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綿陽新聞網訊 1967年7月1日竣工的東方紅大橋當屬綿陽城區第一座現代化公路大橋(1999年9月又改建,由原12.6米增寬至26.1米),在這之前涪江兩岸的百姓往來唯仗舟楫。\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JfabmFtAtdQ4\" img_width=\"600\" img_height=\"305\" alt=\"綿陽的橋|東方紅大橋:綿陽第一座現代化公路大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東方紅大橋建成前 綿陽人渡船往返\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東方紅大橋位於108國道川陝公路綿陽地段之要衝咽喉部位,涪江北岸龜山之陽,爲川陝來往待渡之場所,1935年於此設北河汽車渡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楊松林從小在開元場長大,他回憶上世紀60年代時,開元場只有一家供銷社、一家副食店,供銷社的東西又只有農村戶能買,因此除了川陝往來的過客,開元場的人們也經常坐渡船去綿陽城裏購買自己需要的東西。彼時開元場通往綿陽城區有兩個渡口,一個在碧水寺後門,一個是北河渡口。碧水寺後門爲古渡口,人們想要坐船還得上坡下坎,費好一番功夫。東方紅大橋尚未修建,枯水期人們還有另一種到達對岸的方式——浮橋。\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Jfac29XlMwVG\" img_width=\"600\" img_height=\"399\" alt=\"綿陽的橋|東方紅大橋:綿陽第一座現代化公路大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那時每天清晨,天不見亮,浮橋就開始熱鬧起來。往來綿陽城區的人們從四面八方朝浮橋湧來,有的擔着鮮嫩的蔬菜,有的揹着活蹦亂跳的雞鴨鵝兔。孩子們喜歡浮橋,和夥伴們跑到橋上去玩耍嬉戲,感受浮橋上下顛簸的刺激,分享船頭漁人收穫的喜悅。爲了安全,船工會把他們趕下橋去,一陣陣嬉鬧聲散佈開來……半個世紀見證綿陽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JfacEEYbeEBJ\" img_width=\"600\" img_height=\"381\" alt=\"綿陽的橋|東方紅大橋:綿陽第一座現代化公路大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大橋名爲“東方紅”,帶着濃濃的時代氣息,1964年,大型革命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即以此歌爲開篇,歌曲紅遍了全國。東方紅大橋正是建設於上世紀60年代,1966年大橋開始建設,1967年7月1日建成。據《綿陽城鄉建設志》記載,1966年初,經省交通廳批准改渡(北河汽車渡口)爲橋,由省交通廳勘察設計院設計爲12孔裝配式T型橋樑。1966年3月由省交通廳路橋一處一隊施工,經過一年多的建設,1967年7月1日涪江上第一座大橋建成通車。橋長353.7米,橋面車行道寬8米,加兩邊人行道各2.3米,總寬12.6米;下部結構爲鋼筋混凝土鑽孔灌柱樁。建橋共用鋼材316噸、鐵件45噸、木料500立方米、土石方工程5302立方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東方紅大橋將涪江兩岸連接在一起,改變了川陝公路路過綿陽需要渡船過江的歷史。大橋按城市橋樑結構設計,照明設備齊全,日均通車流量8000餘輛次,人流量數萬人次。在1994年10月涪江二橋未建成之前,東方紅大橋成爲城區交通最爲繁忙擁塞的區段。\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JfacOJ6iJ9Ys\"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00\" alt=\"綿陽的橋|東方紅大橋:綿陽第一座現代化公路大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隨着城市建設的發展,寬度僅爲12.6米的大橋已經不足以承擔往來流量,1999年東方紅大橋進行改建。改造後的東方紅大橋寬度增加到26.1米,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後來東方紅大橋又經歷了一些修建,如今,橫跨涪江的東方紅大橋連接涪城區和遊仙區,最大載重量約50噸,長達400米,寬約40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涪江上一座座大橋陸續修建,但東方紅大橋在綿陽人心中一直佔據着特殊的地位。半個多世紀以來,東方紅大橋見證了綿陽的發展、服務着涪江兩岸的百姓。夜幕初垂,涪江投影着大橋和兩岸的霓虹,裝飾着綿陽人的夢。\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JqFOVBaIJ250\"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00\" alt=\"綿陽的橋|東方紅大橋:綿陽第一座現代化公路大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綿陽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曹雨婷\u002F文 任明勇\u002F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編輯:蔣小莉\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895564593201672
相關文章