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請鼓勵孩子做幸福普通人, 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卸任前的忠告

作者 |劉長銘

藍橡樹(ID:blue_oak)

中國家長和西方家長相比最大不同點就是我們無法接受我們的孩子將來可能是一個普通人,但是,對絕大多數家庭來說,這就是現實。

有句話是“行行出狀元”,一個優秀的廚子可能不是一個優秀的數學家,反之,也是這樣。無論我們怎樣對人進行分類統計一定是正態分佈的,我們所謂的最成功的人一定是很少數的。

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

瞭解孩子,是成功教育孩子的基石

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千萬不要認爲上名校纔是決定一生;夫妻關係永遠第一重要,千萬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這個家庭的多半是悲劇;永遠要保持溝通,家長的言行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的任何缺點和優點都與家長有關,不瞭解孩子就沒有成功的教育。

請鼓勵你的孩子做一個幸福的普通人

每個即將當父母或者已經成爲父母的人都對即將出生或者即將長成的孩子有着許許多多的要求,有着許許多多的夢想和許許多多的希望。

我們希望孩子將來成爲科學家、外交家、世界首富、歌星、球星、明星、高考狀元,我們也希望孩子健康、快樂、豁達、彬彬有禮、風趣幽默、舉止文雅等等。

我們中國家長和西方家長相比最大不同點就是我們無法接受我們的孩子將來可能是一個普通人,但是,對絕大多數家庭來說,這就是現實。

有句話是“行行出狀元”,一個優秀的廚子可能不是一個優秀的數學家,反之,也是這樣。無論我們怎樣對人進行分類統計一定是正態分佈的,我們所謂的最成功的人一定是很少數的。

如何與孩子溝通應該被當作一門藝術

在孩子受到挫折的時候也可能無言的方式更有效。不用說什麼,上去擁抱一下他,拍拍他的背、他的頭,其實孩子學習問題上,家長幫不上什麼忙。這種無言的動作孩子全都能夠理解。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可以採取一種更藝術的方式。比如我們有一個老師,我認爲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案例。

他的孩子做了一件好事,從超市買東西手裏拿一樣東西沒有結賬,等到停車場上車的時候突然想到這個東西沒有結賬,其實他拿走了也沒有人知道這個事情,但是家長認爲這是培養孩子好品質的重要機會,所以讓孩子把錢送還給了超市的收銀員。

孩子做完這件事情後,家長沒有一句口頭表揚,但是整個晚上,父母都表現得非常高興。其實這種氣氛孩子能夠感受到,這就是對他的一種最好的獎賞。

有時候,溝通需要一些時機。

寬容對待孩子,做到“眼裏能夠揉進沙”

芬蘭有個小孩子在十歲那年,爲家裏做了一點事情,他可能覺得需要有一些回報,於是就寫到,“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把信件送到郵局10芬尼,在花園裏幫大人幹活20芬尼······”

如果你的孩子突然有一天給你一個這樣的紙條,你會作何反應?有些家長也可能會暴跳如雷。

而這個媽媽看到這個賬單沒有說什麼,把錢放在那兒了。小孩拿到錢的時候,看到媽媽給他寫的另一個賬單:“彼得欠媽媽如下款項:爲他在家裏過的10年幸福生活0芬尼、爲10年的喫喝0芬尼,爲他生病時的護理0芬尼,爲他一直有個慈愛的母親0芬妮······”

我覺得這就是一種藝術。我認爲,現大絕大多數家長缺少這樣一種教育藝術。

父母如何更好地與孩子建立情感紐帶?

很多家長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最後導致家庭許多矛盾的產生。在我看來,夫妻關係是第一重要,正因爲有了牢固的夫妻關係,纔有了牢固的家庭,有了牢固的家庭,孩子纔會有一個正常、良好的成長環境。

我個人認爲,家庭教育不要把它過於藝術化、也不要過於技術化。一個和諧的家庭、一個和睦的家庭最重要。有了和睦的家庭,孩子在家庭中能夠很自然、很幸福的成長。我相信孩子的教育一定是成功的。

如何讓孩子學會與情緒相處?

0—5歲是培養孩子情商的關鍵時期。丹尼爾戈·爾曼強調,人們EQ的形成開始得極早,嬰兒已經開始感受和學習,進而在整個童年期逐漸形成,建立我們已有的觀念,孩子腦部的發展在0-5歲時是一生最快速的,特別在情感能力的學習方面。

作爲父母,到底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學會與情緒相處呢?

兩個黃鸝線上微課堂第19課邀請擁有十年少兒口才教育經驗、數萬家長追捧的育兒大咖焦鐦鋒老師講授如何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做情緒的主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