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前文介绍了《水浒传》中出现的扈成这一艺术形象及其历史原型。与这位在小说中一闪即逝、能力平庸的角色相比,本文要介绍的这一位人物虽然也是个一闪即逝的人物,但他的武功却堪称一流高手。这个人,名叫韩存保。

  小说中的韩存保,是大宋云中雁门节度使,奉太尉高俅之命与其他九位节度使一起参与了征讨梁山的战争。虽然出场时间不长,但与呼延灼的一场精彩较量却堪称小说中最精彩的单挑之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当有爱好者进行水浒的武评,韩存保也经常出现在高手的名单当中。

  那么,这位小说中的艺术形象有没有历史原型呢?答案是肯定的。著名历史学家王利器先生也曾经对《水浒传》中一些角色的历史原型进行过一番考证,他认为韩存保这一艺术形象也历史上有个原型人物,此人的名字与韩存保音同字不同,名叫韩存宝(关于这个考证,可详见《水浒争鸣》第二期)。本文就介绍一下这位韩存宝。

  韩存宝的早期经历在史料中并没有记载,关于他的故事出现在《宋会要辑稿》当中,不过他登场亮相之时就已经是忠州团练使、泾原路总管,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七月一日,韩存宝奉命率领下蕃土兵五千、内马军一千及差经战斗使臣二十余人出征泸州纳溪夷贼。

  《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七十六册对于韩存宝的这次战斗经过是这样记载的:“十月十日,韩存宝破复贼城等十三囤,除归降外,并已焚荡,斩首五百,生擒百余人,牛畜铜鼓标排器甲各千”。不过,除了此战胜利之外,韩存宝并未取得其他进展。

  为了尽快获胜,韩存宝竟然未经批准就擅自许以厚禄,引诱当地豪族乞弟协助平叛。而当乞弟出兵帮助韩存宝剿灭当地叛乱后,韩存宝又无法兑现自己的承诺,这就引发了乞弟的强烈不满,出兵进攻官军。这一事件引起朝廷震怒,后来皇帝下诏将韩存保治罪。

  王利器先生认为,“宝”与“保”二字通用,而在《水浒传》第七十八回中曾经提到“前者有十节度使,多曾为国家建功,或征鬼方国”,既指镇压泸州纳溪彝人的韩存宝,“而且,也很好说明了施耐庵的史学修养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