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朱元璋比崇祯强很多?为何朱元璋可养百万兵,崇祯却穷得没军饷?

关于朱元璋和崇祯军饷的问题,静夜史想说:这完全就是两码事好伐?

朱元璋不费百姓一粒米,根本原因是明朝初期的卫所制度是兵农合一,卫所自给自足,完全不用给老百姓摊派。而崇祯时期已经开始盛行募兵制,军队收入来源主要就是国家发饷,所以成为国家的沉重负担。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朱元璋比崇祯强很多?为何朱元璋可养百万兵,崇祯却穷得没军饷?

1、募兵制取代卫所制是历史必然

元朝留给明朝最大的政治遗产之一就是“诸色户制度”,这一制度最大的好处就是将民众分为不同的职业,世袭罔替,这直接促成了卫所制度的诞生。

作为封建王朝,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历朝统治者对于农业人口和军队数量的平衡都很头疼,于是有了多种兵农合一的制度,比如府兵制、猛安谋克制、八旗制等,卫所制度就是朱元璋为明朝设计的兵农合一的制度。

朱元璋比崇祯强很多?为何朱元璋可养百万兵,崇祯却穷得没军饷?

由于废除了重商主义政策,农业税成为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这比宋元时期相比大大缩水,为了维持帝国的运转,朱元璋开始在军队上做文章,吸收了北周府兵制的优点后,创立了“卫所制”。

朱元璋在全国各地设置了数百个卫所,由军户驻守,军户平时种地,战时出征,非常经济。

朱元璋比崇祯强很多?为何朱元璋可养百万兵,崇祯却穷得没军饷?

由于武器也是士兵自备,所以省下一大笔钱的朱元璋自豪地宣称:“朕不费一粒米,而养百万兵”。

但是,这个制度注定是不持久的!如同府兵制的崩溃一样。随着战事的减少,军户成了真正的农民,战斗力一落千丈,开始受到军事地主和地方官僚的压迫,被迫亡命天涯,简称“逃户”。

朱元璋比崇祯强很多?为何朱元璋可养百万兵,崇祯却穷得没军饷?

这就很尴尬了,因为大量逃户的出现,明朝在长城以北的卫所难以经营,不得不内迁,北京成为国门!

为了保卫国家,明朝皇帝不得不进行军事改革。嘉靖年间,募兵制终于出现。

相对于兼职当兵,职业当兵的士兵战斗力相对更强!毕竟不打仗就没工资!但是募兵制是国家供养,需要国库出钱,这就和朱元璋的初衷背道而驰。因为朱元璋之所以推行卫所制度,就是因为没钱!

朱元璋比崇祯强很多?为何朱元璋可养百万兵,崇祯却穷得没军饷?

2、战事频繁导致国库入不敷出

卫所制度的腐败,从朱元璋驾崩后就开始了。

到朱棣靖难之役时,明朝已经沦落到不得不依靠朵颜三卫这样的雇佣军作战的地步,从此以后蒙古雇佣军成为明朝军队的重要组织部分。

在卫所制度崩坏的情况下,用蒙古雇佣军作战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特别是朱元璋驾崩,而明朝国力上升,社会趋于平稳,战事逐渐减少的情况下!

朱元璋比崇祯强很多?为何朱元璋可养百万兵,崇祯却穷得没军饷?

但是从明朝中期以后,蒙古开始不安分起来,战事越来越频繁,再用蒙古雇佣军就不好使了。

一来,大家都是蒙古人,老乡见老乡,倒戈向皇上!

二来,北方战事紧,战火半边天,大明哪有那么多钱发工资?

加上东南沿海倭寇肆虐,明朝彻底陷入无兵可用的地步!

在这样的情况下,恢复卫所制度不可能,增加蒙古雇佣军又不好使,明朝只能进行大规模的募兵。

朱元璋比崇祯强很多?为何朱元璋可养百万兵,崇祯却穷得没军饷?

应该说,明朝的募兵制对于明朝中期的战斗力提振确实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比如戚家军、俞家军等,逐渐成为抵抗东南倭寇的中流砥柱,正是在他们的奋勇抵抗下,为患我国东南十多年的倭寇之患彻底被终结!

此时虽然募兵制出现,但并未完全取代卫所制度,从明朝中期到明朝末期,卫所制度和募兵制并存,募兵制的规模随着战事的频繁而逐渐加大!

朱元璋比崇祯强很多?为何朱元璋可养百万兵,崇祯却穷得没军饷?

到明朝末期,因为农民起义和蒙古女真的轮番打击,不堪重负的明朝不得不继续加大募兵的规模,而募兵的扩大需要更多的国库支出,也意味着明朝需要不断增加税收来源。而因为官僚制度的腐败,以及江南士绅的抵制,这个来源只能是农民,这直接导致李自成揭竿而起,终于成为压垮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同样是没钱,朱元璋可以玩出花,崇祯却只能玩成渣!

朱元璋比崇祯强很多?为何朱元璋可养百万兵,崇祯却穷得没军饷?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