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逢“十一”黄金周,万山朱砂古镇特色旅游“那个年代 乡愁大道”成为游客竞相垂青的景点,在游览的同时,还能体味浓浓的乡愁情思。

“那个年代 乡愁大道”。

“那个年代 乡愁大道”完好地保存了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老建筑,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进行了局部修整,既完整保留了上世纪矿工住宅及苏式风格建筑,又存下了那份不舍的乡愁和记忆,是“乡愁文化”旅游胜地。

上世纪矿工住宅及苏式风格建筑。

走进“乡愁大道”,两旁的房屋上挂满了五谷杂粮及喜庆元素,村民将农作物细心装扮,玉米、稻穗、辣椒、豆子与红灯笼交相呼应,一幅美丽的秋收景象映入眼帘。

“乡愁大道”内,有的正在吆喝特色商品,有的正在制作手工艺品,有的在玩着童年游戏……各种动人画面交织着,汇成了乡愁文化的旅游盛宴。游人穿梭其中,有种穿越之感。

游客体验乡愁文化旅游盛宴。

“这个景点非常有特色,看了之后让我想起了小时候,那是一份多么珍贵的回忆啊,我小时候跟着妈妈做过手工推豆腐,在这里居然也有这个场景,我特意去体验了一下,真的非常不错。”家住贵阳市的陈女士和丈夫听说朱砂古镇有着千年的朱砂开采历史,便想趁着国庆佳节,来一睹千年丹都·朱砂古镇的风采,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老建筑、人物雕塑、红歌、石板路、壁画……“乡愁大道”处处都有温度、有情感,都承载着过去的生活方式,凝聚着几代人的智慧,更是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

游客体验手工推豆腐。

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令人敬佩。

“在乡愁大道我看到了很多的劳动模范和典型人物,让我感触很深,朱砂开采时期辉煌激荡的岁月仿佛就在眼前,同时,也让我看到了万山人民无私奉献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来自湖南的游客张先生游览乡愁大道后感触颇深。

编背篓。

朱砂古镇商业运营总监邹伟向笔者介绍,为进一步提升那个年代“乡愁大道”的文化品质,下一步,朱砂古镇将加强人文塑造,因地制宜、丰富业态,打造一条既能留得住乡愁,又能充分反映万山朱砂开采历史的步行街。

杨发娣/文 肖浩/图

编辑:龙华荣

审核:谭霜 王能方

校对:余佑彪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