN M1910手枪。

FN M1910还有一个改进型叫M1922,这是勃朗宁应南斯拉夫军方的要求,在M1910的基础上加长套筒和枪管,加长握把,弹容量增加2发设计的一种自动手枪,装备南斯拉夫军队作为军官配枪。M1922的内部结构动作原理与M1910完全一致。

FN 1922手枪,枪管、套筒和握把相比M1910加长了

上海公安博物馆的展品,镀金雕花版FN M1910和M192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