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縣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的一個轄縣。有着千年的歷史。位於廣西中部偏北,東與鹿寨縣毗鄰,西與羅城縣、宜州區 接壤,南與柳州市城區、柳江區相連,北與融安縣、融水縣交界。縣境內東西最大橫距79公里,南北最大縱距47公里。

柳城縣原名龍城縣,唐代屬柳州管轄。據(清)《柳州府志》記載:“宋真宗時,取柳州和龍城各一字爲名,改龍城縣爲柳城縣。”柳城縣由此得名。

柳城縣歷史悠久,建縣於南朝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原名龍城縣,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始更名柳城縣。

南朝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從潭中縣劃出設龍城縣,屬桂州始安郡。

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屬桂州。大業三年(公元607),屬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設龍州,轄龍城、柳嶺兩縣。貞觀七年(公元633),柳嶺縣併入龍城縣,撤銷龍州,龍城縣歸南昆州管轄。貞觀八年改南昆州爲柳州,天寶元年(公元742)改柳州爲龍城郡,乾元元年(公元758)改龍城郡爲柳州,龍城縣均屬之。

五代十國,後唐天成二年(公元927),龍城縣屬楚國柳州。南漢乾和六年(公元948),柳州入南漢版圖,龍城縣屬柳州。

宋開寶四年(公元971),龍城縣屬廣南路柳州。至道三年(公元997),屬廣南西路柳州。景德三年(公元1006),龍城縣改名柳城縣,仍屬柳州。鹹淳一年(公元1265),柳州州治遷柳城縣之龍江南,即今南丹村。

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設柳州路總管府,柳城縣屬柳州路。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柳城縣屬柳州府。

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柳城縣屬廣西行省柳州府。

旅遊景區

位於柳城縣太平鎮東面的龍寨巖,距 209 國道線 1.5 公里,洞內鐘乳石千姿百態,有沙灘,有蝙蝠羣等,洞內可乘船觀察,被專家譽爲“亞洲第一水洞”。

鳳山鎮網山開山寺:開山寺始建於清朝嘉慶年間,是廣西四大佛教名寺之一,寺內樓閣相連,雕樑畫棟,詩詞楹聯,雄奇莊嚴,幽遠典雅;寺外古榕參天,奇峯聳翠,龍船山、睡佛山左右相對,無愧爲佛教勝地和旅遊佳處。

當地特產

太平牛臘巴

太平牛臘巴是採用太平鎮四十八弄生長的優質黃牛鮮肉,輔以純天然香料等佐料,經傳統土竈明爐燒烤,純茶油酥炸等工藝精製而成。該產品風味獨特,營養豐富,脂肪含量低,香、酥、松、脆,原汁原味,甜辣爽口,回味無窮,是茗茶、下酒、送禮之佳品,該產品採用的原料都是未經污染的牛肉和純天然香料,堪稱綠色食品。

目前太平比較著名的牛臘巴品牌有泰龍牌和麗蘭牌兩種,其產品風味各有特色。

泰龍牌牛臘巴是在繼承了本鎮具有上百年曆史的傳統制作工藝基礎上,於2000年創立的優秀品牌,自從形成批量生產以來,該產品暢銷區內外,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曾參加中國大西南(防城港)名特優產品展銷會,獲得好評。

但由於仍然以家庭手工方式生產,生產規模較小,產品供不應求,無法滿足市場需要,迫切希望通過招商引資尋求合作商,共同開發這一獨具特色的民間風味佳品,把太平牛臘巴做大做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