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據顯示,“垃圾最終由一個車拉走,沒有必要”以36.7%的比例成爲不贊成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最主要的原因。“垃圾最終由一個車拉走,沒有必要”成爲受訪者不贊成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的首要原因。

近日,爲了解有關城鎮居民垃圾分類的日常行爲習慣,北京美蘭德信息諮詢有限公司開展了垃圾分類的調查。數據顯示,過半數城鎮家庭每日產生的垃圾量超過1公斤。

下面,跟着小編一起來看看目前城鎮居民垃圾分類的日常行爲習慣。

1.日產垃圾超1公斤,廚餘垃圾是“主力”

過半數城鎮家庭每日產生垃圾量在1公斤以上。數據顯示,我國城鎮家庭平均每日產生垃圾量爲1.1公斤,有53.0%的受訪者家庭日產垃圾量超過平均水平。另有5.3%的家庭每日產生垃圾量在2公斤以上,超過平均水平的2倍。

“瓜果皮、菜葉、剩菜剩飯等廚餘垃圾”是城鎮家庭每日產生的主要垃圾類型。數據顯示,“瓜果皮、菜葉、剩菜剩飯等廚餘垃圾”以83.4%的比例成爲中國城鎮家庭日產生活垃圾的榜首,“紙屑、塑料、玻璃、金屬、木材等可回收垃圾”也以70.3%的比例位居第二。

2.不支持垃圾分類,設施不足是主因

絕大多數受訪者對城市開展垃圾分類呈支持態度。數據顯示,97.2%的受訪者對於其城市開展垃圾分類工作表示贊成,其中,有81.8%的受訪者表示非常贊成,有0.7%的受訪者不贊成城市實施垃圾分類工作。

“垃圾最終由一個車拉走,沒有必要”成爲受訪者不贊成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的首要原因。數據顯示,“垃圾最終由一個車拉走,沒有必要”以36.7%的比例成爲不贊成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最主要的原因。同時,“浪費時間和精力”、“沒有分類的習慣”也分別以36.7%、33.3%的比例位居不贊成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的原因第二、三位。由此可見,垃圾運輸及處理環節缺少分類設施成爲受訪者不支持垃圾分類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社區內雖已設置分類清晰的垃圾箱、垃圾回收站,但在垃圾運輸環節並未進行分類處理。相關配套設施不完善成爲部分城市居民不願意進行垃圾分類的主要原因。在未來城市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時,隨着城市社區垃圾分類設施不斷完備,垃圾分類制度深入落實,居民關於投放垃圾的相關行爲習慣將會大有改觀,對於做好垃圾分類工作也將更有信心。

注:文章數據、圖片均系美蘭德所有,如需引用請聯繫本公司人員獲取權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