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煜生日的那天,他喝了很多的酒,這一天本來該是高高興興的,但是身爲階下囚的李煜怎麼可能高興的起來。滿腔的愁緒無處發泄,他寫下了虞美人讓歌女演唱,抒發自己的亡國之痛和對故國的哀思之情。

虞美人全詞如下: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呢?往事知道有多少!

昨夜樓上又吹來了春風,皓月當空的夜晚,勾起故國的傷痛讓人怎麼承受。

精雕欄杆、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

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滔滔不盡的春水滾滾東流。

從國君淪爲階下囚的李煜,此時此刻的心中是悲苦憤慨,也有悔恨與無奈。苟且偷生的人始終是心有不甘,尤其是月色之中更容易引起愁緒: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故國只能在夢中。

詩人身居囚屋,聽着春風,望着明月,觸景生情,愁緒萬千,夜不能寐。一個“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現,這精神上的痛苦真讓人難以忍受。階下囚的日子又過了一年,更加增添了傷痛。

下片六句,詩人將美景與悲情,往昔與當今,景物與人事的對比融爲一體,最後唱出了自己的心聲: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用春水來比喻滿腹的愁恨,說明心中的愁緒如波濤一樣洶湧,如同流水一樣沒有期限。

整首詞渾然一體,最後又言無不盡,使詞顯得闊大雄偉,使讀者感受到詞人心中的痛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